APP下载

构建全新“问廉”监督链

2018-12-26马同沛

四川党的建设 2018年23期
关键词:问廉巴中市监委

马同沛

2017年以来,巴中市“阳光问廉”共督促解决问题171个、正在督促解决问题25个,问责128人,督促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10个领域的专项整治。这是巴中市在舆论监督的力度上、群众监督的广度上、纪检监督的深度上下真功、出实招结出的丰硕成果。

“以‘陽光问廉为契机,我们问责了一批干部,整改了一批问题。”巴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贾璋炜说,在巴中,“阳光问廉”已经打造成为全市舆论监督的“麻辣烫”品牌。

? 构建全新监督链 舆论监督更麻辣

近年来,巴中市依托“阳光问廉”品牌优势,由专题栏目向上下游延伸,构建“直通问廉+阳光问廉+问廉追踪+问廉观察”全新监督链条,让新闻媒体持续发酵升温,把“阳光问廉”打造成监督的高地、舆论的磁场。

“阳光问廉”,发现问题是第一步。2017年,巴中市开播了“直通问廉”,通过在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上滚动播出问廉主题、关注话题、举报方式,24小时开通微信、QQ和热线电话,汇集最全面的群众呼声和关切。2017年以来,“直通问廉”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34条,民生诉求、意见建议、政策咨询共计480余条。

问题找到了,“主菜”——“阳光问廉”全媒直播节目就要“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巴中“阳光问廉”坚持不彩排、不预演、不通气“三不”原则来进行全媒直播。此外,还建立“曝光+质询+测评”的“问廉”模式,由主持人、媒体记者、群众代表以及落实主体责任的“一把手”面对面问症结原因、问整改措施、问完成时限,真正让被问者红脸出汗,感受到不落实、不作为就要被曝光、被问责的压力。

巴中老百姓说,直播现场俨然一副官员“赶考”百态图,考生是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考题是落实“两个责任”,评委是大众考评团,而监考者则是收听收看的群众。2017年至今,“阳光问廉”共曝光问题33个,现场询问质询的党员干部153人(其中,县处级以上55人,科级以下98人)。

问题曝光后,第一要务是督促整改。巴中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整改不能放任,必须全程跟踪。于是,“阳光问廉”直播一结束,即在电视、电台、报纸同步开办“问廉追踪”栏目,对群众反映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式报道,督促问题真整改、真落实。2017年以来,共开播“问廉追踪”电视节目12期,报纸、电台同步开办24期,督促现场曝光问题全部整改、问责到位。有被问廉干部感叹:擦去汗水,只需轻轻抬手,无法擦去的,则是承诺和担当。

为避免“摁下葫芦浮起瓢”,巴中市在“根”上着力,健全机制解决问题。“问廉观察”栏目应运而生。

每当问题整改结束后,巴中市纪委监委都要邀请责任单位、群众代表、有关专家走进演播室或整改现场,深度剖析问题根源,多维探索整改机制,做到曝光一个问题、建立一项制度、解决一类问题。

2017年,巴中市探索建立村级“微权力”清单,就是在对2017年第1期曝光的南江县正直镇宝石村支部书记问题整改后,“问廉观察”栏目探索出的一个成果。以清单为抓手,巴中积极推进村级小微权力监管改革,从源头上防止“微腐败”。

? 激发群众主动性 群众监督更真实

“群众满意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巴中市纪委宣传部部长白华平说,“阳光问廉”节目,不仅要让群众自愿报名、主动参与,更要让群众举手表决、开口讲话,用群众心声去解读民意,用群众认同去凝聚民心,引导和带动群众愿意监督、敢于监督、信任监督。

巴中市采取“自我推荐+组织把关+电视比赛”的方式,按照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纪委委员和特邀监察员7:2:1的比例,共组建300人的“问廉监督员”人选库,每期抽选“问廉监督员”参与暗访调查、现场测评、跟踪整改的全过程。

据统计,2017年以来“阳光问廉”曝光的33个问题短片中,就有7个问题短片是由“问廉监督员”提供问题线索并亲自参与暗访调查。同时,节目现场对曝光问题及承诺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测评满意率低于60%的,被问廉责任人必须再次表态承诺。

“节目曝光的不少问题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民利问题,必须让群众开口讲话!”巴中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曹曦文举例说,2018年第2期节目,针对曝光的通江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存在指定中介机构违规收取费用等问题,通过4G视频连线通江县国土资源局召开的不动产登记费用公开退还会,现场采访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推动全县政务服务系统和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系统整治。

? 把牢节目引导力 纪检监督更深入

“坚持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就把‘阳光问廉的监督触角延伸到哪里,既让问题得到解决,又让责任受到追究,更让干部受到教育,不断提升监督执纪问责的质效。”巴中市纪委监委一名负责人表示,每期“阳光问廉”,他们都根据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的推进需要,紧盯社会关注热点难点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期现场观摩指导、督促问题整改”。

巴中“阳光问廉”节目跳出了“有一说一”的窠臼,通过正反对比树立鲜明导向。如2018年第2期节目中,通过曝光南江县下两镇瓦坪村发展茶叶产业3年无成效的问题,现场推介该县黑潭乡元顶村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事例,并集中推出拟受到表彰的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群体,现场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高标,引领带动全市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用贾璋炜的话说,“阳光问廉”就是要达到“既树标杆、立榜样,又绷底线、明规矩,实现曝光一个典型、解决一类问题,树立一个标杆、带动一方风尚的目的”。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不断完善,“阳光问廉”已经成为巴中市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的生动课堂。

据巴中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干部岳啸文介绍,市纪委监委每期都要组织与节目主题相关的各级党委(党组)负责人现场接受警示教育,并督促曝光问题单位组织干部职工集中收听收看。同时,建立“曝光+质询+承诺+整改”的学习教育机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纪律规矩、准确运用政策法规、真实掌握基本情况。2017年以来的6期“阳光问廉”中,党员干部现场接受警示教育1700人次,其中地厅级53人次、县处级390人次。(作者单位:巴中市纪委监委)(责编:王兆伟)

猜你喜欢

问廉巴中市监委
剑阁:以“问廉之形”赋“治理之效”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巴中市恩阳区:“四个聚焦”稳住就业基本盘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巴中市:奋力推动社保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问廉会上市委书记问:“你们后背湿了没?”
阳光问廉:“辣”红脸“,晒”出汗
巴中隆重纪念“一二·九”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