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地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2018-12-24朱艳徐苏婷余璟璐刘思宇赵志钢
朱艳 徐苏婷 余璟璐 刘思宇 赵志钢⋆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WHO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因子[1],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消化系统疾病又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曾有腹痛不适经历的儿童占90%[2]。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展成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因此了解本地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及感染特点,对于儿科医师诊治非常必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例胃肠道不适患儿的幽门螺旋杆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为本地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防控和临床诊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就诊的有消化道症状的0~14岁患儿200例。纳入标准:(1)有明显的临床消化道症状,如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呕吐,拒奶、上消化出血等。(2)临床检查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梗阻等器质性病变。(3)就诊前2周内未服用杀菌药物。此外,随机对200例中81例患儿家庭成员进行血清学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查。
1.2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1.5~2.0ml,分离血清0.5~1.0ml存于-20℃待检。采用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幽门螺旋杆菌现症感染标志抗体和总抗体,试剂盒购自安倍医疗器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操作时,加入25μl的血清或血浆样本至加样孔,待样本达到指示线,然后加入2滴缓冲液至椭圆形孔,拉下标有Hp字样的分离片直至感觉到阻力。再加入1滴缓冲液于加样方孔,15min后读结果。当质控线,CIM线和测试线皆显示颜色条带,或质控线和测试线显示颜色条带判定为Hp感染阳性,仅质控线显示,表示阴性。质控线和CIM线显示条带而测试线未显示表示测试无效,需重新测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般情况 见表1。
表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般情况
2.2 各年龄组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分布 见表2。
表2 各年龄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结果[n(%)]
2.3 81个家庭成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 见表3。
表3 81个家庭成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n(%)]
2.4 42例患儿治疗情况 42例儿童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缓解率100%,其根除率为90.48%,除胃肠道反应外,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由于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发挥抑菌作用,并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减轻炎性反应,可有效预防因服用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三联疗法加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对儿童患者依从性和安全性可靠。
3 讨论
幽门螺旋杆菌是全球性感染疾病,发展中国家感染率更高,感染后虽症状不明显,但对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3],近年来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4],虽然造成儿童消化性溃疡不多见,但与儿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痛腹泻发病密切相关,同时还会造成肠外疾病,如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特发性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5]。
本资料显示,丽水地区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21.00%,与北京地区感染率水平20.34%相当[6]。此结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以往报道的平均水平[7-8],但仍高于发达国家儿童感染水平7%~33%[9]。本资料显示,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和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随患儿的年龄增加而增加,大部分成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在儿童时期获得,并且影响终生。另外有结论表明儿童HP感染呈家族聚集性[10],本资料结果显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父母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儿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通常受家庭成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的影响。小年龄儿童接触幽门螺旋杆菌机会少,唾液可能是家庭内小年龄儿童获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媒介,并为口-口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喜吃零食,睡眠不足及饮食不当等因素使得胃酸分泌增加,胃和十二指肠黏膜防御功能下降,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可能发展成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甚至胃癌,儿童出现长期慢性的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应引起重视。目前预防儿童幽门螺旋杆菌重点放在切断传染源途径上,着重管理饮食,用具消毒,个人卫生等措施。家庭成员应避免与婴幼儿和儿童进行口对口接触,改变不良喂养习惯,提倡分食分筷,餐前和便后洗手。对于有消化道症状且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儿童家属应该采用四联疗法予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