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2018-12-26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杨 锟/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一、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一)高校的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协调一致
国家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特成立高校党建,严格按照《高校党建工作手册》开展党务工作,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等工作,因此高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在实际开展工作当中,往往缺乏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一致性。其一:往往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的解决滞后性、延误性和不治根本性,导致影响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其二:一味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党建工作与其的协同一致性,以至于出现党建工作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脱节[1]。其三:不明确教育与被教育的双重关系,设置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当中,缺乏党建工作教育的章节课程,以至于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失合。
(二)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系统针对我国的小初高以及大学的教育不断进行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然而高校党建工作却不思进取,始终沿袭着传统固有的模式,仍然是单向工作模式,上级部门布置-下级部门完成的单一形式。往往趋于形式化,忽略其工作内容的实际目的、实际意义以及实际需要。思维模式脱离实际现状,工作活动的形式不能满足于现代化需求,往往与多媒体数字化脱轨,且工作活动的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缺乏实践性的知识和结论[2]。了解社会和高校信息动态的渠道单一守旧且时间滞后,与社会潮流多元化相悖,与高校师生和党建全体党员的需求时效性背道而驰。其中部分党干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接受新事物、新形势,不能做到三日吾省吾身,反思自己的不足加以提高,因此其领导缺乏相应的水平,组织、创新等能力不能带领其高校师生与时俱进、共同创新、与新形式下的社会需求接轨。
(三)党建工作职能划分模糊,党建工作“缺席”
党建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认识不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仍然存在,工作上延续“重形式、轻效果”,“重理论、轻实践”。甚至部分党建党干空置党建会议和党支部会议,以至于缺失党员的日常管理规范指导教育。现阶段我国对高校党建要求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责任状,结合“两学一做”进行学习教育[3]。
(四)招生多源地构成的复杂性
所谓56个民族56朵花,我国不同地区文化、习俗、传统、政治教育等均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巨大,统一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复杂性。首先高校党建要研究清楚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所带来的不同背景差异化在哪里。其一有地区政府的政治教育开展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差异化,会导致不同地区的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不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同[4]。其二有即使是同一个地区的学生,由于家庭、学校背景的不同以及自身三观不同,会导致相同地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同。因此,对于高校党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怎么在兼顾全面的同时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甚至对于特殊的学生进行私人定制式的思想疏导和政治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探究的课题,是一个要求在实践中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
(五)互联网时代,党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消极性
互联网开启了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变快,生活水平和便利程度均大大提高,即将面临步入社会工作发展的大学生不免内心充满压力,甚至是迷失在数字时代中。同时不思进取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长期的沉迷导致学业的下降,技能的生疏,最终成为思想的毒瘤。据统计,往往这样的学生缺少辅导员和党建党务工作人员的心理及时疏导和行为的及时纠正,任其自我毁灭下去。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量之大、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传统教育模式的内容和手段。高校党建应积极并及时的往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中引进数字化管理系统,目前高校数字化多媒体教育总体覆盖率较低,没有得到普遍利用[5]。尤其在舆论引导方面,高校教师及党务人员应积极引导学生们客观看待网络兴起的对政府和社会的负面语言传播,辨别真伪、好坏。健康上网查阅资料和进行娱乐活动。
二、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意义
(一)创新党建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高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建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职责,真正落实“两手都要硬”,依照“轻形式、重效果”,“轻理论、重实践”的原则,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党建工作切实的进行结合,落在实处。帮助社会培养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提升高校的品牌竞争力,扩大就业率。
(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领导方针政策
培养高校大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高校大学生与国家的期待和盼望接轨,明确接下来的社会身份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教育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够报校祖国的人才。
三、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作用
(一)目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得到结合
首当其冲的,高校党建应该严格把关师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个人政治素养,在大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保证能够有能力和有情怀去解决大学生各类思想问题。通过高校党建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促进双管齐下,共同进步。同时积极发掘学生中的思想政治觉悟高,思想政治素养好的进行发展下一批党员做储备。[6]增加大学生接触党建工作的机会,依照“多参与、多实践、多发现、多总结”的思路在实践中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服务和管理的能力。比如多开展、问卷调研、职能锻炼、学校节日或国家节日的活动表演、辩论赛、书法大赛、演讲公益类活动、自制影视媒体动画等数字作品等等形式,来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和表达。
(二)建立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反馈机制
在开展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应秉持着教育和被教育、始终处于学习求知的心态来开展教学。我们应当建立一
个公平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针对评价,从师资力量来说,我们应从两个维度来考量,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自我评价,且评价中应带有一定的参考系数,以便党组织党干方便考量其实际水平和教学效果[7]。其次是公开课当中高校党建的听课评价,按照需要注意和考量的几项指标进行评价,避免造假,一堂公开课需至少五名党建工作中,最后取得其中的综合评价作为一堂公开课的最终评价;从大学生来说,针对大学生做出的表现思想政治水平的工作和活动,也是需要两个维度来评价,首先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样有客观的指标进行量化。其次是教师需要对他们的工作作出评价,同样不能采用一个教师的评价作为最终评价,熟悉同学的教师和不熟悉学生的教师应同时参与评价,根据其需要考察的指标进行测评,最终选择参与评价的全体教师的综合评价作为最后的评价。评价工作切记不要沦为形式化,有问题需指出,优秀的需拉出来做标杆和楷模,以便其他师生和党建工作人员的榜样学习。这样形成有效的积极正面的推进作用进行往复循环,彻底改变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席”,卓越的高校可列出来作为全国其他高校的榜样和楷模,作为榜样的师生也可受邀请去其他高校进行演讲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积极影响全国高校开展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风气。
四、结语
切实落实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原党建的根本任务,有效解决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方面出现的偏颇、迷失和错误。同时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协同合作、协同创新、协同进步。将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完美结合,避免以前的脱轨,失去党建的根本使命[8]。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完美的契合,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高校党建全体党员也要与时俱进、共同进步,与国家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先结合,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和储备优秀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