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2018-12-22巫秋珍曾欣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2期
关键词:脑卒中应用效果临床

巫秋珍 曾欣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指、上肢、下肢、肢体平衡功能情况,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指、上肢、下肢、肢体平衡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脑卒中治疗中有利于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并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1(b)-018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68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functions of fingers, upper and lower limbs and body balanc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unction scores of finger, upper limbs, lower limbs and body bal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nursing 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is good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 function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among patients is high,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trok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method; Clinic; Application effect

脑卒中,中医学称之为中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突然昏倒、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口角歪斜等[2]。脑卒中具有发病急、发展快的特点,并伴随着半身不遂、偏瘫等一系列严重的后遗症,不但危及患者的生病安全,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3]。有研究显示,90%左右的存活患者存在着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4]。因此在积极治疗抢救脑卒中患者的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也是相当重要。中医护理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特色,其护理技术不仅仅简单有效,而且护理成本不高,能够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性和自信心,并降低患者家庭负担。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方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5]: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謇涩、口舌歪斜、偏身感觉异常;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②初次发病者;③患者或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除常规护理以外还接受过其他特殊护理的患者;②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相关的严重疾病以及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③资料不全或无法配合完成治疗护理过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56~77岁,平均(64.14±2.73)岁;病程4~10个月,平均(5.11±2.24)个月;对照组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55~79岁,平均(63.82±2.46)岁;病程3~11个月,平均(5.46±2.2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安抚患者的紧张悲观心理、指导患者正确地饮食、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预防褥疮发生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特殊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脑卒中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治疗配合及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首先,鼓励家属多陪伴及开导患者,通过适合的方式,比如聊天、爱好、娱乐等,调节患者的情志;其次,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善于应用情志治疗中的五行制约法则,即“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6];最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说明与脑卒中相关的知识,缓解其对该病的困惑,使其树立治疗的自信心,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谷物等。根据不同证型,饮食可有所侧重。风痰上扰证者宜多食用大米、绿豆、山楂、豆浆等以清热化湿;痰浊阻滞证者宜多食用冬瓜、芹菜、萝卜、山楂等以理气化痰;恢复期者宜多食用木耳、莲子、山楂、大枣、红豆、桂圆等以清热滋阴、健脾和胃[7]。若患者需要喂食,则喂食过程中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适中,避免过烫或过冷,同时避免进食过快。若患者吞咽困难无法进食,则通过鼻饲喂服富有营养的流食,如米汤、肉汤、菜汤等,忌过于肥甘厚味[8]。③针灸:在患者患侧取穴,上肢选择曲池、尺泽、合谷、外关、手三里等穴位,下肢选择足三里、昆仑、阳陵泉、环跳等穴位,1次/d,30 min/次。④穴位按摩:根据患者瘫痪的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按摩。面部选择下关、地仓、太阳等穴位;上肢选择手三里、肩贞、肩井等穴位;下肢选择绝骨、风市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3 min,1次/d。同时进行捏脊护理,从而调理脏腑,加强精气,提高抵抗力。⑤中药熏洗:将舒筋活络的中药,如红花、海桐皮、桑枝、伸筋草等,煎熬成汤进行熏洗。开始温度高时宜先熏蒸,待药汤温度降至40℃左右时进行浸泡熏洗。护理人员在熏洗过程中应掌握好药汤的温度,避免烫伤现象发生。两组患者均配合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指、上肢、下肢、肢体平衡功能情况,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手指功能评分为0~10分,上肢功能评分为0~40分,下肢功能评分为0~40分,得分越高说明肢体情况越好。肢体平衡功能应用Berg平衡量表得分评价,评分为0~50分,具体项目包括坐位站起、站立坐下、无支撑站立、无支撑闭眼站立、双脚离地无靠背坐位、360°转身、单脚站立、移动等,每项根据患者完成难易程度分为0~4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恢复情况越好[9]。临床护理效果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身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质量较高;有效:患者身体功能有所恢复,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身体功能无恢复[1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问卷设置为100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总分≥90分)、满意(60分≤总分<90分)、不满意(总分<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指、上肢、下肢、肢体平衡功能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指、上肢、下肢、肢体平衡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脑卒中作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的脑血管疾病,具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即使患者存活也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11]。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的展开康复护理能够较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否则将遗留各种严重的后遗症[12]。临床上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康复作用效果一般,而中医护理方案从多方面应用多种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极大的加强了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中医护理方案是一项由中医理论指导的护理方式,具有中医学辨证论治以及整体观念等特点[13]。主要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针灸、穴位按摩和中药熏洗等几方面来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心理护理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情志来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中医辨证指导饮食可使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改善体质并防止食物相克[14]。護理过程中配合针灸可以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配合穴位按摩可改善肢体功能,调节脏腑精气;配合中药熏洗以热力及药物作用达到活血祛瘀的目的[15-16]。各方面相互配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指、上肢、下肢、肢体平衡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护理方案比常规护理方式更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身体各方面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对中医护理方案满意度较高,易于接受和配合。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身体功能恢复,并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亚男.探讨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41-42.

[2]何俐,翁迪华,刘扬.134例缺血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5,33(6):67-69.

[3]邹俊华.中医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4(23):247-248.

[4]肖利亚,曹亚芬,倪春芳,等.中医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1):78-79.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6]孙丽娜.中风中医护理[J].河北中医,2014,36(12):1885-1887.

[7]田小英,杨进平,梅海荣,等.中风病中医护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1):123-124.

[8]龚礼敏,张雅丽,蔡钰.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脑梗塞康复期)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7):601-602.

[9]肖衍虎,郭莉萍,康伟,等.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8):133-135.

[10]钟绍敏,吴斌,吴怡,等.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84-186.

[11]陈雅琴.中医护理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6):116-117.

[12]卢春玲,刘蕾,梁艳,等.中风(腦梗塞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12):95-96.

[13]张淑美,陈慧丽,屈雯,等.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8):1039-1042.

[14]王春梅.促进中风偏瘫病人康复中医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92-93.

[15]黄艳,刘晓虹.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5):118-119.

[16]杨雪,林萍,郑英梅,等.脑卒中睡眠障碍的中医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7):154-156.

(收稿日期:2018-06-14 本文编辑:任秀兰)

猜你喜欢

脑卒中应用效果临床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