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策略浅析
2018-12-23王东颖
王东颖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策略浅析
王东颖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56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信息化传播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突出。电子通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凭借其方便与快捷的特征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在电子通信创造收益的同时,本身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常见干扰因素。究其原因,我国电子通信发展时间并不长,仍处于发展初期。基于此,将电子通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常见的干扰因素,并提出了可行的控制策略。
电子通信;干扰因素;控制策略;浅析
电子通信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无线局域网是电子通信方式中最常见的一种,集中表现在蓝牙与Wi-Fi两种不同的模式。但在日常生活中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质量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给人们带来不便。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电子通信常见的干扰因素与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电子通信概述
基于信息化时代,信息交流速度对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谓的电子通信,具体指的就是有效结合电子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一种新型技术,其现代化特征十分明显[1]。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电子通信,可以不断加快发展速度,促进各部门的交流合作。电子通信对于个人而言,其发展可以缩短人与人的距离,增进人与人的沟通。
2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与控制策略
2.1 硬件干扰和控制
如果出现了网络故障,就需要排除硬件故障。硬件装置故障与网络连接介质故障较为常见。如果接入点与无线客户端数量较少,问题就较容易排除;如果网络环境相对复杂,排障难度就加大了。通常,大多数大型无线网络环境下的故障就是大部分用户可正常接入,少部分用户无法实现网络连接。究其原因,应是受某接入点问题的影响[2]。因此,需要强化管理和控制力度,及时诊断客户端物理位置,准确找到故障原因。但如果所有用户都无法连接网络,那么具体的原因将多样化。如果应用接入点的数量有且只有一个,就需要全面检查接入点相关配置与硬件。在此基础上,如果无线电的干扰强烈,或者是有线网络与无线接入点存在故障,就同样会引起这种问题。所以,为不断强化管理与控制无线局域网的效果,应准确检查网络无法连接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电脑的无线接入点是否有效。其中,检测的方法相对简单,只要借助一台电脑,利用相关命令模式,就可以知道无线接入点的具体IP地址。
借助电脑利用相关命令模式ping获取无线接入点具体的IP地址,若命令有所响应,就说明无线接入点连接是有效的;若命令没有响应,就说明无线接入点存在问题[3]。
针对这一故障,需要重新启动并在等待5分钟后,重新执行上述操作。若始终没有响应,可断定无线连接点存在故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故障的无线接入点连接于正常的网络以及有线网络中,再次检查其TCP/IP配置;如果没有成功,就可以断定无线连接点被损坏,需及时更换。
2.2 通信网络配置相关干扰和控制
在无线局域网干扰因素中,通信网络配置干扰会对无线局域网带来直接影响。如果无线局域网出现故障,可利用ping命令进行排查并加以利用,与相对应无线接入点相互连接。若无线模式无法实现,则说明无线接入点有故障,并非是硬件故障所致[4]。针对这一问题,在简单调试后若仍无法解决故障,则需全面检测接入点信号强度。
在运用WEP协议的过程中,一旦WEP的匹配效果不理想,就将引起严重的安全问题。如果WEP配置出现故障,就很难在无线网络中获得有效的IP地址[5]。无线客户端即使是对静态IP地址加以使用,也无法保证ping到无线连接点IP地址。如果出现了这种问题,一般的原因就是没有连接网络。除此之外,如果节点难以访问无线网络,很可能是DHCP在配置方面存在问题。由此可见,DHCP服务器会对无线网络连接产生影响。总体而言,DHCP服务器的功能就是安排无线客户端的具体地址,且DHCP的接入点仅支持自身分配IP地址。这样一来,如果无线客户是静态IP地址,就无法与此接入点进行有效地连接。
在既有网络中具有标准DHOP服务器,若能够有效分配IP地址,就很容易因其混乱的问题,使得装置无法根据DHCP服务器获得相应的IP地址。如果两无线接入点都采用的是默认工作模式,那么受工作形式相同的影响,无线客户端就很难准确地区分IP地址,也很容易存在IP地址出现冲突的情况。在解决这种问题的过程中,要在各接入点中创建各IP地址相对应的分配范围,进而规避地址重叠现象的出现。
2.3 环境干扰与控制
2.3.1 同步干扰
在应用无线局域网过程中,很容易受周边环境影响。当无线局域网应用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窄带信号就会受不同输出功率与频谱频率宽度要素的影响,借助间歇模式对发射信号的质量造成危害。要想保证信号发射质量满足标准要求,需要减少窄带信号产生的干扰。其中,对原始干扰源进行精准定位,并清除全部干扰源,对无线局域网设备信号加以配置,全面清理局域网内部的窄带干扰。在此基础上,所谓的全波段干扰,指的就是在不同状态之下,干扰要素会将应用频率的范围全部覆盖[6]。在清除这一干扰要素的过程中,必须适当调整发射频率,也可以借助扩频技术亦或是将干扰装置移除的方式加以处理。这样一来,才能够强化无线局域网本身的延迟功能与吞吐率。
2.3.2 蓝牙无线干扰
如果两种不同的无线模块需同时处于相同地点或系统,且蓝牙无线与无线局域网同时出现,此时就会产生信号干扰,严重的还会出现连接丢失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合理运用调频、扩频等方法。如果蓝牙无线与2.4 GHz的无线局域网处于同一ISM频段中,那么必然会带来互相干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蓝牙传输干扰进行管理和控制,需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保证信号选取的合理性;也可以改变无线局域网中各分组长度,尽量规避数据包传输中的干扰效果,在应对干扰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吞吐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子通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上文中,在研究并分析常用无线局域网电子通信的基础上,对无线局域网常见干扰因素进行了系统化地探讨。正是因为通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应对局域网展开合理地运用,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把握质量,事先制定相应的计划,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要不断提升局域网自身的安全性;应对不良的攻击,尽量规避不必要损失的发生。通过以上对电子通信常见干扰因素的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更好地享受电子通信提供的服务。
[1]陈达波.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J]. 电脑迷,2017(10):86-87.
[2]廖小波. 现代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 科学与信息化,2017(30):111-112.
[3]李寅峰.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技术分析[J]. 魅力中国,2016(46):200.
[4]朱长彪,徐敬,李遥.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J]. 信息记录材料,2017(10):68-69.
[5]唐文翰.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J]. 通讯世界,2017(13):288-289.
[6]宣文静.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J]. 中国新通信,2017(15):21.
Analysis of Common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i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Wang Dongying
Guangzhou GRE Metrology and Test Co., Ltd.,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56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period, the spee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quickening obviously, and the plura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re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modern society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by virtue of its convenient and quick characteristics.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defects i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such as common interference factors.By investigating the reason, our countr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time is not long, and is still be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ke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s the key research object, expounds the common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control strategie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factors; control strategy; analysis
TN97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