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美颜与好物
2018-12-24黄茜
黄茜
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大唐,也是“名花倾国两相欢”的大唐;是“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大唐,也是“笑入胡姬酒肆中”的大唐。
2018年9月3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大唐风华”展览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启幕。此次展览汇集近120件(套)唐代精品文物,以“文武安天下”“皇室的珍宝”“长安多丽人”“骑猎散歌尘”“大唐异乡客”“学理共归真”六个部分,从文化、生活、艺术、中外交流及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立体展现了大唐的绝代风姿。
大批量壁画首度运送出陕
本次展览是國家博物馆国内交流系列展览之一,也是继“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之后,国博与地方兄弟博物馆之间又一次合作。
该展览集合了国家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昭陵博物馆等九家文博机构的珍贵庋藏,其中国家博物馆文物30余件,陕西文博机构的文物80余件,数量并非特多,但每一件都美轮美奂。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部长贺达炘向记者介绍,本次展览最大的特点是以壁画和墓志为中心。譬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韩休墓高士图、武惠妃敬陵壁画,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苏谅妻马氏墓志、米继芬墓志等,都是首次出馆展出。“因为文物里有十幅壁画、七块墓志,它们过去很少出展,我们把文物从陕西运送国博,一共装了22个箱子,远远超过一般文物展览的装箱数量。”
对陕西省文物局来说,壁画出省一向非常慎重。为了完好无损地运往国博,某些珍罕壁画还做了特殊保护箱,外层再进行包装处理,加大运输保险系数。贺达炘告诉记者,这么大规模地将壁画运送出省,在陕西可能是第一次。
唐代文物数量丰富、品质精美,其展览历来是国内外各个博物馆的“保留曲目”。比如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每年会举行其庋藏的唐代文物展,吸引了国际上诸多唐代文化的拥趸。“因为唐代文物好看,金银器、陶俑往那一摆,非常漂亮,展览形式就相对简化。”贺达炘认为,文物展单是“好看”还不够,还要在深度上挖掘,“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从更深的层次、更丰富的层面,去反映唐代恢宏的历史文化及它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文物挑选和安排独具匠心
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赵永告诉记者,关于唐代的展览,有的侧重于陶俑三彩,有的侧重于金银器,有的侧重于壁画,有的侧重于地域性,譬如以长安、洛阳为主题。“大唐风华”是一个偏综合性的展览,撷取唐代社会生活的几个侧面,在文物挑选和安排上深具匠心。
第一部分“文武安天下”以唐俭墓志和马璘墓志为中心,配合三彩文官俑、三彩武官俑、深斑白玉带、“翰林”盖罐、水晶缀十字铁刀、彩绘贴金骑马俑等,表现唐朝文臣武将的风采。唐俭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马璘则为唐中期名将,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将马上定乾坤,二者通力奠定盛世基业,可谓动静相宜,张弛有度。
唐代的金银器工艺达到鼎盛。在“皇室的珍宝”单元,以何家村窖藏的一组炼丹用具和法门寺地宫的一组茶具作为展示重点,让人遥想彼时奢华的宫廷生活。赵永介绍,唐时吃茶要先焙烤茶饼,焙烤后碾碎为茶末,用专门的器具“过罗”(用筛子筛),煎煮之后的茶汤加盐调味方可食用。此次展出的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塔地宫后室出土的一组茶具,包括金银丝结条笼子、鎏金银龟盒,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锅轴,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等,样样一丝不苟、精巧严密,可见彼时茶道之烦琐,亦可见彼时饮茶人的静定雍容。
较为惊人的是唐代的墓葬壁画,以简净但遒丽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传神写照的人物图像。“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比照之下,杜诗所写毫不夸饰。1988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里王村韦浩墓出土的《携婴饲鸟出行图》,画一俏皮的男装侍女,提一小笼给鸟儿喂食,所饲之长尾鸟羽饰华美,现代动物学称“红嘴蓝鹊”。另一侍女面庞丰润,身着黄襦红裙,手持蒲扇,身侧一孩童拉着她的裙摆。该壁画虽历时久远,依然色泽明艳,观之动人。
另有一幅2004年陕西省富平县李邕墓出土的《胡人打马球图》,画一满面虬髯的骑者马上争球的场面,张力饱满、动势十足。赵永说,这幅壁画既展示了当时风靡全国的马球运动,又表明唐朝的强盛和开阔,吸引了诸多域外人士。他们散落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构成“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旖旎时代图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最具活力、最开放包容的时代之一。它的政治、文化、艺术,在很多方面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一部分。”策展人赵永说。“唐物”受到世人如此热烈的追捧,或许不仅因为其精美和珍罕,还因为它所凝结的一种文化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