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丽娜:种一片林让鸟栖身

2018-12-22张恩泽

健康之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雕像作画落叶

⊙文/张恩泽

陈丽娜:种一片林让鸟栖身

⊙文/张恩泽

陈丽娜,笔名磁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教系,深造于中央美院,主修人物雕像和城市雕塑。曾任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名人名家走中国采风团成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荣获中国当代雕塑家、画家、诗词作家等称号。

她的许多雕塑作品艺术风格独特,彰显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新理念。90年代初,她采用泡沫材料创作雕塑,其作品栩栩如生,成为泡沫雕塑的创始人。她运用多种材料进行雕塑创作,为许多城市、企业和各界名家创作了大量雕塑作品。人物雕塑代表作品有《不老松》《种一片林让鸟栖身》等深受各界人士的极大好评。她创作的城市雕塑作品,主题突出鲜明,富有时代感,作品有《大鲜致美》《药都之韵》《海鲜之乡》《崛起》《守望松江》等,部分作品矗立于我国多个城市的核心区,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

她的笔下总有新的创作理念,她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再次创新,率先在油画布上用碳素创作了许多独特、精美的黑白艺术作品,这种绘画法填补了绘画界的空白。作品:如《宁静》《寒冬碾房》《石头屋》等数百幅作品。受到业内艺术家们的高度赞赏。2015年7月由金盾出版社推出的《黑白风景写生技法》教科书,登陆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那些人的精神面貌立刻变得鲜活起来,神采非凡。

人类雕塑的历史,应该比绘画文字的诞生还要悠久。雕塑的特点是立体形象,看起来更真实,是人们的表达精神寄托和纪念之情的物质载体。

雕塑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一代代手艺人所传承和发扬光大。雕塑的功能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各种公众场所几乎都有雕塑,主要用来展现时代精神以及一个城市的主要精神风貌,纪念当地的历史名人。由于人物雕塑的醒目直观,小巧精致,真实生动,特别适合摆放在家中,展现和张扬着主人的精神气质和人物风采,被众多成功人士所青睐。成功人士多请知名雕塑家为自己打造一尊能体现自己神采的雕像,收藏在室内,供家人和宾客观赏。

雕塑家陈丽娜曾说,自己已给近百位企业家、行业翘楚、社会名流做过雕像,大受赞扬,有人付了款后,还不顾车马劳顿千里迢迢赶到北京来当面酬谢,甚至多次邀请自己去他们家乡游玩。而且更令人咂舌的是,陈丽娜给人做雕像可以不用雕像者本人亲自到场,只需将自己的一两张照片和个人简介发给她就行。有人会说,我这照片没照好,没有体现出个人的气质。说来也就神了,不管送来的照片是丑是俊,经过陈丽娜之手,那些人的精神面貌立刻变得鲜活起来,神采非凡。比如,商人身上普遍带有一种豪爽和锐气;温文尔雅的学者眼中有坚毅和希望,流露出文人的书卷气;艺术家的个性一般比较独特。

到底是怎样的鬼斧神工使得所有经过陈丽娜之手的人物雕像立刻就焕发了活力和生机呢?陈丽娜说,她并不是照搬照雕像者本人的照片,而是想象哪一种情态更能体现雕像者本人的气质,是严肃、微笑、还是大笑呢?精通人物面部骨骼结构和情态特征的陈丽娜会调动感官,像3D动态模拟一样在大脑中对人物充分发挥合理想象,从而找到最好的切入口。所以当雕像者本人拿到雕像后,自己都会觉得诧异,然后自己对镜子笑了一笑,发现还真的特别像,那些面部的细节被合理地展现了出来。

人物雕像是个人气质神韵的凝固和浓缩。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肯定不是对现实人物面容的简单模仿。大师和工匠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打造出来的作品虽然看起来很像雕像者本人但总感觉死气沉沉,而前者则对雕像者注入灵魂和精神气质。陈丽娜之所以受到客户们的欢迎在于,她不是在造像,而是造人。虽然刻画出来的这个人手无寸铁,但是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个人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平易近人的凝聚力、胸藏文墨虚怀若谷的谦逊和笑傲群雄的气势。陈丽娜的人物雕塑,重在对人物神韵的刻画,重在画龙点睛。把这样呈现“最好的自己”的人像摆在家里或办公室,在每次的灵魂对视之中,是否会让成功人士“每日三省吾身”呢?

