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在混合式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8-12-22李艳白玉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2期
关键词:智慧教室混合教学新媒体技术

李艳 白玉峰

摘要:在各高校努力开展的线上、线下并进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中,结合以智慧教室、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通过舒适的教学环境、创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轻松课堂,丰富平台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师混合设计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混合教学;智慧教室;智能手机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151-02

数字技术、智能设备、无线網络等应用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的新多媒体技术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发展的热点,它不仅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级形态,也是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课堂教学有着革命性影响[1]。

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新媒体技术

混合式教学主要是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线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学生,并设计掌控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线上则要借助教学平台或其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线上线下相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及学习效果。

混合学习的模式主要从时间、空间、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混合,从二维层面的混合拓展到多维层面的混合。通过采用混合学习可以以学习者为中心,提高学习者元认知技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更快捷地获取学习内容,随时随地进行更大自由度的学习,提供更多入口获取学习内容、与科技日益的社会发展相匹配,在线学习部分能提高学生的ICT学习素养。

国内高校教师整体上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但是信息化应用水平高的教师还欠缺,教师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研究方面尚待进一步改进,信息化教学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等4个能力维度上具有进阶发展的正向路径关系[3]。年轻教师的信息化创新能力水平明显高于老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显著高于其他教师,理工科教师高于文科教师,重点院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研究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而高职院校教师则在信息化教学意识和项目化教学方面表现更优[3]。

2 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未来教室)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是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是一种能优化学习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

智慧教室在众多典型高校中的推广体现了其对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价值。技术丰富的智慧教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对教学强交互的需求,对推动高校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智慧教室带来的舒适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快速地融入教学氛围。将环境感知系统、情境感知系统嵌入智慧教室中,可以自动进行调整温度、光线等,通过多屏显示以降低认知负荷,营造了一个舒适自然的教学环境。

在智慧教室将平板、计算机、无线投影等各种多媒体电子设备方便地接入,引入各种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快速掌握和利用[4]。

3 智能手机

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很多课堂出现低头族,很多高校提倡无手机课堂,信号屏蔽、配备手机收纳袋等,并没有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也不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5]。与其严防死守不如因势利导,把手机作为新型教学媒体融入课堂教学,发挥手机便于携带、交互性强、资源丰富、多媒体播放等优势[6]。让学生在广泛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前提下更加自由充分地讨论,并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

将学生智能手机装变为课堂的辅助教学工具,融入课堂教学,构建智慧型电子教室,学生手机由影响课堂教学的“玩具”向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工具”转变[7]。

智能手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1)课堂讲授

相比传统投影设备受环境光线的影响和色彩亮度偏差的问题,以及学生自身视力因素,将教学内容通过广播推送到学生手机上,具有高清晰度、高亮度的显示特点,学生可将手机角度、位置任意调整,减轻学生听课的强度,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提问

学生通过手机在教学互动平台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以及发表各自不同的想法或见解,以文字形式呈现在教师端屏幕上,教师一目了然,便于进行适当的反馈,也可以自动分析,快速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借助手机完成课堂教学互动,使师生的一对一提问、一对多问答得以实现,师生交互变得更加广泛、有效[7]。

3)课堂练习

教师设计课堂在线测试,学生通过手机作答、提交,并对客观题型进行自动批阅,完成即时统计即时分析,教师可跟学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环节加以调整。

4)课堂反馈

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课堂反馈环节将本堂课的问题通过手机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汇总学生的问题情况,进行统一讲解或个别辅导,课堂信息反馈更加便捷高效。

4 其他新媒体技术的使用

1)课件的制作

在制作课件中合理使用各种工具与资源,如图片搜索工具百度识图、搜狗壁纸;PPT模板“稻壳儿”、“锐普PPT”、“我爱PPT”;PPT美化大师;图片处理工具美图秀秀;思维导图制作软件幕布,使得课件更新颖、更生动、更具趣味性。

2)教学平台的建设

在教学平台的建设中可以使用视频下载工具硕鼠;视频处理工具格式工厂等工具制作教学视频,也可以通过微课资源库将优秀微课资源导入平台。

3)教学评价

使用问卷星结合草料二维码制作问卷,通过手机扫描快速完成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获取完整有效数据。

5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对316名学生进行手机问卷调查,以评价新媒体技术在混合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从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在分析结果中,认为新媒体技术对提高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的合计均超过86.4%,说明新媒体技术融入混合式教学改革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突出自主學习,提高学习成绩,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6 影响新媒体技术使用的因素

1)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控

部分教师对智慧教室处于浅层次使用阶段,即利用智慧教室的多屏展示功能优化信息呈现,主要利用它来辅助教师的“教”,利用智慧教室支持学生的学,促进课堂互动交流,支持即时教学评价等方面较为欠缺[8]。

将智能手机引入课堂时,教师要合理、紧凑安排和设计教学设计环节,要能掌控整个课堂手机的使用情况,防止学生将手机用于他用。

2)网络环境的局限性

在基于智能手机的智慧课堂教学中,无线网络是关键条件,无线网络信号差,通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费用高会限制智慧教室的利用率,网络环境差会导致教学环节的脱节,课堂节奏被打乱影响教学效果。

3)软硬件设备的更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硬件设备的推陈出新,高校建设的智慧教室等配套设备也要随之更新,对维护及建设成本有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多样性、便捷性、灵活性在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可以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大大提升,将学生的学习动力加倍,使教学的环境得以改善,使得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8.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9):10-31.

[3] 韩锡斌,葛文双.中国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07)

[4] 张菲菲.基于智慧教室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及有效性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5)

[5] 王妍.大学生课堂上手机使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6] 徐秀珍.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融入大学课堂的学习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8)17-18.

[7] 薛胜兰.智能手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01.

[8] 蒋立兵,毛齐名,万真,沈欢.智慧教室促进高效课堂教学变革的绩效研究[J].中国电话教育,2018(6).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智慧教室混合教学新媒体技术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浅谈未来教室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