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因素对校园暴力的影响
2018-12-24李春梅张瑞爽
李春梅 张瑞爽
摘 要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见媒体,从三五成群的小团体刻意孤立,到人言可畏的言语暴力,再到徒手或持凶的身体伤害事件,这些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成为我们必须审慎思考的一个问题。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因素。这里,本文试从家庭环境这一层面进行尝试分析。
关键词 校园暴力 家庭 教育 影响
作者简介:李春梅,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瑞爽,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书记员。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074
一、社会大背景下家庭模式变迁的影响
曾经,一栋筒子楼内住着几十户人家,公用卫生间、厨房,邻里之间你借一勺酱油,我舀一勺盐是最平凡的常态,家长们更不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放学后没地方去,往邻居家看一眼准能找到,这样的生活虽然条件简陋,但也增添了许多和谐与陪伴。后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转型的逐渐推进,人民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家各户搬进了有独立生活区域的单元楼内。大家欣喜于生活质量变好的同时,一道道防盗门也为筒子楼时期划上了一个句号,为邻里之间的沟通设下了一道屏障。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进入婚育年龄,“4+2+1”的家庭结构开始普遍起来,这使得一个孩子处于六个成年人浓浓关爱的包围中,这六份关爱的交汇织成了一张厚重而封闭的网,试图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成年的一切,为孩子阻挡住任何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但正是这张爱之网人为的隔离了孩子与社会的有机交融,使得孩子的活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局限在这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虚拟世界”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孩子是可以左右家庭一切的最高权利者,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对还是错,多数情况下总会得到满足。于是,一切的付出变成了理所当然,孩子的潜意识里丧失了感恩与回报,只有唯我独尊的莠草没有约束的蔓延。而步入社会后,这种错觉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无所适从,无法正确处理轻视与嘲弄,更不能接受肉体与精神上的打击,一旦遭遇挫折,他们往往无法正确应对,容易走向极端。躲避退让,最终成为忍气吞声的受害者;恼羞成怒、愤然出击便成为了欺凌者;其他弱小者为了不被欺凌,或主动或被迫地巴结讨好欺凌者,与他们为伍成为协助者或附和者。
二、“隔辈亲”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如今的“4+2+1”家庭,年轻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孩子便交给四位老人轮流照看,而50、60这两个时代的人便成了当下的主力军,这两个时代的人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上山下乡”、“十年文革”,他们身上有明显的保守感和沧桑感。也正因为他们经历过苦难与饥饿,便不想后代再吃同样的苦,付出与牺牲是他们表达爱意的最深沉的方式。
隔辈亲的这种情愫更多的是在他们初为父母的时候不懂得如何去做,忙于家庭生计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也缺乏足够的耐心,对于自己的子女无法陪伴,造成了对自己子女内心存有愧疚,转而将这种愧疚感放在子女的下一代的一种补偿心理。所以,所谓的隔辈亲是对子孙的疼爱更甚于对自己的子女,在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为溺爱。而随着人年龄变大,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与年轻时有了很大的变化,看事情更平淡,对待事情更包容,他们更愿意从漫长的一生来看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时段、某一件事情。所以,老人们对于隔辈人犯的一些错误大多是包容、接纳和允许;而孩子的父母则更注重从小的习惯养成,更多的是批评教育与纠正。在缺失了正确引导的“保护伞”下,孩子的待人方式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准则,在老人面前似乎没有了规矩,因为他知道老人对他的宽容,在老人面前就会撒娇,容易触碰底线;而当孩子回到父母身边时,他知道父母要求规矩,有原则有底线,就会乖乖遵守。如此,孩子在社会中便容易形成欺软怕硬的人格,在学校中往往容易形成欺凌者或附和者的角色。
而在教育这方面,50、60这两个时代的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接受相对滞后,受传统与封建教育的思想束缚较深,对新鲜的事物往往不能接受,适应能力较慢,教育与养育的观念相对落后。他们更加关心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关注孩子要吃饱、穿暖、玩好,避免磕碰受伤,保护孩子不受他人的欺负。我们在身边的公共场所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当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时候难免有性格更加外向的小朋友在肢体动作中幅度较大,一旦他们与自己的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时,老人总会在第一时间将他们分开,避免再次接触,这无形中使孩子错失了友好交往与沟通解决的良好机会。而大多数老人上了年纪后更喜欢安静,不爱外出也不爱运动,孩子长期与老人相处,囿于老年人的空间内,接触新鲜事物少,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面对陌生人胆怯,更不会处理事物,当他们步入社会后便容易缺少自信、胆子较小、不善沟通,往往容易被人欺负成为受害者。
三、 “独生父母”的角色转变影响
当第一代的“独生子女”转变为“独生父母”,他们接受了更高等的教育,思想更加开放也更愿意接受和尝试新鲜的事物,渴望改变老一辈的教养方式的同时却又无法摆脱骨子里沿袭而来的传统模式的影子,两种思想的交汇让新的教养模式還不成熟,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 教育功能不足
有些父母平时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时也会等价给予经济和物质上的满足,他们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往往仅停留在平时的表面生活中。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时,他们经常以工作繁忙为由不能到校配合处理,使得问题进一步恶化,而即使到校也是回避和忽视孩子的问题,同时指责学校和老师的失职,这些做法无疑产生了催化作用,加剧了暴力行为的产生。还有些父母教育重心严重偏失,只关心成绩且期望值过高,当孩子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时,内心容易产生不安、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而长期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人格也逐渐变得扭曲,一旦出现情绪不满的导火索,他们便容易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来进行发泄式的反击。
(二)管教方式不当
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依旧普遍存在,父母们习惯以“过来人”的姿态,将他们的经验“言传身教”,却忽略了亲子间的有效沟通。有部分父母依然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模式,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均不成熟,他们的判断力和控制力薄弱,结果往往在不知觉得而入不然中模仿了父母的行为。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时刻宣扬着家长这个身份的绝对权利,在这样的环境下,若再没有科学的疏导,有效的排解,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定型,人格逐渐变得冷漠、自我、暴躁、易怒。一旦在社会中自身的利益受到外界侵犯或者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就会立刻进行反击,甚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受控制地加倍释放潜藏的暴力因子以排泄心中的不满。
(三)家庭结构的缺陷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由于父母的角色缺位,导致家庭气氛不再和谐,子女在不安中逐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在这种失衡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人格易变得孤僻、冷漠、情绪不稳定;另一方面,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感情危机等也易导致孩子变得多疑、敏感、易走极端,在社会中容易产生不安、焦虑与自卑的心理。当这种心理被无限放大且无处消化后,容易采取极端的行为从社会的其他方面获得暂时的内心平衡和较高的关注度。
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时代的变迁带来了家庭模式、教育结构以及父母思想的重大改变,这些都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养成和心理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解决由变革所衍生的问题不并是一蹴而就的,同时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媒体等多方面的力量协同合作、齐抓共管,从源头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