游心于物外,神驰八方,养浩然之气于一纸一笔之上。

我最喜欢的诗人当属田园诗人陶渊明了,孤情猛志,不流于世俗,喜静,沉醉于自然:“斯晨斯夕,言息其庐”“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今天我所要介绍的这位画家,其性情和陶渊明也极为相似。陶渊明“少学琴书,偶爱闲静”,画家陈丽娜也是如此,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雕刻绘画、写词作曲、弹琴唱歌、走访山川上了。很少有像陈丽娜那样不问世事、潜于作品的画家和雕塑人了,像这样一个国内深具实力却从没有办过一次画展、雕塑展,从网上搜索却一鳞半爪也难以搜索出来的画家、雕塑家更是少有了。

陈丽娜雕塑

陈丽娜叶绘作品

陈丽娜雕塑

陈丽娜的黑白风景画取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许多。其作品《渔家》系列、《归航》都表达了“野渡轻舟、临水而居”的恬静自如的理想生命状态。以门前的一棵冬日枣树来刻画延安枣庄,《枣庄》苍劲有力的枝条表现了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如诗如画的自然特质。《春雪》给人想象的空间更大,被铁链拴着的小舟中还堆着未融化的白雪,河边的树上依然披挂着雪花,可是春天来了,这荒废了一个冬天的小船也很快便可以启航了吧。另外,像《火山古村缩影》《深秋》《山庄》《水乡韵味》《夜色古城》这些画都显得古色生香,令人心宁生遐思。

评论家潘建设说:“在陈丽娜的黑白画中,无论是民居、小巷、塔楼,还是湖光山色、草木水石,都表现得清瑟萧冷,仿若世外桃源。于尘世众纷扰之下,心静尘落,无喜无悲,是难以做到的。陈丽娜却能游心于物外,神驰八方,养浩然之气于一纸一笔之上。她每每落笔做画之前都已胸有成竹,但有时候为了处理一幅画的局部细节,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可见她画画不是急功近利,而是自求圆满。用碳素材料做风景的人少而又少,这是因为它不仅费时费力,更是对技法的要求甚高,没有过硬的素描功底、构图常识和成年累月的习得性体验是画不成的。陈丽娜所做的人物雕塑,之所以深受广大企业家的青睐,在于她所做的人物雕像面部表情生动别致,线条自然,栩栩如生,能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心理情态,与当下中国多数人物雕塑面部结构失衡、神情空洞、与本人失真的劣作形成巨大的反差,形成了自我独特的较为成熟的艺术表现风格。”

评论家谢长安说:“自古武者养气,禅士养心,琴师养韵,豢鱼者养水,画家养墨。山海关外的漫天大雪滋养陈丽娜女士的画笔,蘸天地之灵血挥就大千世界,炼玉宇之晶盆妙呈万物众生,那份苍茫伟丽,那份冰清雪洁,那份剔透晶莹,那份傲然孤绝无不令人为之击节叹赏。大凡艺术家,倘若没有点奇思妙想,则很难突破现实世界的藩篱,凡俗思维的瓶颈。陈丽娜女士幼年时蕙质兰心,将冬季自家窗户上美妙的冰花想象成仕女、侠客、猛虎、马车、山岳、翡翠白菜、翩然美蝶、枯松倒挂、百川入海……,并将这些奇幻的图像不断排列、组合、融汇,自得其乐。这最初的画魂如一幅光灿灿的星象图,照亮日后她艺术的天空。”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常敬宇评价说,中国的油画来自西方艺术,主要由“光”和“色”来表现对象的。但在陈丽娜的彩笔下,“光”是有灵感的,“色”是有情感的。她把“光”和“色”经过巧妙的融合,便创作出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如她的巨幅油画《藏獒出征图》是她油画创作的代表作品。陈丽娜在对藏獒的创作中,大胆采用了中国画的写意传神的笔法,她刻画藏獒的形体,用笔用彩苍劲沉稳,墨韵浑厚,毛色光润绚丽,眼神锐利,气势磅礴,彰显出藏獒那种威猛如狮,忠主胜犬,藏牧民的保护神的形象,更突出了藏獒的雄浑朴拙,神韵鲜活灵动,独霸藏原的英豪气魄。

多年来陈丽娜女士博采众家,冶炉自臻。已经有了自家风度,自家气象。她新近自创的油墨画,以田园牧歌歌吟神州奇景,婉转曲折,清丽可人,百余幅画作汇为煌煌长卷,结集成书后立即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并被当做美术教材示范后人。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那些笼罩在神秘气质中的荒野、湖滨、山径、鸟道、云途,步入陈丽娜的艺术世界。

