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数据思维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018-12-23刘伟妮匡晓波中国远洋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商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文/刘伟妮 匡晓波,中国远洋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商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问题背景
当今大数据一词的重点其实已经不仅在于数据规模的定义,它代表着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所带来的新发明、新服务和新的发展机遇,代表着对于“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更迫切的要求。
2 必要性分析
2017年12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各个专业人才的培养,都面临着如何融合“大数据思维”的问题。以传统的IT教育为例,很多行业需要传统的IT技术人员具备“互联网思维”,才能触碰到核心业务。
2.1 急缺具备“大数据思维”的电商数据挖掘应用型人才!缺乏既能理解业务目标,又熟练运用电商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及可视化技术的IT人才。
2.2 急缺“大数据营销”的技术支撑IT人才!各特别是善于利用技术,发掘舆情热点,为营销、市场和产品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培养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目前,多数课程都没有融入“大数据思维”,没有包含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大数据”应用实践任务,主要体现在所示的六个方面。
①实时数据缺乏
②缺少“大数据思维”实验平台
③缺少真实的“大数据思维”实验任务
④缺少产学研结合点
⑤缺少实践岗位和项目
⑥教师缺少经验
3 可行性分析
以商智通“大数据思维”实训课程体系为例,他们试图通过洞察和把握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最新人才需求,进一步结合大数据行业企业多年在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实践经验,以“产学研用”相融合,通过双方共投共建,即可以快速、有效的导入“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一个集“大数据应用实训平台建设”、“大数据应用实践课程体系导入”、“专业师资队伍提升训练”、“行业大数据智库共建”四位一体的大数据一体化综合运用平台实验室。
3.1 “1+1”模式,用“大数据思维”助力原有实践课程体系
“大数据应用”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是一种可嫁接的工具。很多专业领域,只需掌握“大数据思维”,即可在原有领域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导入大数据实践任务。“大数据应用”技术可以与原有专业的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1+1”的设计,有选择性的注入融合了“大数据思维”的实践任务。
3.2 互联网大数据唾手可得,数据不是稀缺资源
全球国家数据、政府数据都在坚持逐步开放,众多互联网平台也在提供各种各样的采集接口,通过在项目中融入云计算技术,打造行业集中的大数据公有云,让科研大数据唾手可得。
3.3 依托行业企业多年的行业大数据应用经验,是项目建成的技术保障
依托行业企业多年的行业大数据应用经验,是项目建成的技术保障。以大数据培训领域的知名企业商智通为例,商智通集团的大数据系列产品服务于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全球3000多家政府部门和世界500强企业,帮助客户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获得成功。如果可以通过将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还原成为案例,以此驱动“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将为为人才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 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的价值
“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给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注入了“大数据思维”,这将影响到所有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规划。
4.1 与行业发展变化趋势接轨,大大拓宽了专业的生存空间
具有“大数据思维”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是企业和社会的稀缺人才。搭建大数据思维实训平台,既可以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也大大拓展了教师的发展通道和科研领域。
4.2 培养跨界人才,大大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大数据思维”实训平台,是在学校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融合培养“大数据思维”应用型跨界人才。这种融理实一体的实训室,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将“大数据思维”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来解决具体问题。
4.3 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的教师,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
导入专业相结合“大数据思维”实践教学,既带来了丰富行业知识,又融合了鲜活的“大数据应用”案例,这将大大提升现有教学质量。
4.4 建立区域性的行业“大数据”智库,提升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
“大数据思维”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成,将搭建一个服务地方经济、拓展校企合作空间的广阔平台。
“大数据思维”实训平台建成后,将可充分发挥整个教师团队的科研优势,从而与政府、企业开展深入的产学项目合作,强化学校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实现教学和科研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