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虚拟社交不完全手册
2018-12-24张亦芹
张亦芹
虚拟社交一日游:A君与他的手机
周日上午十点, 小A伸着懒腰醒来,但他沒有马上下床洗漱,而是先打开了手机。
小A首先打开微信,看到了妈妈发来的消息:“早餐在桌上,吃完好好学习。”小A回复道:“知道了。”还有几条朋友的消息,小A随手用动漫表情一一回复。接着他打开了微博,看到第一条热搜是“××人设崩塌”,点进去看评论,热评都是“渣”“这种人该糊了”等犀利的言语,小A 顺手点了几个赞。
起床洗漱完毕,小A走到餐桌旁,给早餐拍了张照片并发了条朋友圈。坐在餐桌前,小A打开了一个视频APP,边吃早餐边看综艺节目。还没吃完,手机界面就弹出了一条微信消息:“‘开黑吗?”小A回复:“马上来。”他赶紧喝完豆浆,点开了游戏软件……
一天下来,小A所有的交际都是靠手机完成的。除了父母,他全天都没有和谁面对面交流过。线上交流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沟通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用户的低龄化,这一交流方式似乎正朝着一个不可预见的方向发展……
常见社交软件概览:聊天游戏,“吃瓜看戏”
智能手机束缚了人们的双手,为社交软件提供了飞速发展的肥沃土壤。如今,社交已经从一群人的面对面交流演变成一群人的线上狂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常见的社交软件都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人群、聚集流量的吧。
(一)掌上交际利器派
成年人交流:微信。可以说,微信是我国国民认知度最高的社交软件,是人们交换联系方式的第一选择。微信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功能,完美满足人们简洁有效的社交需求。
中小学生聚集区:QQ。QQ和微信同属于腾讯公司,两者有着大致相同的功能。QQ可以算是智能移动终端时代最早的社交软件了,在很多90后已经开始喝茶养生的今天,它依旧热度不减。如今的QQ不但能发颜文字,还能发承包全民笑点的表情包,加之红钻、黄钻各种会员特权,以及QQ空间的小秘密、“爱豆”(偶像)主题的个性皮肤等五花八门的功能,让青少年们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途径。
(二) “吃瓜看戏”派
网络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吃瓜”群众。这里所说的“瓜”,不是绿皮红瓤大西瓜,而是供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料”。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有热点的地方,就有“瓜”。
“吃瓜”第一站:微博。从不超过十个字的微博热搜,到各大明星的日常动态,再到各路营销号的爆料集合,微博已成为广大网民谈天说地的场所。如果你对某一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还能进入“超话”畅所欲言,发表“吃瓜”感想,感受全民头脑风暴。
陈年老“瓜”:贴吧。据一项不负责任的调查显示,当代青年网民最想销毁的东西之一就是贴吧账号。贴吧记录了很多人的“中二病”——过度解读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抱怨爹妈老师不理解自己的想法等,很多言论现在看来简直不忍直视,让人恨不得赶紧发出“不是我!我没有!别瞎说!”的三连发表情来缓解尴尬。
(三)“岁月静好”派
音乐、电影、书籍向来是文艺青年的标配,而有些社交软件便瞄准了这一点。
鉴赏音乐:网易云音乐。音乐社交,这个词看起来是不是特别文艺?在这里,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听歌,也可以漫无目的地在“歌海”遨游,还可以给喜欢的歌点赞评论。有时候,你不仅能从一首歌里听到创作者的故事,还能从评论里看到不同的人的故事。近几年,随着独立歌手和地下歌手被不断挖掘,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功能也越发多样化,用户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小众乐队的主页动态,跟进巡演日程,也可以与其他趣味相投的用户分享自己的歌单和听歌感受。
书评影评:豆瓣。新上的电影和图书值不值得看?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悬疑推理剧?有什么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如果你想了解人们对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本书的评价是好是坏,想发表自己的影评、书评,和网友交流观后感和读后感,那么你躺在沙发上刷豆瓣就能开一场“文艺卧谈会”。
(四)“不外放不欢”派
你可能没有猫,但你一定听过“我们一起学猫叫”;你可能没有坐过飞机,但一定听过“爱就像蓝天白云”……要说这些歌曲也没有多么优美的旋律,但就是能一秒钻进你的大脑并留下记忆。这些歌曲就来自现在很火的一些短视频APP。
“网红”批发区:抖音。抖音的视频时长一般为15秒左右,这15秒里无论拍的什么内容,只要配上热门的背景音乐,就能给人带来一种洗脑的快感。再加上各种花里胡哨的滤镜和特效,或恶搞或美化,就能轻轻松松达到“吸睛”效果。
老生常谈的“双刃剑”之说
人们常说:“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在社交软件高度普及的今天,令人们感到可怕的不是独处,而是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独处。社交软件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你以为是你在主动选择社交软件,殊不知是它们控制了你的生活。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社交软件是一把新的网络“双刃剑”。青少年在学校里有校园社交,放学离校之后还有线上社交——相互浏览彼此的空间说说、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动态,这些方式渐渐打破了座位表框定的社交模式,让青少年得以“出圈”,和更多有趣的人建立起联系,丰富个人的心理体验。然而,这又让青少年们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交有所脱离。
你分得清什么是真的吗?
当线上插科打诨渐渐成为重要的社交方式后,人们的生活有了微妙的变化:近在眼前时哑口无言,低头用个ID就谈笑风生,很多复杂的心理行为习惯由此暴露出来。
同时,网络社交往往处于一种“摸不着”的虚拟状态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很多时候,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形象和在现实里的是不一样的,而在与陌生人交流时,无法确认的真实身份又让交流带有一种神秘感和一定的隐患:你不知道眼前这位可爱的主播是不是在设套骗取你的私房钱,你不确定这个一直关心你日常起居的网友到底掌握了你多少隐私,你迟疑于那些似乎有些“狗血”的求助自白,犹豫要不要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