读陈丽娜的作品多了会读出这样的感觉,陈丽娜的画不仅仅是画,更是散文,小说,充满大雪芬芳的诗剧,你得用心去读,读出那些隐秘的好故事。

我们仿佛可以看见每一种色彩都在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我们平常的印象是画应该是画在纸上的,其实画的材质是无比丰富的,有人在木板上作画,有人在金属上作画,有人在墙上作画,有人在布帛上作画,有人在陶瓷上作画,有人在景泰蓝上作画,还有人在石头上作画,有人在扇子上作画……总之,可以作画的载体太多太多。其实不管在哪上面,都是可以画画的,只是画在纸上更容易携带和收藏罢了。不同的材质上面,画的风格往往是不一样的。扇子作为风雅的象征,多是画山水花鸟仕女等等;墙上画的多是宣传物,要求积极向上,或和谐或警醒等;画在陶瓷上也多是山水花鸟草木动物人物等,强调观赏的情趣。有人在贝壳上作画,巧妙利用贝壳上纹路的特点和贝壳的形状来进行构思再造,让画的精神特质与贝壳的禀性质地自然而然地叠加在了一起。

陈丽娜选择落叶作为载体来作画是出人意料的,也是具有先见之明的。落叶太过平凡,一到秋冬落得满地都是,落入泥淖之中,被人们踩在脚下肆意践踏,或是在风雨中慢慢卷曲萎缩枯烂,虽然分文不值,但历来被文人墨客们伤咏,成为悲秋必备的利器。陈丽娜随手捡来作画,既环保经济又有爱惜落叶的成分在里面。喜欢某种落叶的人们常常将其夹在书页中当成标本进行珍藏。收藏落叶是一种情怀,而在其之上画画,更能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化腐朽为神奇,它本身具有审美功能的生命从而得到了延续。

泰戈尔有诗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落叶象征着死亡,象征着青春的逝去,生命光彩的不再。当生命的养分失去,我们才发现埋藏在它体内的红、黄、棕等亮丽的色彩,往往当事物消亡时,我们才发现它如此美丽,可就是这样的鲜亮也很短暂。落叶死了,可它曾经的梦想都还在。它的梦是奇幻的,是唯美的。至少,陈丽娜她赋予了落叶这样的生命,她幻想了它们的全部,也幻想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全部,她对一切美的向往。

落叶的梦想里有白色的徽派建筑,有白色的马路,有水草丰茂,有梦境一般的参天大树,各色各样的青叶,盛开的鲜艳红花,有远山、天光云影、村庄和孤单的童年,有绿油油的大地,有满天的星星和金鱼,有河边抓耳挠腮气定神闲的水鸟,有万物归宗的家园。佛家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落叶的梦幻往往不那么清晰,而是影影绰绰,这又缩影和象征了我们平平凡凡但又如沐圣恩的一生。

每一种色彩都代表了一种生命状态,和心境的不同层次。黑色代表严肃、凝重,幽深,烟青色代表柔和、亲切、朴实和乐观,绿色代表自然、和平、生机和宁静,红色代表热烈、奔放和激情,黄色代表活跃、健康、勇敢和热情。万事万物都是有光的,有的光昏暗微弱,有的光如晨曦微露,有的光耀眼明目。色彩和光线的结合,有着生命原初体验所得的朴素宗教观。

潘建设评价说:“陈丽娜选择的烟青色来表现万物的灵气,表现那种缥缈感、敞开的空间和自由的灵魂,用黑色表现那种生命的深沉、宇宙的浩瀚以及隐藏在黑暗中无数的未知事物,用白色或绒黄色等较为明亮的色彩来表现那些闪发着灵魂光芒的显而易见的光明世界中的美好,用土黄色来表现厚重感,用绿色来表达宁静、理性和希望。当落叶上的纹理与色彩交织在一起时,我们仿佛可以看见每一种色彩都在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有的色彩在上升,有的色彩在下沉,有的色彩在漂浮,这多么像但丁《神曲》中通过对色彩和光线描绘所展现的地狱、净界山和天堂一样,既充满了死亡、迷失和煎熬,又充满了希望、洗礼和纯净。”

猜你喜欢

雕像作画落叶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青铜雕像里的故事
折段麦秆来作画
落叶
墨水作画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最后一片落叶
指纹来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