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明:人生的“第二战场”

2018-12-24胡万程

南风窗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中国篮协中国篮球姚明

胡万程

颁奖词

2018年是中国篮球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成就卓著的一年。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篮球的掌门人姚明。担任篮协主席后,无论是推动篮球体制深化改革、提升职业联赛商业价值,还是引领国家篮球队海外征战,姚明都迎难而上,国际视野和专业化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集中体现。

伴随着成就感而来的,还有恍如隔世。2018年12月初,在北京朝阳区一家酒店举办的“姚基金十周年感恩会”上,姚明思绪万千地看着会场屏幕上流淌的沙画,它正演绎的是基金会的十年历程。

2008至2018这十年,也是姚明人生轨迹变化最剧烈的十年。从球员,到球队老板、CBA公司董事,再到篮协主席,姚明从一个职业运动员进阶为中国篮球掌门人。

“沙画似乎只注意到了基金会的成长,却忽略了我体型的变化。”姚明的发言依旧惹得人捧腹。黑眼圈、沙哑声,台上的强照明下,姚明疲态难掩。多重角色集于一身,离开运动员身份后,他早已没了休赛期。

有人说退役后回国,姚明开启了“第二人生”。但姚明自己看得更透,他说这是他的“第二战场”。

救世主降临?

雅加达亚运会男篮决赛上,现场督战的姚主席看着一整晚都被轮番包夹、孤立无援的哈达迪。或许他会回忆起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自己身披13号战袍对阵西班牙的样子。

那一战,遭遇对手围剿,姚明5犯离场,群龙无首的中国队58:83惨败西班牙。姚明场下怒摔毛巾的镜头成为中国篮球的经典一幕。

而这次,场边的姚明笑成了“表情包”。中国84:72逆转战胜伊朗,阿不都沙拉木20分,方硕和赵睿分别获得16分。与以往顶级球星的力挽狂澜不同,新生代全面开花。

更多年轻球员崭露头角,“双国家队”与“邀请制”的改革初显成效,这也是自姚明上任篮协主席以来被外界议论最多的举措。

2017年初,原中国男篮国家队一分为二,红蓝两队分别由李楠、杜锋统领,分别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赛事。选拔方式也与国际并轨,由征召改为邀请。

或许是感铭于上海队李秋平教练的知遇之恩,抑或是痛感于NBA时期被频繁征召之苦,球员出身的姚明更懂得球员心中所想。“双国家队”与“邀请制”相较于以前,给了队员更大的发展空间与个人自由。

“光荣、梦想、自豪”是国家队邀请函上的关键词,青年球员可以代表国家征战海外,而留洋球员与伤病球员可以专注于联赛与恢复。

中国篮球陷入低谷是在2011年后。那一年,姚明退役了。失去中流砥柱的中国男篮,两届奥运会一场不胜,仁川亚运会史上最差战绩,马尼拉亚锦赛失利导致首次缺席世界杯。

试错是为了改革,改革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中国篮球的最大问题在哪儿?姚主席上任第一天曾被人问到。他回答:“最大的问题是到处都是问题,需要系统性地解决。”

所以当2017年姚明成为篮协主席时,舆论颇有些“救世主降临”的味道。坦白说,这样的环境对于改革有利有弊。既有对姚主席的充分信任,也有对成绩的过分期待。

虽然姚明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过,工作重点在于推进篮球事业的健康发展,胜负需看淡一些。但是竞技体育,成绩和比分显然是更加直观的评价基准。

最大的问题

今年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篮球包揽四枚金牌的好成绩为姚主席带来美誉。然而改革之初,争议并不小。主力球员不归,初期战绩不佳,尤其是2017年亚洲杯只获得第5名的时候,外界一度质疑姚明拿大赛练兵是否过于大胆。

“我有时问自己,若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不是东道主,存在出线压力,我还敢不敢这样做?”姚明告诉《南风窗》记者,因2017年成功申办世界杯,自己幸运地获得了两年的试错时间,这才有了大胆尝试的空间。

试错是为了改革,改革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中国篮球的最大问题在哪儿?姚主席上任第一天曾被人问到。他回答:“最大的问题是到处都是问题,需要系统性地解决。”

