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美”的重要性和有效策略

2018-12-22杜红琴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审美有效策略语文

杜红琴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不同于数理化这些理论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世界的美。教师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要融入更多的美学元素,让初中语文课堂散发智慧的光芒,从而让学生沉浸在富有美感的课堂氛围中。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价值与内涵的研究,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融入更多的美学元素,呈现富含美感且迸发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语文;审美;有效策略

理想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精彩而生动的,学生能够自由地在文学作品的海洋中遨游,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从中收获启发。然而现实并未如此,机械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为初中语文教学融入更多的美是教学所需,更是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探索针对性的策略,为初中语文课堂融入更多的美。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美”的重要性

1.凸显初中语文教学的价值与内涵

初中語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不需要学生记忆过多的理论知识,重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感悟。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这样的价值与内涵未能凸显出来,学生也没有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这样的情况来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美,能够让学生发现学习语文的价值所在,从而主动探索文字内容背后所蕴含的内涵与情感。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中收获启发,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便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2.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文章解读,教师主要以主导者的身份灌输个人的见解,学生缺乏对文章的理解。甚至有时学生会觉得阅读文章十分枯燥,厌恶这些大量的文字内容。而为初中语文教学融入更多的美,能够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鉴别文章的文学价值。具体来说,有的文章往往在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思想见解,学生如果缺乏审美与鉴赏能力,则很难读懂文章。而在融入美之后,初中语文课堂不再只重视知识教学,而能够给予学生充分想象与品读的空间,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实现快乐学习与健康生活

引导初中生学习语文本应该是个快乐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感受阅读与写作的魅力,从而享受学习语文对个人带来的改变。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计划总是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学生逐步沦为学习的机器。为初中语文教学融入更多的美,能够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创造快乐的学习过程。并且,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收获极具价值的语文知识,从中收获启发,对个人生活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与健康生活。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美”的有效策略

1.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

初中语文作为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要融入更多的美,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从而被中华民族深远的汉语言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就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重在让学生感受汉语言的旋律美,为深厚的语言文化感到自豪。于是,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诵读文章,感受美的韵律。比如,《木兰诗》开头“唧唧复唧唧”通过两个拟声词,直接模拟出织布机运作的声音,仿佛将这些文字内容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创设出生动的情境。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语言意境。比如,学生在学习“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这一段时,能够带领学生了解夸张、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同时,将其中的悲壮意境表达出来,让学生直接感受文字的感染力与表现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从而加深对汉语言文化的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文化之美

初中语文教学始终以文化为基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美,可以引领学生参与诵读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化之美,从而接受文化的熏陶。就以《论语》的教学为例,按照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文言文基础知识,再向学生讲解其中所蕴含的哲理。相对来说,这样的学习过程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取得的效果也不够理想。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学诵读活动,抛开教材上内容的限制,全面地引导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经典。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极大的扩展,能够了解到教材之外的国学知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其中摸索,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研究,理解儒家思想所传递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国学知识,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化之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

开展文学教学也属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范畴,那么,为了让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呈现更多的美感,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就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绝不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简单的故事来了解,而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于是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入多方面的教学素材,能够让学生对《水浒传》的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代入感。接着,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进入情节中来思考:“在当时的背景下为什么会诞生这样的故事?”并且要求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从中收获启发。而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完整阅读《水浒传》,感受一百零八将的英雄侠义,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品读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当中收获宝贵的财富。

4.引导学生感受情感之美

文字是人们传递情感、表达观点的一种媒介,文人墨客写下文章,往往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为初中语文教学融入更多的美,则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引导学生感受情感之美。就以《背影》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文章写作手法及结构分析只是作简单讲解,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字里行间中深厚的情感。于是,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系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父子车站别离的情境真实地还原出来,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来感悟。这时,学生不再是简单地阅读文字内容,而是能对这样的情感有更直接的接触,能够深深被这父子生活的情感所触动,深刻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情感,实现对文章的全面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让学生感受作品字里行间传递的情感,从至真的情感中感受人间挚爱。

5.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之美

文学创作也属于一种艺术形式,为初中语文课堂融入更多的美,也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全面探索,进行自由的文学创作,感受创作艺术之美。比如,在现代诗歌教学单元,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现代诗歌的艺术价值,并且从中学会一些简单的写作手法。接着,为了让学生全面探索艺术之美,则要求学生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再受到主题的限制,思维更加开阔,能够结合个人的实际生活进行诗歌创作。学生积极借助文字语言,将自己想象的情境构建出来,同时为诗歌赋予灵魂,投入真情实感,让创作的诗歌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事物。在创作之后,则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成果,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探索,积极投身到文学创作中来,深刻感受艺术之美。

为初中语文课堂融入更多的美,直接地提升了学生的主观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多彩绚丽的语文学习空间,从中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价值与内涵的研究,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融入更多的美学元素,呈现富含美感且迸发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培培.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感性与个性教学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2016,(07):39.

[2]廖海强.刍议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10.

责任编辑 周正旺

猜你喜欢

审美有效策略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