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吧!小家电
2018-12-24徐璐陈江婷
徐璐 陈江婷
小家电产品的销售正在遍及世界各地。
有观点认为:在小家电为代表的传统耐用品需求接近饱和的当下,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功能增加和使用舒适度的提升,将增加新的消费需求。这个需求必将迎来小家电产业的爆发。
于是,近两年来新兴小家电销量不断攀升,整体零售额在2017年的增长率为23%。更有数据预测,小家电市场整体规模到2020年有望达到4600亿元。
曾经或处在产能过剩,或处在贴牌代工,或处在艰难转型的小家电企业们,终于迎来了一次涨潮。
请叫我新国货
国产小家电正在扭转“人设”。
曾经的小家电市场,国外品牌占了“大片江山”。飞利浦、松下等才是消费者心中真正的“品牌”。在国内,山东青岛、广东顺德以及浙江慈溪三大产业集群地的电器工厂,大多是重制造的民营小企业,数量多且散乱,也没有多少品牌意识,拿着国外的订单,做着代工业务。
贴牌生存、缺乏创新、质量管控弱是国内小家电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
靠低价跑量抢夺市场份额,实现行业的崛起,是过去小家电企业的最常见做法。而现在,国产小家电的生存逻辑,正在发生一系列有意思的转变。
从2015年智能马桶盖事件开始,关于“国货”崛起和对中国制造质量的再评价,掀起了数场舆论风暴。而“新国货”不仅代表了对制造企业的价值认同,也是对产品品牌和质量的认同。于是,成为“新国货”,是小家电们的新“人设”。
浙江慈溪市,是中国三大家电产业集群地之一,也是小家电行业发展变化的缩影。
以慈溪市为代表,当地大部分的家电企业都在为国际品牌做代工业务,与此同时也拥有了强大的供应链基础。从重制造走向发展自有品牌,企业“内力”已然具备。比如龙头企业月立电器就推出了自有品牌。
2014年后,微博、豆瓣、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兴起,拓宽了年轻人信息获取的渠道,国产小家电的品牌形象也通过新兴渠道的传播逐渐清晰起来。
通过发展自有品牌、提升产品技术、改善产品体验,试图改变人们对国产小家电的固有看法,几乎是整个小家电行业的普遍共识,是小家电们打造“新国货”的一般路径。这也促进了中国小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
除了在品牌和风格上,国产小家电们拥有了“工业设计”理念和营销思维外,在洞察新的消费需求、细分小家电应用场景上,它们更是走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生命的延长线上,强调进入一个更为细分的领域,并且不断寻求产品上的差异化。也正是这样,行业机会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從“请叫我新国货”到成为新国货,国产小家电们正在尝试从提出口号到落地实施的节点转换。
爆品成长逻辑
在小家电行业新一轮的“颠覆”之中,小家电企业大致有着3种发展方向,一是成立自有品牌,二是产品年轻化,三是品牌的“抱团”出海。但对于企业来说,不论选择哪种发展方向,普遍适用的“套路”就是:选择一个细分品类,打造“爆款”产品。
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国产小家电的大部分“爆款”都“生”于微信。微信似乎成了“爆款”的试验场:能在朋友圈大火的产品,就有更大的概率在短期内成为“爆款”。
对于前一句来说,逻辑很好理解。小家电们想要以小博大,只能选择新兴或者更容易产生垂直连接的渠道。而对于后一句来讲,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小家电们有一套完整的爆款成长逻辑。
高颜值+强社交的产品,可以说是小家电爆品成长的第一步。但这并不是小家电们成长的核心。这种站在消费者角度,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来思考、设计的产品,并通过慈溪市等制造源头的产业链整合优势生产,成了小家电们切入细分领域,并形成“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在这个基础上,再小的细分领域,都能被小家电企业们挖出巨大的宝藏。始于颜值,专于产品,忠于市场,这也成为小家电企业的内在爆品逻辑。
“撸猫大战”
中国小家电企业数量庞大,仅慈溪市周巷镇就拥有小家电企业300多家,上万种产品。因此,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新兴的小家电品牌如何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余雪辉是慈溪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他告诉记者,最近有很多本地的小家电企业来问他:“有没有办法入驻天猫?”
一般来说,小家电企业想要进驻天猫,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可以给自有品牌背书,二是依托天猫的自然流量,给品牌导流。但现实情况是,这部分企业在提交申请之后,得到的回复往往是:抱歉,你的品牌影响力不足。
事实上,在电商时代的下半场,天猫、京东等平台已经完成了品牌线的布局。从国际一线品牌到各个类目,包括小家电在内的大、中、小品牌,一应俱全。传统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型企业很难给平台带来更多差异化的价值,再进去已经很困难了。但这并不等于死路一条。
GOC IN C的潮牌定位,在销售模式上也不走寻常路。微信兴起不久,GOC IN C的热水袋通过微商渠道,成功把线下流量转移到线上,奠定了“网红产品”的基调。
除此之外,GOC IN C深谙如何借助名人效应,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从2014年至今,GOC IN C先后与美国潮牌SSUR、BLACK SCALE、艺人郑恺的潮牌DUEPALY、日本的设计师仓石一树等合作联名,拓宽热水袋、充电宝等产品的消费圈层,达到品牌的裂变式传播。
浙江慈溪ICX家电馆,摆放了各式小家电爆款产品。
一个通俗的讲法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小家电们想要进入主流渠道,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来看,多渠道的销售格局正成为主流。从社交电商云集、贝店,到内容电商一条、小红书等,侧面突破形成品牌效应,是小家电登陆天猫等主流渠道的主要路径之一。
IPO是不是终点?
2017年12月29日,“互联网小家电第一”的小狗电器宣布冲击创业板。无独有偶,今年5月25日,定位萌系小家电的小熊电器同样申请了IPO。
回过头来看这些小家电企业的成长路径。大多数小家电企业原先都处于产业金字塔的最底层,等于是拥有最大群体、最大规模的创新驱动力。于是,一部分企业跑出来了,这些跑出来的小家电企业大多聚焦到市场细分品类。
不过,在这些小家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一是产品种类多,但科技研发投入长期不足,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利用产业链、人工优势,参照、模仿市面上的流行产品。二是品牌缺乏用户号召力,进而以营销轰炸市场。
那么,真正的护城河在哪里?
单品引发的爆品效应很难持续,当竞争进入下半场,一方面比拼的是企业的内力,一方面比拼的是创意和想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体系,才能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品牌认知。
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小家电产业集群大都在三四线城市,一些偏向制造端的企业不是不想做创新,而是难在没有人才,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年以来,全国近20个一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抢人大战”正酣。慈溪市周巷镇打造的“慈溪小家电智造小镇”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卓力集团、月立电器、天翔电器等小家电龙头企业已经入驻。
小家电行业从传统制造走到现在,虽有一些企业被淘汰,但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向上的趋势。尤其在智能化、享受型小家电兴起的当下,消费端的爆发也在倒逼着生产端企业的进化。属于小家电的未来,可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