“中国的篮球人才储备不足,训练体系难以造血。”中国男篮国家队主教练李楠,在谈到中国篮球在奥运会上表现不佳时说道。

中国篮球的群众基础很好,号称篮球人口有3亿,可实际上注册运动员只有3000人。而美国的篮球人口有2600万,注册运动员则超过了410萬人,西班牙的注册运动员也分别有43.5万人。相较之下,可选范围小、球员人数少的中国,国际对抗中处于下风也不奇怪了。

注册球员少,归根结底因为体教分离。体教分离继承于举国体制,通过体校集中资源培养最有“可能性”的苗子,培养出优秀运动员进行国际竞争。这一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助于新中国在短时间内赶超发达国家奖牌数,可长久下去造成了体育人才的大量流失。

现有体制下要求有天赋的孩子小学毕业后,体校与普通初中必须两者取其一。选择体校便无法接受正常教育。选择普通学校则失去了专业的体育训练指导。

若不是身材天赋异禀,家长权衡再三,大多会让孩子继续念书,很多好苗子在这一刻就流失了。当年姚明的父母也是先让他读了普通初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制问题属于老生常谈。运动员出身的姚明更是心知肚明。他上任主席的那天就提到,希望中国篮协成为“体教结合、体社结合”的引擎。

让平凡伟大

“防守!”“好球!”“快攻!”

篮球重镇东莞的常平第四小学篮球场上,一群11岁的小选手正在激烈对抗。快速反击、全场联防、假投真传,甚至还有战斧式扣篮!球员虽小,技术动作却可圈可点,少年们的激情引爆了全场。

不同于普通比赛,这里的篮筐矮了一截,篮球小了一号,球场窄了一圈。这便是2017年中国篮协针对12岁及以下青少年推广的《小篮球发展计划》。据篮协官方统计,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有超过十万名小球员参与到2018小篮球联赛当中,涵盖全国30个赛区,15365支球队。

少年强则中国强。可能是出于这样的考量,中国篮协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场合—中国小篮球论坛,正式发布了中国篮协的愿景、使命和口号:“篮球让生活更美好,以篮球文化沟通世界,让平凡伟大。”

不是“更高更快更强”,而是“回归平凡生活”,这不禁让人想起被视为邻国足球崛起之始的那份《日本足球百年计划》—“以足球为不同年代的人民提供一个交流体育的平台,提供享受足球的环境,又能让人终身学习。”

“让平凡伟大(Make the ordinary extraordinary)”这句像极了NBA联赛的口号,让人不免怀疑姚明除了“偷师”NBA名宿脚步之外,也把联赛的宣传技巧给学了回来。姚明对此也有解释:“伟大诞生于平凡。合理的人才储备应该是座金字塔,当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后,竞技水平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说小篮球计划是姚明在现有状态下另辟蹊径挖的新鲜血液储备池,那么CBA选秀则是他借来拉近高等教育与职业体育距离的舶来品。

身为2002年NBA新秀状元,姚明是选秀中诞生的最成功的运动员之一。由此他进入了休斯顿火箭队,开启YAO时代,成功退役11号球衣并跻身名人堂。也正因为受益于此,他希望本土选秀可以成为年轻人的上升通道。

虽然姚明远没有毛主席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在美国,姚明成为了继毛主席之后最知名的中国符号。巧合的是,姚明现在也成了“主席”。

CBA选秀大会是2015年启动的,凡是参加过大学生联赛的球员都有资格参加。但是坦白来说,前三年的成果并不理想。三届选秀大会总共20名球员,除了2016年的探花史仪入选男篮国家队之外,其他的人要不就是表现一般,要不就是板凳坐穿,普遍不尽人意。首届状元方君磊更是无球可打,只能回乡就业。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通过校队上来的学校运动员缺乏专业指导,训练不足,整体实力离CBA有着不少差距。球队迫于成绩压力,没时间精心打磨这些新秀。

今年的选秀大会,虽然20支CBA球队有半数仍选择了弃权,但是50名参选球员有14人被CBA球队选上,创造了历届选秀大会的新高。另外,选秀大会提高了被选球员的最低年薪保障,在不含津贴的情况下,状元可达50万元、榜眼40万元和探花35万元。

