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湖学校砥砺奋进谱新篇
2018-12-24刘渊源翁光伟李丽
刘渊源 翁光伟 李丽
“石岩湖学校斜倚石岩湖,毗邻羊台山,一山一水一世界。走进石岩湖学校,处处有感动,处处有温暖:领导团队,率先垂范;全校教工,兢兢业业,以爱育愛。石岩湖学校走过了72年的办学历程,曾经在栉风沐雨中砥砺前行,但沉淀了敬业奉献 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日前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副组长吴艳督学对石岩湖学校办学的高度评价。
创建于1946年的石岩湖学校(石岩小学)砥砺奋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谱写了宝安教育史上的华丽篇章。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一级学校、宝安区首批优质化学校、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学校、全国柔道特色学校。2015年晋升为“深圳市高水平运动项目(柔道)学校”。2017年被广东省棋类协会授予“广东省棋类特色学校”称号。同年,荣膺“全国柔道特色学校”称号。2017年,语文科组和体育科组同时获评宝安区先进示范科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日前通过的“深圳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2018年,宝安区斥资2.6亿元,对石岩湖学校全面改造升级,学校由原来6年制小学转型为9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大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新的班子成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紧紧抓住学校千载难逢的大发展大变革大作为的历史机遇,创新理念,着力挖掘课改效果,着力构建强师工程,着力培养阳光少年,谱写了一曲石岩湖学校发展新篇章。
创新理念 着力挖掘课改效果
石岩湖学校历史悠久,学校文化厚重。怎样让这所老牌学校焕发勃勃生机更上一层楼?怎样在学校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奋发有为谱写新篇章?为此,学校新的班子成员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提出了“为未来而教”的办学理念,旨在把学校打造成一所具有区域示范性、引领性、辐射性的现代化品牌学校。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课改被视为重中之重。在“为未来而教”新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致力于“砥砺”“润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在“砥砺”课程和“润泽”课程这两大课程体系框架下,学校瞄准打通学科壁垒和项目阻隔,实现小课题研究团队化、项目式学习社团化。在项目式学习方面,学校开设的柔道、京剧、书法、古筝、葫芦丝等“四点半活动”课程已特色彰显,喜结硕果,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名片。
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把“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着眼未来”的需要放在首位。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规划为引领,以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为重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课程改革,夯实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提高管理实效,实现了师生素质内涵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为充分挖掘新理念下的课改效果,学校提炼出了“灵动润泽五字精华”,即一引、二展、三探、四固、五拓。
所谓“一引”就是引导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传统教学上的教条主义。“二展”指的是当堂展示预习成果,分享成功体验,培养学习热情。“二展”的核心在于老师和学生的联动,老师实现观察过程、发现问题、了解学情、指导点拨的宗旨。学生在学习中激发兴趣、巩固所学、提升素养。“三探”的目标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形式重在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启发“;四固”重在练习巩固,当堂自测。“五拓”的核心在于设计综合性题目,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拓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读写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
打造队伍 着力构建强师工程
怎样打造一支德才兼备过硬的教师队伍?怎样充分展示这支队伍的精气神?为此,石岩湖学校着力构筑“立师德、强师能、长师艺、添师趣、展师仪”五大系统工程。
师德是教育之魂。强化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因此,学校一直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师能高超、师艺精湛的教师队伍作为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常规性地组织开展党章学习、师德报告、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方式来涵育学校师德。
师能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它包括教师自身的学识素养、质量意识、教改意识和合作意识。学校致力于通过采用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教学经验交流、教师技能大赛、基本功比赛、师徒结对等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做一个教学“多面手”。
特别值得推崇的是,在强师工程中,学校为全体老师量身定做了一项特殊的人生乐趣工程:添师趣!老师们通过户外拓展训练、茶道课、瑜伽课、插画课、葫芦丝课、舞蹈课等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让单调的教师生活增添色彩,另一方面又增强教师的才艺本领。目前,学校已组建20个教工社团,涵盖琴棋书画、体育、餐饮等各个领域。
值得点赞的是,在强师工程中,“展师仪”成为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学校专门引进礼仪师,对老师进行着装、体态、语态、礼仪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了老师的形象美、语言美等综合美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值得关注的是,强师工程让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庄玉芳、宋娟、曾永霞、梅杰、黎丽丽、张婵娟、池心延、颜雪屏、张裕涛、乔雨、廖丽萍、曾秋颖、杨威娥、杨影娇、蔡馥玲……
据悉,“师源”强师工程实施后,教师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专业成长道路日益拓宽,不少老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如今,学校教师有区级名师6人,街道名师9人,校级名师25人。赵丹老师在今年的班主任技能大赛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代表宝安区参加深圳市决赛,荣获第九名的好成绩;颜雪屏老师和李芙华老师教学录像课分别获区一等奖;在第六学区2018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教师充分发挥团队作战优势,一举斩获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等学科竞赛特等奖,8人冲出石岩,代表第六学区参加了宝安区的角逐。
以爱育爱 着力培养阳光少年
为打造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学生文化,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砥砺自强主题活动。与此同时,学校搭建多种学生展示自我成长的平台。目前学校已成立了40个学生社团。
砥砺自强的主题活动一直是学生文化的主角。除了丰富多彩的一周一班会,学校还制订了一月一主题,如三月的“学会生存”安全教育宣传月,四月的缅怀先烈感恩社会教育活动月,五月的“劳动最光荣,今天我当家”感恩父母教育系列活动月,六月的庆“六一”系列活动月,九月文明礼仪月,十月读书月,十一月科技活动月,十二月法制宣传月。
此外,学校还建立独具特色的绿色评价体系和家访义工体系,打通了学生成长“最后一公里”。
以爱育爱培养阳光少年带来硕果累累。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奖22人次,省级奖67人次;市级奖217人次;区级奖有219人次;街道级166人次。学生有154 篇作文、书画作品散见报刊。学校柔道和少儿戏曲小梅花在全国、省、市、区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成为宝安乃至深圳的品牌。
以爱育爱让学校的“阳光少年”“破土而出”, 林华芹同学、谷宇鑫同学、涂泽红同学、黄山珊同学均以柔道特长考入名牌体育学院;徐泽翔同学在第二十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中荣获全国第三;肖寒瑞同学在第八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中获金花十佳,为宝安区唯一一个获得该殊荣的节目。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2.75 岁,是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有激情、很乐观的教师队伍,有爱心,有责任心,勤奋努力,开拓进取,得到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在学校条件相对艰苦的情况下,近三年石岩湖学校(石岩小学)的老师和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仍取得荣誉与奖项达886人次,柔道、京剧、啦啦操队、棋类、书法等体艺特色大放异彩,这既是石岩湖学校的不断积淀、继承和发展,也是石岩湖学校力量的充分展示,是一道石岩、宝安乃至深圳的靓丽的风景线。有这样一群充满激情的教师群体,有这样一批善于继承和发展的校长教师,有这样一支富有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精神的教师队伍,这既是石岩湖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宝安教育新的未来和希望。正像校长在学校教师微信群的留言一样:“有这么一帮优秀的同事、兄弟姐妹,有这么一股精气神充盈校园,石岩湖的学生有幸,石岩湖学校的未来一定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