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以滁宁为例

2018-12-26

交通与港航 2018年6期
关键词:滁州都市南京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0 研究背景

滁州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争取滁宁城际(滁州段)、合宁‘四改八’工程,做好合滁宁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说明滁宁交通一体化发展已经进入提质加速的重要时期。滁州,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和南京直线距离约50 km,与南京江北新区、六合直接接壤,局部地区已经连绵化发展,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是其迫切的需求,实现与南京的多点、多通道对接,对加快滁州东向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滁宁衔接交通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未来滁宁交通联系日益增强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提出总体发展目标并且构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道路”的多模式城际快速直达交通系统,同时对连绵化发展地区的综合交通网络进行了梳理完善。

1 滁宁衔接交通现状分析

1.1 衔接交通设施现状

滁州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的重要成员城市,现状滁州中心城区与南京之间共有3条铁路和4条公路(见表1),实现滁宁之间的联系需求。

1.2 衔接交通运行现状

1.2.1 滁州对外交通联系比例

从进出滁州市区的客车OD分布来看(见表2),小汽车出行需求相对集中方向为南京方向与合肥方向,与蚌埠、阜阳方向联系需求次之,与宿迁连云港、扬州泰州方向等苏北城市联系强度相对较弱[1]。

1.2.2 滁宁联系方式结构比例

本文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分别对2015年和2018年的平常工作日(周四)和节假特征日(腊月二十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几年来平常工作日南京至滁州的公路交通出行比例下降5%,铁路交通出行比例相应上升5%,滁州至南京的公路交通出行比例下降4%,铁路交通出行比例相应上升4%,见表3。

经分析研究,滁宁交通联系方式结构比例变化原因如下:

其一,2015年7月1日、2016年1月10日、2016年5月15日分别3次调整列车运行图,往来于滁宁之间的列车班次增加。在2018年7月1日再次调整列车运行图的情况下,目前往来滁宁之间的列车班次达到61班次(周三62班次),平均发车频率23.6分钟;高铁或城际36班次,首班发车时间7∶16,末班发车时间20∶42, 平均发车频率22.4分钟。铁路公交化运行正在逐步形成。

其二,与滁州北站—南京站、滁州站—南京南站换乘的地铁线路、公交线路数量增加,滴滴打车、共享单车新交通方式的蓬勃发展,换乘便捷程度显著提升。2015年4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运营,2017年12月6日地铁S3号线一期正式运营,同年12月30日地铁S9号线正式运营,2018年5月26日地铁S7号线正式运营。滁州站、滁州北站接驳公交线路增加至3条,分别为6路、18路、105路。

1.3 衔接交通现状问题

其一,道路衔接设施量少质差。现状联系滁宁的道路通道仅为4条,其中:2条为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公路、宁合高速公路),属于收费系统;2条为国省道公路(G104、滁宁快速通道S311),属于非收费系统。另外,滁州市内缺乏快速道路系统,城际间联系的G104、滁宁快速通道S311局部路段技术等级低,信号灯较多,快速化程度不足,道路运行状况较差。

表1 现状滁宁衔接通道汇总表

表2 滁州对外客流方向分布表

表3 平常工作日滁宁联系方式结构比例表

其二,铁路+公交组合出行优势不明显。以起终点是滁宁两地商业中心(滁州白云商厦、南京新街口)为例,采用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的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如表4所示。研究发现,不论是采用何种交通出行路径方案,出行时间均在85~105分钟,出行费用约为20~80元,均超过都市圈日常交通、通勤交通可承受范围。

2 滁宁交通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2.1 都市圈交通需求特性

1950年,日本行政管理厅提出“都市圈”概念。

都市圈是以一个首位度占明显优势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通勤范围为空间区域,由若干城镇组成的具有完整综合城市功能的城市空间区域,是一日生活圈、通勤圈、购物圈和日常活动圈。都市圈的范围包括的市镇为在中心城市上班、上学的人数(常住人口)占该市镇总人口的15%以上的所有周边市镇。都市圈内的交通需求以客流为主,是每天的、频繁的生产与生活出行需求,呈现明显的峰值特性与高频度特性[2]。

