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2018-12-26王小林
王小林
(黎川县人民医院外科,江西 黎川 344600)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的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占首位[1]。手术治疗是泌尿系结石的优选治疗方式,但传统手术会对输尿管带来损伤,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也较多[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被广大患者及医师青睐,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对提高泌尿系结石患者认可度及增加适应证范围内患者就诊率,提高泌尿外科的医疗质量及医院综合实力有着重要意义[3]。笔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泌尿系结石诊断标准[4];②结石的直径不大于2厘米;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全身出血性疾病、尿路阻塞以及心肺功能不全者;②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和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3.18±8.54)岁;结石直径0.9~2.0cm,平均直径(1.43±0.45)cm;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肾结石16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3.18±8.54)岁;结石直径0.8~1.9cm,平均直径(1.43±0.45)cm;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肾结石1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8h禁食禁水,术前30min进行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全麻后对照组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则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前1周对患者采取留置双J管的方式,进行输尿管扩张,全麻后指导患者仰卧体位,将输尿管硬镜从尿道口置入至输尿管的上端,对患者的尿道和膀胱进行观察,退镜后沿着斑马导丝将软镜置入,观察结石情况,置入钬激光光纤(200μm)后,在软镜观察下进行激光碎石,冲洗并取石,退镜后放置双J管、双猪尾支架及导尿管。术后24h行B超及腹部平片检查结石清除情况,第3天拔除导尿管,第4周拔除双J管及支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效果情况,包括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时间及结石清除率,其中结石清除判断:行B超及腹部平片检查,患者体内无残留结石或残留结石的直径<3mm,则判定结石清除成功。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疼痛、发热及延迟性出血。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2.1 两组手术效果情况
观察组总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石清除率两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67%(11/3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最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患病率呈增长趋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达10%以上,我国发病率为1%~5%,其中四分之一患者需住院进行治疗[5]。泌尿系结石给患者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是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方式,传统手术虽然清石率高,但易对患者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患者认可度较低。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其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6]。相关研究证实,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更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总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术中出血量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少,其结石清除率与传统手术相媲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术前在患者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可对输尿管进行充分扩张,从而利于输尿管鞘的置入,减少对输尿管及黏膜组织的损伤,肾盂和肾盏的压力有效降低,利于碎石排出。同时术后留置双猪尾支架,更利于患者快速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并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对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其微创、安全及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