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小学交通系统优化研究
——以无锡市新吴区春阳路小学为例

2018-12-26

交通与港航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区机动车断面

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 概 述

小学周边上下学时间常集聚大量的人流车流,由于周边场地及道路条件的限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见图1),严重影响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衍生出安全等其他社会问题,业已成为交通系统长期存在的“顽疾”。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小学周边交通系统进行系统研究,并开展相应优化组织设计十分必要。

无锡市春阳路小学位于新吴区向阳路—新光路交叉口的东北侧,学校规模约60班,它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新吴区商贸核心区的公共服务能力,方便周边的小区居民适龄儿童就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春阳路小学规划选址东侧紧邻312国道和京沪高速公路(见图2),周边道路网络受限制较多而不完善,为了避免学校建设对周边的交通系统带来重大不利影响,减缓学校接送时造成的交通拥堵等难题,很有必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对春阳路小学及周边的交通系统优化进行专项研究。

图1 学校现状交通问题分析图

1 学校交通问题分析及交通系统优化思路[1-5]

1.1 学校交通问题分析

对现有学校的交通问题进行总结,问题主要由于接送系统不完善导致。比如学校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私家车的发展,没有预留足够的临时停车区域;还有接送时间地点高度一致,使学校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中;同时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建立校车制度,只能依靠家长单个出行接送小孩,接送效率很低。要解决校园门前的交通问题,还有赖于社会综合治理,从交通设施规划设置到上下学及校车制度的调整安排,全面协调各类资源才能完成,而接送系统的完善是解决学校交通问题的关键所在。

1.2 学校接送系统选择及比较

模式一:路边临时停车模式。在人行道两侧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位,学校门口划分行人接待区和疏散通道(见图3)。

适用条件:(1)学校周边过境交通压力不大;(2)道路资源条件良好,路网较为完善;(3)道路人行道宽度较宽。

图2 春阳路小学区域位置图

模式二:路外设置停车场。在学校周边空地设置停车场,设置机动车位、非机动车位,设立接送等待区(见图4)。

适用条件:(1)学校周边过境交通压力大;(2)道路资源条件较差,路网不通畅;(3)学校周边有空地。

模式三:设置地下停车场。在学校操场下方设置地下停车场,分别设置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设置独立的接送区、等候区和休息区,学生通过刷卡进入家长等候区(见图5)。

适用条件:(1)道路资源条件较差,交通压力大;(2)学校周边用地紧张;(3)学校品质较高。

上述三种接送系统停车模式的优缺点比较见表1。

1.3 春阳路小学交通系统改善技术路线

此次研究是以春阳路小学交通改善为背景,在遵从注重安全、效率、人性化的原则下,通过对其周边交通环境的排查摸底,统筹谋划学校的接送系统以及周边交通的改善方案。本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6。

图3 路边停车接送模式平面布置图

图4 路外停车场接送模式平面布置图

图5 地下停车接送模式平面布置图

图6 学校周边综合交通改善技术线路

表1 三种接送系统下停车模式的对比

2 春阳路小学周边现状及学区分析

2.1 学区范围分析

作为公办小学,按照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春阳路小学拥有固定的学区范围,其职能以服务学区生源为主。根据调查,春阳路小学主要的学区范围为西北侧的中邦城市花园、花样年花郡、华宇观澜华府、国信世家和尚未开发完成的中海地块等小区(见图7),学区的分布也决定了未来的交通方向主要来源于地块的西北方向。

2.2 项目周边交通现状

学校周边主要有春阳路、春阳东路、坊兴路、新光路、向阳路等城市道路,以及一级公路国道G312(见图8)。从服务水平上看,东侧312国道交通量较大,且交通量组成中重型车占较大比重,现状服务水平已经达到D级;向阳路新光路以北段目前由于周边地块未开发所以交通量较小,新光路以南段服务水平达到C级;北侧春阳东路服务水平较高。

2.3 学校周边交通问题分析

(1)问题一:春阳东路、向阳路北段道路利用率较低。地块周边现状路网不完善,春阳东路与金城路为T型交叉口,道路通达性较差,现状春阳东路、向阳路北段交通量较少,已成为“露天停车场”,道路利用率较低。

(2)问题二:向阳路断面无法满足未来交通需求。控规显示学校周边将以居住用地为主,存在较多慢行交通需求,而现状向阳路为一块板断面,未设置独立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断面设置无法满足未来交通需求。