在缺乏基础体教结合的现状下,这是一条事倍功半的路。姚明不是不知道,但他仍然在坚持。他想让那些当年未选择体校之路的“隐藏天才”回流到人才库里,让坚持在普通学校打球的孩子看到打职业的希望。

将职业化进行到底

除了篮协主席,姚明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角色—CBA公司董事长。

在前人李元伟“北极星计划”的改造下,姚明接手的CBA联赛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商业运作成熟,品牌价值很高。

姚明比李元伟的名气高很多,外界自然对姚明的期望更高。摆在姚明面前的是一个具体的指标—CBA的商业价值要继续拔高,拿到更高的赞助费用。

其实,2009年姚明就全资收购了上海男篮,成为了俱乐部的老板。这样算下来,在经营管理领域,姚明有着近10年的经验。

2017年4月,姚明召开CBA公司临时董事会,宣布中国篮协把CBA公司的30%股权转让给CBA二十支球队。

据估算,未来五年CBA的商业估值至少100亿元,在姚明的推动之下,中国篮协将价值30亿元的股份以800多万元的价格卖掉了。CBA每支球队的持股份额从公司成立时的3.5%增至如今的5%,CBA公司实现了“国退民进”。

背后的“管办分离”提了20年,在姚明上任两月内才彻底办妥。这既是依托前人的不懈努力,也得仰仗姚明势如破竹的决心。

然而改革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提升商业价值方面,姚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7年由于姚明为首的人事变动,CBA公司6月末才宣布了联赛未来五年的竞赛方案和商务招商方案。此时,距离新赛季CBA开赛在即只剩四个月的招商时间。最终CBA招到了17家赞助商,虽然数量与上赛季的29家差距明显,但单个赞助的金额与周期浮动显著,达到20%~50%。

姚明作出巨大的个人牺牲。比如他从2007年就开始代言中国人寿,出任中国篮协主席后就大力劝说中国人寿应该考虑全方位支持中國篮球事业,使其成为了官方主赞助商。据估计中国人寿的赞助金在2亿元/赛季的级别。某种意义上,姚明是将自己的超级客户无偿“捐献”给了CBA。

回首一年多的运营,2017-2018赛季对于CBA联赛来讲是空前成功的。全国累计收视人次超过10亿,创下历史新高。赞助收入达到8亿元,联赛的新媒体版权收入有4.5亿元,CBA进入了“10亿时代”。

竞技体育固然面临成绩压力,但了解背后故事的人们如今应该更加淡然了—把事情做对,其意义远非一时的成绩可以相比。

联赛价值的提升也给各家俱乐部带来了实惠。CBA公司商务总经理蒋健介绍说,刚结束的这个赛季平均分红比上赛季提高了70%~80%。多家俱乐部向《南风窗》记者证实了这一点。

美国记者安德鲁写过一篇《从毛到姚》的报道,虽然姚明远没有毛主席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在美国,姚明成为了继毛主席之后最知名的中国符号。巧合的是,姚明现在也成了“主席”。

“每一天我都竭尽全力,没有什么是我后悔自己没有尽力的事情。”这是姚明给自己运动员生涯的总结。如今篮协主席任上两年不到,单看国际战绩(四块金牌)和联赛价值(历史最佳),姚明在自己的第二战场也是“竭尽全力”。

中国篮球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等待姚主席的还有2019年的篮球世界杯与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固然面临成绩压力,但了解背后故事的人们如今应该更加淡然了—把事情做对,其意义远非一时的成绩可以相比。

姚明

出生于1980年,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兼CBA公司董事长,是世界最知名的华人运动员之一。运动员时期是国家队主力中锋,2002年以状元秀身份被休斯敦火箭队选中进入NBA,并在2017年入选名人堂。

猜你喜欢

中国篮协中国篮球姚明
打造中国篮球的精神家园
中国篮球名人堂有哪些特色
姚明新身份:CBA董事长
中国篮协行政主体资格探讨
中国篮协向“服务者”转型
姚明的两笔账
跟着姚明,为爱奔跑!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像姚明那样诚实
中国篮球掀起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