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语境文化因素
2018-12-2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赵 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及社会的全面生动反映,世界不同国家及民族之间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互相传播来进行文化艺术沟通交流,增加彼此的理解。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要有较为深厚的语言功底,同时还要对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写作风格及所用到的素材等语境因素都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语境的制约与影响,进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一、语境文化概述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我们甚至可以说它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但是在语言的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即文化对语境的影响。基于此,在对英美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对语境文化因素的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考虑,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一)语境文化
语境文化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包含了特定国家、地区及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成果及历史沿革等等多个方面,并且也纳入了现代科学及人文发展的成果。语言表达能够体现出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甚至可以反映不同阶级及各自的意识形态。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语言体系与其历史、文化及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其意识形态的高阶体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基础的遣词造句,还需要对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句的来历进行了解,以实现准确的理解和使用。对于译者来说,要想翻译好内容较为丰富的文学作品,需要对互译的两种语言包含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掌握才行。
(二)语境文化与英美文学翻译的联系
西欧沿海等英语国家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大陆性气候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自然环境孕育出了英语国家独特的语境文化,例如被动式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最喜欢使用的句式,这也跟英美国家崇尚理性和科学的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看出,对翻译本身的研究也离不开对于语境的分析探讨。译者要想提高翻译水平,更完美地完成翻译人物,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对英美文化中的语境因素的掌握状况,不仅要知悉其历史变迁、知名典故、社交规范及民族个性,还要有现实的跨语言人际交流的语言学习经验,才能使得翻译作品具备准确性、深刻性、创造性和艺术性。同时译者在将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对于中文的语境文化也要有相当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才能完美巧妙地把握两者的契合点。
二、英美文学翻译中原作者与译者的语境文化因素
不同民族的意识形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也造成了其语言模式上各自的差异。比如虽然一般社交中的礼貌用语在全世界不同文化体系中都有一定的共通点,但对于英语和汉语来说,在表达方式及判断准则上的区别也是比较显著的。传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隔离机制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模式铸就了不同的文化心态,个人的价值以群体存在为基础并借此体现。不同地区的人,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所以他们对于同一事物也有着不同的表述方法。体现在文学的创作与翻译过程中,就是原著作者与译者会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手法,使文学作品打上自己的“烙印”。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英美文学原著作者的语境文化因素
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与作者的成长环境及个人履历有关。比如英国著名的田园诗人罗伯特·彭斯,从小生活在风光迤逦的英国乡村,因此在诗作里面也饱含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及对勤劳淳朴的农民的赞美之情,以及个人对自由无拘束的生活、纯洁美好的爱情的热烈向往。因此,译者在对其作品进行翻译时,首先要弄清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并结合其表达的主题及抒发的情感来决定翻译时采用的方法及风格,从而能够具备较强的艺术性与感染力,让读者也能够对作者表达的内容感同身受。达到这样的标准的翻译作品,才能称为是较为优秀而完美的翻译成果。
(二)英美文学作品译者的语境文化因素
译者不仅仅是凭借自己使用不同语言进行遣词造句的技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而已,自身的语境文化水平也决定了翻译作品最终的质量和层次高低。优秀的翻译作品不仅仅是用另一种语言对原著的准确再现,甚至可以在艺术性及感染力上超越原著。但由于译者自身的风格喜好、词句水平及个人履历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采用的方法与技巧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译者注重对原著的精确严谨还原,有的则着重于加强情感上的表达,有的注重于词句的优雅华丽,有的则尽力以简约直白的语句来达到同样的深刻性与感染力。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还需要对其中文化意象起到的作用加以重视,并着重进行分析领会。对于同样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来说,在文化意向方面都具有高度的默契,彼此心领神会,而非同个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则可能对他国或者别族的文化意象不知所云。同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比如“吹牛”一词在汉语中是“说大话”的意思,而翻译成英文时就需要转成“talk horse”(直译为谈马)才可以表达这一意思。再如,汉语中的“红茶”以及“红糖”在英语中往往被翻译为“black tea”以 及“brown sugar”,而英文中的“black coffee”往往被翻译为“不加其他东西的清咖啡”,而非我们所想的“黑咖啡”。
综上所述,译者在进行英美文学翻译时,一定要全面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并能够从作者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和表达原著中的内容要素,同时还需要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及观点表达部分,才能让读者准确地了解到作品本身的全貌。译者应该摆脱自身固有的思维桎梏,暂时抛开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成见,设身处地将自身代入到作者的创作心境和社会时代中去,在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私人观点及情感的干扰,而将自己完全作为作者的替身,并充分运用自身的语言表达技巧来对翻译内容予以反复优化,实现准确、优雅、全面而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最终翻译效果。
三、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读者语境文化因素
我们翻译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不同文化的优秀作品带到读者面前,所以我们在翻译英美文学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读者语境文化对文学翻译的影响,翻译出适合读者胃口和受读者欢迎的优秀作品。
对于译者来说,在进行翻译时不仅要对作者的语境文化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应该将读者方的语境文化充分纳入考量。在传统文学翻译研究中对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分析多从原著和译者的角度出发。而实际上要想让翻译作品的质量及层次得以全面提升,也应该打破这一限制,要在充分顾及作者和作品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也根据本体论的思想,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阅读感受方面的问题。读者在阅读时的感受好坏可以说是对一部翻译作品最终的评判,也决定了翻译作品的传播程度。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自身往往已经有了大量先验知识的储备。在此基础上读者才能完成对新知识及讯息的接收和理解。这种先验知识也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对于人物、时间地点、情节、情感及观点等等要素的表达,也同样能够因为其中的各种预告、暗示来唤起读者的共鸣及期待,并对读者各方面的心智认知也留下一定的影响。译者翻译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给读者提供来自不同文化的精神食粮,能够为读者群体所认可、接受和称赞的译本才能算是成功的译本。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译者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首先要考虑到该作品适合什么年龄阶段、教育水平及生活环境的读者群体来进行阅读。只有先把潜在读者群体的这些特征确定下来,才能针对其阅读喜好及表达习惯来在翻译方式及风格上都予以优化。甚至就算是同一部文学作品,在计划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时,也需要在翻译策略及技巧上进行适度调整。正如前文所述,一部翻译作品只有被相应的读者群体接受和喜爱才是成功的。例如在任溶溶翻译的文学作品《吹小号的天鹅》中就使用了很多短句,原文中“ He was frantic with anger and dismay. ”这一个长句子就被任溶溶翻译成了四个短句,即“他又气、又害怕,又不知所措,都要发疯了”,这样翻译非常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让中国儿童能够通过简单句子更好地理解原文。因此,译者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的水平,以及让翻译作品真正取得成功,就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翻译的时候由于译者及读者不一定具有同样的期待视野,因此译者对于读者群体的期待视野也要有充分的预计,并将自我代入为读者本身,尽力根据自身的感受理解及知识储备对原著的内容进行翻译表达,让翻译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认可和共鸣。译者一般都是成人,自身的期待视野与儿童、老年人的期待视野可能完全不同,对于其他年龄段及社会背景的读者群体的期待视野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也是译者自身的水平体现之一。
四、结语
英美文学的翻译深受语境文化的影响,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要同时考虑到文学作品的原作者、译者自身及读者群体的语境文化。只有同时把握好了这三者,才能在准确流畅优雅地将原著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还原再现的同时,也获得读者群体的认同和共鸣。只有充分把握读者的语境文化才能够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和期待,进而翻译出令读者满意的优秀英美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