● 交通需求特性:通勤交通、购物交通、每天的日常活动出行。

● 交通方式特点:提供城市轨道交通+通勤铁路客运服务以及公交化运营模式。

2.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2.1 交通联系总量增加

随着滁州经济发展,对外交通需求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对外客货运量逐年增加,货运量近几年增幅超过10%,与南京的沟通也将日益加强。用回归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灰色模型法等多种方法对对外交通客运总量进行预测,得到2030年的客运总量将达到15 689万人次,货运总量将达到37 300万吨。

2.2.2 铁路出行比例提高

未来滁州区域运输方式结构受到国家宏观发展政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铁路将在中长途客货运输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考虑乘客对个性化出行方式选择、铁路投资限制、公路体系的完善、公路运输灵活性和舒适性等因素,铁路无法取代公路主导地位。随着铁路基础设施发展,公路客货运输所占比重将会出现下降。通过对滁州现状发展水平和其他城市发展经验来预测滁州的对外客货运输方式结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2.2.3 部分片区连绵发展

随着滁宁一体化进程加快,滁州来安县、汊河镇、乌衣镇、全椒县分别与南京六合区、浦口区泰山街道、汤泉用地连绵化发展,两地城镇通勤、通学、购物等日常经济生活往来将越来越密切,需要相对应的道路、公交等配套交通设施予以支持。

表4 现状滁宁联系出行时间、费用类比表

图1 滁州市对外客货运输方式预测

3 滁宁交通一体化总体目标

为适应滁宁间日益增强的交通需求和同城化发展趋势,规划构建多模式的交通衔接系统,实现滁宁联系通道量的扩容与质的提升,进一步缩短滁宁交通出行时间与提升服务水平,支撑滁州与南京一体化发展诉求。

滁宁间构建多方式衔接系统,形成轨道交通系统、公交快线—城市轨道、城市道路—干线公路的三层交通衔接系统。针对滁宁间量多质差的问题,实现滁州与南京联系通道量的扩容和质的提升。

● 量的扩容:利用既有铁路、道路设施,开辟新的快速联系通道,其中:道路设施以不收费公路为主,轨道以无缝换乘的交通设施为主。

● 质的提升:充分挖掘既有铁路、道路设施运输能力,重点提升既有道路设施条件与服务水平。

4 滁宁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

4.1 滁宁轨道交通衔接规划

目前滁宁间轨道交通联系已初具规模,但轨道联系以国家铁路为主,缺乏城市轨道衔接。在既有已建成京沪高铁、京沪铁路、宁合铁路的基础上,规划新增合宁高铁、宁滁洛高铁、宁淮连高铁(南京与滁州天长联系);在宁天城际基础上,规划新增滁宁轻轨,加强滁宁之间交通联系的同时,也强化了沿线南京永宁街道与滁州汊河镇、水口镇的交通联系。从而,滁宁之间规划构建多层次、8条轨道交通线路[3]。

4.2 滁宁快速公交衔接规划

公交快线的开通运行可以有效弥补城市地铁盲区,方便居民的快速出行需求。规划新增快速公交线路,积极加强与南京地铁线路、公交快线的衔接换乘(见表5)。

4.3 滁宁路网衔接规划

未来通过重点构建“城市快速路—公路—城市快速路”形式的滁宁不收费快速联系通道,降低滁宁间交通联系成本,提升滁宁间联系效率。滁宁间共规划道路联系通道17条,其中骨干线6条,加密线11条(见表6)。

5 小 结

构建一体化交通衔接系统对于促进滁宁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注重中心城与中心城、铁路站与铁路站之间的快速直达联系交通之外,还应注重连绵化发展地区的道路网络、公交线路的无缝对接。此外,滁宁交通一体化除了交通设施一体化,还应进一步加强交通服务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协调保障体制和机制一体化、交通票制票价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表5 滁宁快速公交衔接规划方案

表6 滁宁路网衔接规划方案

猜你喜欢

滁州都市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滁州西涧》(草书)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陆黛灵书法作品
穿越水上都市
南京·九间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