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
2018-12-22徐豪
徐豪
城市的发展与转型始终是贯穿上海开埠以来100多年的一条主线。
“站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作家王安忆在小说《长恨歌》开头,用光影、色彩、线条,描绘了上海弄堂丰富的声色、动人的情态、沧桑的历史。
弄堂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不仅塑造了上海的城市风貌,也造就了上海人的市民特征。它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也是上海华丽城市的背景色。
不过,上海的里弄街区正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高层住宅。弄堂的变迁,反映的是上海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型中的轨迹。城市的发展与转型始终是贯穿上海开埠以来100多年的一条主线。
从千年之前东海之滨的小渔村,到700多年前设置上海县;从1843年开埠,到1990年的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一直处于城市更新的过程中。
历史催生新上海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开辟为中国5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上海被迫打开通商口岸,是近代史上的屈辱,但客观上也让上海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近代化的时间段。
“现在上海的发展,基本城市格局,是那个时候逐步形成的,城市近代化很大程度是从交通、基础设施开始的,在外滩、南京路这一带,首先建立英租界,英租界有了以后,开始规划道路,以前上海的‘五大马路 都是英国人规划的。”上海史学研究者邢建榕说。
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少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
解放之初的上海,生产萎缩、百业萧条。新中国成立后,以开始实施五年计划为标志,1953年起中国进入到工业化、现代化阶段。上海在发展轻纺工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机电工业,以支援全国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基地和科技基地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提高了工业化水平,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加工业比较发达、轻重工业比重较为适当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实际上,近代以来上海一直是全国的工业基地之一。据当代中国出版社《当代中国的上海》一书,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上海工业资产约占全国的40%,职工约占全国的43%,工业年总产值约占全国的50%,成为中国工业最集中的地区。到1949年,上海工业企业有2.03万个(不包括个体手工业户),职工53万多人,工业固定资产27亿元,工业总产值35.06亿元(按现在人民币计算),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在改革开放前,上海实现了从以轻纺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城市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转变。从过去只能生产一般的、中小型的、单一的产品,发展到能够生产高级、精密、多品种和部分大型成套的产品,为上海城市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
同时,上海还承担着支援全国的任务。作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重要的商品、设备、技术、资金的来源地,上海工业总产值一直占全国的1/5到1/8,利税总额占全国的1/4到1/6;除采伐采掘业以外,已基本拥有国内所有的工业门类。据统计,改革开放前,上海调往全国各地的日用消费品占全国省际调拨量的60%到40%,先后有1000多个工厂全部或部分迁往西南、西北、中南、华北等地,有40多万名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支援全国。
“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在赋予上海新的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启动了上海城市新的转型过程。
1978年,国家决定在上海建设宝山钢铁总厂。经报国务院批准,定点在长江南岸宝山月浦机场旧址地区,同时规划建设了一个由大型企业配套建设起来的与吴淞工业区相结合的卫星城。金山卫和吴淞—宝山两个卫星城的建设,引导形成上海城市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南岸两翼发展的格局。
1983年9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送审稿)》完成。1984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提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先后规划开辟了闵行和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三资”企业,并与外商合资、合作建造高级宾馆、办公楼和公寓住宅等,力争到20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的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等要求。
1986年4月,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又向中央和国务院报送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汇报提纲》,对编制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指导思想,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做了一些修改和说明。
1986年4月,中央对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必须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作了多方面指示。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并指出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应当更好地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应当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从这一点出发。批复指出,上海要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要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基地”和“开路先锋”作用。
根据规划方案,上海布局结构原则是:改造和建设中心城,重点开发浦东地区;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口南岸两翼展开;有计划地建设郊县小城镇,使上海形成以中心城、卫星城、小城镇和农村集镇4个层次所组成的城镇网络。
这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个报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988年,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加快上海经济向外向型转变的报告,围绕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改革开放,上海经济建设取得新的发展。1990年,上海实现了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1%提高到31.9%。
从“四个中心”到“五个中心”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2010年,习近平在浦东调研时如是说。
1990年前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占1/6。改革大幕拉开以后,身为计划经济重镇的上海逐渐被别的省份赶超。1980—1990年,上海在GDP榜单上不断下滑,直至跌出前10名。
1990年,在上海过春节的邓小平,从浦西望向浦东,思考中国改革棋局,以及怎样消除对改革开放的重重顾虑。“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邓小平还曾亲自将“开发浦东”改为“开发开放浦东”。
宣布开发开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开放办公室”挂牌时,条件非常艰苦,甚至数人共用一张办公桌。但大家都充满干劲。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分管浦东开发的赵启正,庆幸浦东开发赶上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国至少需要两三个国际级的大都市,才能够与世界从容地经济对话”。
浦东开发开放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1996年中央提出“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四个中心”成为上海經济发展的基本框架。
于是在浦东陆家嘴,有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交通银行总部,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第一家中外合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第一家外资银行,还有第一家外资参股银行、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第一家中外合资展览中心……
上海从最初的工商业城市发展到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经济中心城市。
“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从开发开放之初,浦东便把目光投向太平洋,与国际最高标准对接,打造了中国开发开放的“最高版本”。
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浦东设立,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名片”。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在上海的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
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通过,上海耳熟能详的“四个中心”目标,第一次进入国家规划,同时规划纲要还提出,支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7年12月15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
规划明确,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80年10月3日,《解放日报》第一版以半个版的篇幅,发表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沈峻坡写的文章,题目为《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探讨》。
文章列举:上海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挤着4.1万人,三代人挤在一间房是常态,人口密度之大,全国之最;人均绿化面积0.47平方米,就是一张报纸大小,建筑之密,厂房之挤,道路之狭,绿化之少,均为我国大城市之最;市区人均4平方米以下缺房户有91.8万多户,占全市户数六成,比重之大为全国之最……
这篇引发轰动的文章,彼时引发的对发展的关注,其实几十年来并未消退。在城市化进程中,人是城市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城市化各种矛盾的承受者。因此,发展以人为目的,城市的管理、建设、规划以人为核心,也是上海城市发展转型的要义。
“在这城市的街道灯光辉煌的时候,弄堂里通常只在拐角上有一盏灯,带着最寻常的铁罩,罩上生着锈,蒙着灰尘……”王安忆笔下弄堂的情景,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
20世纪90年代,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明确,上海开始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对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城市空间作出新一轮总体规划。
进入21世纪,为实施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目标,2000年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上海发展要贯彻“中心城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思路,确定“十五”期间重点建设“一城九镇”。
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也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性世博会的主办城市。
在世博会前,上海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可达到767公里;中心城区快速路达到145公里;中心城与黄浦江形成4座大桥和12条隧道的越江道路体系,世博园区周边38条配套道路全部建成、路网容量较两年前增长30%。
赶在世博会召开之际落成的还有上海虹桥机场的2号航站楼,绝大部分进出上海的国内航班都在该航站楼处理。新航站楼将虹桥机场的运营能力提高了60%,并增加了55个登机闸口。如今,虹桥、浦东两个机场总计达到超过1亿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上海机场一跃成为世界级枢纽机场。
上海一次次完成城市的转型升级。
根据最新城市规划,在确定发展指标上,上海对标的是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从创新、人文、生态等维度体现了卓越的标准。到2035年,上海的重要发展指标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50年,上海的各项发展指标要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