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迷宫”:进一步退两步
2018-12-24张纲纲
张纲纲
2018年12月12日,特蕾莎·梅以200票对117票,闯过了国会里保守党议员对她发起的不信任投票,继续担任保守党党首和英国首相。
执政党内部这次反叛,是因为此前两天,首相不惜“当众打自己脸”地推迟了原定12月11日举行的脱欧协议国会投票。她坦率承认,若如期投票,她与欧盟缔结的脱欧协议,将以“相当大的(票数)差距”被否决。
推迟国会表决,意味着自2017年3月29日正式启动的英国脱欧進程,在临门一脚之际再遭卡壳。而此时离英国根据欧盟《里斯本条约》第50条所设定的正式脱欧日期(2019年3月29日),只剩下不到4个月;留给英国国内针对性地完成脱欧“后续立法”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尽管正式脱欧后,英国还有21个月的过渡期,可以与欧盟商签各种小的协议)。
特蕾莎·梅的新计划是,在英国《退出欧盟法案》所规定的一个日期(2019年1月21日)前,就脱欧协议举行推迟的“有意义的投票”。这期间,她将重新游说欧盟,争取修改脱欧协议中的北爱尔兰后备计划(backstop plan),因为目前的后备计划可能使英国永远无法真正离开欧盟。
可是,默克尔、容克等人表示不能修订已经缔结的脱欧协议,也无进一步谈判的空间。欧洲法院倒是裁定“英国有权单方面撤销脱欧程序”,但一直标榜要达成人民脱欧心愿的特蕾莎·梅,又不愿就坡下驴。
自2016年6月脱欧公投以来,兜兜转转两年半时间,特蕾莎·梅政府拿出的脱欧协议,仍然不过是一张难觅出口的迷宫地图。
英国脱欧:三选一?
当初,这个585页的脱欧协议一经公布,就招来了英国国内一片骂声。
首先是特蕾莎·梅所领导的保守党内,一些重量级的脱欧派议员,像瑞兹·莫格,就直接召集党内议员要对首相投不信任票,希望赶她下台。更为打脸的是,特蕾莎·梅亲自任命的脱欧谈判大臣拉布,在协议公布后立即辞职,还声称“良知让我不能支持这个协议”。言外之意,这个协议很糟糕喽。
那些不支持脱欧的“留欧派”议员,更是落井下石。他们指责这个协议并没有达到脱欧所预期的效果,而且“只会让英国变得更糟”。
面对这些批评,特蕾莎·梅却态度坚决,因为她已无退路可走。一旦她撂挑子不干了,种种问题肯定都会由她来背锅。相反,如果她坚持下来,即使脱欧后英国并没有变得比脱欧前好,那也至少说明她尽力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一旦脱欧后英国变得更强大,那么她更会彪炳史册。
从现实的选择来看,在坚持脱欧的前提下,特蕾莎·梅选择与欧盟达成协议的“软脱欧”方案,也最合乎情理。因为若是与欧盟谈崩了,没达成任何协议,那么到了2019年3月29日,英国就自行单边脱离欧盟,既不向欧盟交会费,也不履行任何义务,即“硬脱欧”。这样欧盟和英国诸多关系悬而未决,尤其是贸易往来会深受打击,因而是最具破坏性的。英国和欧盟剩下的27国,经济规模对比悬殊,“硬脱欧”对英国的破坏注定要比对欧盟的大得多。
而第三种选择,就是不脱欧。也就是说,否定2016年全民公投的结果。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再来一次全民公投。尽管对第二次公投的呼声很高,但是执政的保守党和反对党工党在这件事上却罕见地一致,排除了第二次全民公投的可能。
欧盟和英国政府“各退一步”,在北爱和爱尔兰之间不设立边检口岸,人员、货物可以自由流动,但北爱必须受欧盟规章条款的制约。
这背后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2016年的公投,反映了英国老百姓的心声,是个民主的结果。作为现代民主的发源地,英国政府必须捍卫这个结果,不能朝令夕改;更重要的一个考虑是,一旦进行第二次公投,而且结果变成赞成留在欧盟,那么第一次投票支持脱欧的人就会不满。他们就会抗议,甚至引发骚乱,从而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这是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会忌惮的。
所以,看起来英国在脱欧上有三个选项,其实当前真正可行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老老实实坐下来,跟欧盟达成协议。可是,政府谈下来的协议本身,连同制订协议的程序是否足够开放,都远非无可非议的。
“一边倒”的脱欧协议
回想2016年的脱欧公投,之所以当时英国有51.9%的选民支持脱欧,主要有三种动机在背后推波助澜,那就是收回主权、控制移民和经济方面的考量。
翻翻特蕾莎·梅这585页的协议,上面这三点,其实任何一点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所以,这也难怪这个协议一公布,就会受到如此广泛的批评。
首先来看看主权方面。说白了,英国就是想收回主权,要让英国的事情英国人自己说了算,而不是让欧盟的那些官老爷们在布鲁塞尔指手画脚,或者让民主水平和层次大相径庭的某些欧盟成员拖英国的后腿。可是根据特蕾莎·梅的这个协议,英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得受布鲁塞尔的控制。
按照协议,英国将于2019年3月29日离开欧盟,但在2020年年底之前的过渡期内,英国仍受欧盟法律和各项条款的制约;之后,过渡期“可视情况经双方同意延长;具体延长时间有待双方谈判代表磋商确定”,可能会有好几年。
英国正式离开欧盟后,根据协议将与欧盟组成特殊经济关贸联盟。到那时,英国仍然会受欧盟的节制。脱欧派所期望的独立主权、摆脱欧盟的影响,基本是落空了,至少短时间内是实现不了的。
