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018-12-24陈利平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意识生活

陈利平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优良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善问。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问题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大,其中数学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实际学习中,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不喜欢这门学科,也因此无法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措施,着手改变这一境况。为了使学生了解数学、喜欢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生活小细节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数学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确保教学质量。

一、观察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是人类的本能,“勤学好问”中的“问”代表着求知欲,代表着理性的思维。而要想提出“好”问题,则需要对问题本身进行观察和思考。因此,要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不断对疑问进行思考,最终圆满地解决问题。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事物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大到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小到超市的商品打折优惠,我们都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帮助做决策。例如在银行存款的过程中,不同的利率以及储蓄年限、储蓄方式会计算得到不同的本息,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对银行相关的概念产生的兴趣,有利于在课堂上专心地学习。

前文说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基础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可以与生活实际进行关联,所以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进行合理联想,将缺乏生活气息的数学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生动、有意思的现象有机结合,积极为学生创造出数学知识的运用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人、事、物中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认识数学、理解数学。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除了教师主动进行兴趣激发外,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将生活中熟悉的事件作为授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主动将身边的人、事、物与数学进行联想,使数学知识从书本跳出来贴近生活,也可以激发出自身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生活问题,帮助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所有我们学到的知识,最终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只有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体现知识的真正价值。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多挖掘生活素材,从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知识,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提问,我们都知道,带着问题学知识会事半功倍。生活中非常多的地方会运用到数学知识,例如目前超市正在做打折和满减的活动,市民A的预算是500元,如何分配使用这500元能最大限度地享受优惠?首先需要从基本品类需求上进行商品范围限制,其次考虑品牌、价格、生产日期等等维度,接着货比三家——与电商或者其他超市进行比较,再将优惠信息进行汇总换算,其过程之繁复、步骤之多,往往能吸引学生的专注力,激发学生进行周密的思考行为。往小的方向想,这个问题涉及到方程式,往大方向思考,该问题可以用到统计学知识。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发掘可用素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另一方面,面对提出的生活问题,学生们提出的疑问以及对思考过程的分享、思考步骤的逻辑性是否严密等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在这类似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表达了对计算结果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计算过程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塑造、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注重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学以致用,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却无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这个道理对数学学科也同样适用。教师在教授知识时,除了以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外,还需要给生活以“反哺”,即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切实地运用到生活问题中去,带着疑问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传统的课堂教育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承,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所怠慢,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脑海中有丰富的理论,却难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4个人相约旅游,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预算走完计划路线,不可否认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关于“分配”的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时,需要按问题的前提列出路线、出行方式以及各项花费并合理分配预算。在教学中,用生活化的案例拉近理论与应用的距离,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用数学的观点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进行连接,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建立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对于提高应用意识有很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进行连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问题从而激起好奇心,让现实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与之互相配合,一方面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真正地对数学亲近起来,另一方面让老师带领学生真正地享受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创造欢乐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付晓华;官玲玲;;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J];新课程(中);2011年05期

[2]龔晓滨;;浅谈新形势下小学五六年级数学老师的专业素养能力[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年09期

[3]李晓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年17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意识生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