图7 春阳路小学学区范围示意图

图8 学校周边主要道路

(3)问题三:道路断面两侧停车占道现象严重。春阳路、坊兴路、向阳路是未来进出学校的主要通道,现状道路两侧停车缺乏管理,占道现象严重,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3 学校交通优化方案研究

3.1 学校接送停车需求预测

规划春阳路小学规模约60班,主要为周边学区服务,预计拥有学生约2 400人,同时考虑各时段有部分交通量叠加,机动车停车周转系数取3.0,接送非机动车周转率为2.0,则需配建机动车停车位200个,非机动车位360个。

3.2 春阳路小学接送系统选择及方案

从预测结果和周边用地情况来看,周边没有空地可建设停车场,而200个停车位很难通过路边停车实现,本项目为新建小学,宜选择模式三地下接送系统,该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接送学生过程井然有序,安全性高。

(2)有效缓解出入口所在路段的交通压力,解决了存在多年的学校门口拥堵的问题。

(3)提高了春阳东路和向阳路北段道路的使用率。

因此建议在学校运动场下方规划建设学校停车场,方便教职工、学生家长接送停车并保障周边区域部分停车需求。地下内部共划成8个区块:机动车停车区、非机动车停车区、接人区、闸机、图书角、休息室等区域,实施接送单向循环模式,可以完全实现人车分流。

具体方案设计如下:地下接送系统设置于小学操场之下,在向阳路设置2个机动车出入口,并按照单向方式进行组织,车辆从南侧入口进入到指定停车区域停放,然后步行至接送区接送后返回,再从北侧机动车出口至向阳路上。另外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出入口及通道至非机动车库,减少机非相互干扰。方案总平面图如图9所示。

3.3 学校出入口及交通组织改善方案

图9 地下接送系统及车库平面布置图

学校出入口一般不宜设置在主干路上,且下高架时车速较高,学校出入交通与其他机动车流相交时将增大交通安全隐患。现状向阳路北段道路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学校出入口设置于此将提高向阳路北段的使用率,缓解南段交通压力,有利于整个区域的交通组织。在这种交通组织下,坊兴路、向阳路南段将成为机动车主要的驶入通道(见图10),坊兴路、向阳路北段为驶出通道(见图11)。

3.4 周边道路及交叉口改善方案

3.4.1 向阳路

图10 机动车交通组织(驶入流线)

图11 机动车交通组织(驶出流线)

根据现状学区居住地块的分布,学校现状主要服务于西北侧的小区。而根据控规显示,学校西侧、北侧增加居住用地,随着土地开发程度的提高,向阳路上的慢行交通将会出现一定的增长,从此角度出发,建议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分开设置,突破道路红线至26 m,具体断面形式见图12。

图12 向阳路断面优化方案

采用双向四车道断面,断面宽26.0 m,断面布置为:2.0 m(人行道)+ 3.5 m(非机动车道)+ 0.25 m(路缘带)+(3.5 m+3.5 m)(机动车道)+0.5 m(双黄线)+(3.5 m+3.5 m)(机动车道)+0.25 m(路缘带)+ 3.5 m(非机动车道)+ 2.0 m(人行道)=26.0 m。

3.4.2 春阳东路

春阳东路南侧居住地块开发后将带来新的交通需求,现状道路条件无法满足需求,而且春阳东路改造后,还将提升学校地区的可达性,因此采用以下断面(见图13)。

图13 春阳路断面优化方案

双向四车道断面,断面宽23.0 m,断面布置为:4.0 m(人非)+0.25 m(路缘带)+(3.5 m+3.5 m)(机动车道)+0.5 m(双黄线)+(3.5 m+3.5 m)(机动车道)+0.25 m(路缘带)+4.0 m(人非)=23.0 m

3.4.3 坊兴路—向阳路交叉口

坊兴路、向阳路南段是进出学校的主要通道,根据学校出入口的布置及区域交通组织分析,建议将坊兴路—向阳路交叉口的西进口增加一个进口道,采用2右1左的进口道形式(见图14)。

图14 坊兴路—向阳路交叉口交通优化方案

4 结 语

在本研究中,以当前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学校上下学期间的交通难题为研究重点,以新建春阳路小学为例,对接送系统、停车模式、周边交通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改善方案。此次研究的成果可为全国各地同类学校周边的交通改善提供一定借鉴意义,进而为整个交通系统治理发挥一定程度的样例作用。

猜你喜欢

学区机动车断面
让机动车交通安全统筹更
由一起厂内机动车事故引发的思考
파금과 염상섭 문학 비교연구의 한 단면(断面)
高深度大断面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探索与应用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国内首台全断面煤巷高效掘进机诞生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