更为脱欧派所诟病的是,根据这个协议,脱欧后英国不再是欧盟的成员,所以对欧盟的各项政策法规没有话语权,但与此同时又不得不受相关欧盟政策法规的影响。这种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只能接受、不可表决的尴尬处境,注定是要受到各派反对的。
其次,就是移民问题。欧盟扩充后,以前的东欧国家先后加入欧盟,大量东欧人拥入英国,在带来宝贵的劳动力和技术的同时,也导致挤占上学名额、就医等待期变长、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那么,按照达成的协议,移民问题会得到有效控制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根据这个协议,所有已经在英国生活和居住的欧盟公民,将会享受和英国公民几乎同等的待遇,可以继续呆下去。在自愿的基础上,他们可以申请成为英国公民。不仅如此,在英国正式脱欧前,欧盟公民可以继续选择去往英国,不受任何限制;即使在正式脱离了欧盟之后,欧盟公民仍然享有优先进入英国的权利,虽然需要经过申请程序,但基本上是简化后的例行公事。
所以,这个协议在控制移民上不会起到太大作用,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既然起不到控制移民的作用,它遭到脱欧派的批评和唾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最后,就是经济方面的考量。脱欧派在公投造势时,大肆宣传英国向欧盟所贡献的,远超从欧盟所获取的。言外之意,英国吃亏了。为了宣传脱欧后的经济好处,脱欧派曾举例说,脱欧后英国的公共医疗系统,将会每周得到3.5亿英镑的额外资金。事实上呢?按照这个协议,根本就没这么一回事。
拼了命闹着脱欧,到头来却换回一个有名无实的协议,不但让自己承受巨大损失,最终还发现自己未能摆脱欧盟的控制。这个协议,该有多窝囊!它受到脱欧派和留欧派双方的批评,也就很自然了。
此外,协议签订之后,北爱问题成为新焦点。由于北爱尔兰在地理上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而爱尔兰又是欧盟成员国之一,所以问题就来了:边境控制问题如何处理?
北爱地方政府和许多英国政客,都极力反对在北爱和爱尔兰共和国之间重新设立边检口岸。所以,欧盟和英国政府“各退一步”,在北爱和爱尔兰之间不设立边检口岸,人员、货物可以自由流动,但北爱必须受欧盟规章条款的制约。
如此一来,北爱必须继续受欧盟的管制和约束。这一点,北爱地方政府并不喜欢。脱欧后,英国本土之内,就只有北爱还一只脚踏在欧盟内,和英国其他地区的货物和人员往来,该如何处理?这会否最终导致北爱从英国分离出去?
更遭大家诟病的是,根据这个协议,什么时候结束这个“各退一步”的安排,英国说了并不算。这个必须欧盟答应了才算数。这就等于把北愛这个关乎国家主权的问题的决定权,拱手交给了欧盟。所以,北爱问题成为大家攻击的焦点,一点也不奇怪。
英国目前的各项民调都显示,一旦进行第二次公投,英国人很有可能会选择留在欧盟。
第二次全民公投?
现在特蕾莎·梅用“拖”字诀,但她不可能无限制地拖下去。而且,如果不能对这个协议做出实质性的修改,时间再多一点也于事无补。
除了勤跑欧盟各界,特蕾莎·梅还寄希望于英国工商界能够出面,支持这个协议。工商界害怕不确定性,对现行协议的反应最为积极,但即使工商界出面支持,在国会催票的效果也不能高估。所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这个协议一旦在国会闯关失败,下一步该怎么办?
特蕾莎·梅多次表示,如果大家不支持这个协议,那么结果就只有“硬脱欧”。这颇有点威胁的味道,但事实并不尽然。
就像现任劳工大臣茹德所说,大家都知道“硬脱欧”对经济和社会的破坏性,所以大家根本就不会让这种情形出现。如果这个协议遭到了英国国会的否决,那么结果绝不是“硬脱欧”。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要么孤注一掷地提前大选(结果可能是工党上台),要么在万般无奈下举行第二次全民公投。
恰好,欧洲法院在12月10日裁定,英国在脱欧正式生效前,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不脱欧,这不需要剩余的欧盟27国的批准。同时,英国的欧盟成员国的地位和从前一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之前,许多人担心一旦英国在第二次公投后决定留在欧盟,欧盟会坐地起价,趁机敲诈勒索。这个裁定排除了这个可能,因而也为英国改弦易辙铺平了道路。
实际上,这个协议所遗留的问题越多,它在英国国会通过的几率就越小,触发启动第二次全民公投的几率就越大。如果说2016年的脱欧公投是情感大于理智,那么这第二次公投将会更多是基于事实的。英国目前的各项民调都显示,一旦进行第二次公投,英国人很有可能会选择留在欧盟。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英国脱离欧盟,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现在的谈判,不是为了双赢,而是为了把破坏作用降到最小。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无论谈判结果如何,双方都会有所损失。如果英国真的进行第二次公投,而且英国人民选择留在欧盟,那这对于双方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