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仿古建筑造价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8-12-22郑闽敏
文/郑闽敏
保护开发古城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价值、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古城的保护开发遵循风貌保护、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总体原则,除了修缮、迁移或重建古建筑外,还包括新建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属于现代与传统建筑相结合,其造价管理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多样性。本文就仿古建筑造价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解决办法。
一、仿古建筑造价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设计图纸深度不够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影响比例为35%~75%,设计水平直接影响造价高低。目前在仿古建筑的设计中存在“三边工程”现象,在前期决策阶段没有对当地历史风貌进行详细了解、考证,勘察不到位,加上设计单位水平有限、不合理压缩设计工期等多种不利因素,造成了施工图设计失误,导致原有的规划方案落实不到位。同时一些设计单位还存在施工图缺工艺节点大样图、传统施工工艺的做法表述不详细、图纸深度不能满足算量需求等问题,导致编制预算缺乏图纸依据,容易发生争议。
此外,在实施阶段由于设计单位在前期、初步设计阶段没有与相关单位进行充分的联系沟通,引起反复修改,增加工程设计变更及签证,造成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
(二)造价编审人员水平不足
保护开发古城的项目除原建筑修缮外多数为仿古建筑,且经常选择在古城的旧址上重新仿造新建。部分造价人员由于不熟悉古建筑修缮定额、传统工艺做法及古建筑构建名称,导致定额套错或消耗量换算错误。如混淆木隔扇与直拼门的名称导致套错定额;再比如定额中上下两侧瓦片算一层,换算时有的直接按施工图算层数,而没有将图纸上下两侧的瓦片合并为一层对照定额的消耗量进行换算;遇到施工通道狭小,对于砖(砌块)瓦类、水泥石灰(膏)砂(石)类、木材类材料,在预算中未考虑人工或者双轮车转运的二次搬运费用;对于在原址重建的仿古建筑,没有预估原旧建筑的基础及周围与历史风貌相违背建筑物的拆除清理费用;对于场地受限无土方堆放点的情况,没有在预算中考虑土方随挖随运的费用。
(三)旧材料单价的不确定性
仿古建筑为增加历史沧桑感,达到建新如旧的效果,通常会采用旧砖、旧石头甚至旧瓦等旧料。旧料分收购和收集两种进货途径,收购就是去市场购买,收集就是免费从拆迁房屋上收集而来。新旧建材价格悬殊,如某项目一对旧抱鼓石询价是7万,而新抱鼓石一对询价1.9万(如图),同一规格的旧石材往往是新石材的3~4倍。旧料收购具有价格不稳定、不确定的特点,总体为卖方市场,往往价格偏高,导致材料单价暴涨,工程造价被迫增加。在旧料的使用中,需要从中甄选合格完好的旧料,因此材料的进场数量备料数量往往比新料多,同时还要存在额外的人工消耗。例如油标旧砖进场后需要剔除不合格、有破损、品相不好的砖;砌砖柱时旧游标砖四周不能有缺角,这一环节一般发生35%~50%的淘汰率;经浸泡后的游标砖需进行人工清洗去除水泥砂浆,也会发生一定的材料损耗,并产生相应的人工费用。以上损耗及增加的人工费用往往容易被忽略。
(四)定额缺漏引起的套价问题
工程定额是计算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尽管近几年定额管理机构越来越重视古建筑修缮定额的实用性及完整性,但因为古建筑的风格不同,定额无法面面俱到,在实际使用中仿古建筑工程参考使用的古建筑修缮定额仍然存在一定缺漏。例如:
1.斗拱、喜鹊尾等构件在定额中没有列出单件物品的尺寸大小,定额单位按“只”或“个”计算,但实际工程中古建筑构件不可能具备同一尺寸标准,若生搬硬套现有的预算编制标准,将导致无法准确推算定额单方消耗量。
2.因施工图构件名称、当地民间构件的习惯叫法与预算定额的子目名称不一致,导致在套定额组价中同一构件套用不同的定额子目,人材机的消耗量不同,导致单价产生差距。
3.套定额时无法找到相应子目列项换算,如闽南传统工艺斜漏沟滴水、鸡舌拱、随尾等也没有相应的定额可以套价,给预算编制造成较大的困扰。
图 抱鼓石正立面图、侧立面图、实物图
二、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前期工作、设计方面
1.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的工作是投资项目的首要环节,对投资项目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起着关键作用。在策划和决策阶段应做好前期工作,杜绝“三边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需要广泛收集使用古建筑史料文献,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2.项目设计是项目决策的实质性展现,设计单位需要研究当地的历史建筑风貌,并根据现场勘探的数据资料及业主的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人员应熟悉当地的传统工艺做法,细致编制设计图纸,深化图纸深度,满足造价编制的需求。
3.在古城旧址新建仿古建筑的不可预见因素远多于一般新建工程,建设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应在初步设计联审会中将图纸设计不详、遗漏和不合理的地方统一反馈给设计人员,力求调整后的图纸满足初步设计要求,同时优化设计方案,作为施工图的依据。通过调整设计,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减少建设单位损失。
(二)造价水平
造价人员编审仿古建筑造价时,应注意钻研古建筑修缮定额及古建筑构建名称,多到工地现场了解传统工艺做法,减少定额套错或消耗量换算错误。应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额外因素造成的费用避免各种漏算、错算。
(三)旧料管理
仿古建筑项目工程投资中,工程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大小。目前工程材料价格已基本形成市场调节的格局,因此必须按市场变化规律,对材料价格实行动态管理。建设单位应畅通材料信息渠道,向主要旧料市场聘请信息员,由材料管理员收集资料,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推广材料报价制度。施工单位应将工程各个时期的主要旧料进货渠道、时间、价格向建设单位进行通报。共同制定材料进货计划,共同认定材料单价和材料损耗率。通过以上措施加强监督和核实,防止流通环节的不规范交易,同时仿古建筑旧材料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到采购有计划、消耗有核定、回收有章法,尽可能降低材料成本。
(四)定额套价
仿古建筑建设已经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建造技术也在逐步提高,套价依据可参考的古建筑修缮定额应该准确、及时地反映这一变化。建议上级定额管理部门能采取一些措施,与各地古建筑管理、建设、施工及研究保护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机制,解决定额存在的缺漏和问题,同时应注意及时收集各方面对定额的反馈意见,定期发布一些指导信息和调整指数。一些古城建设的大型企业,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建设成果,主动编制企业定额,争取为有关部门调整预算定额提供基础资料,使古建筑修缮定额始终处于一种良性的动态管理之中,以此来指导设计、施工,提高仿古建筑的造价管理水平。
(五)其他方面
1.分清各方责任义务。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应根据合同约定区分甲乙方的风险和责任,规范管理流程,严格控制工程签证及设计变更,避免由于业主或设计方面的问题引起返工增加造价,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
2.分享数据节约成本。通过BIM技术建立5D模型应用,对不同节点的施工情况作分析,核算出施工的成本。通过对各时间节点造价信息的掌控,实现对项目的实时调整,以充分利用施工材料,节约成本,由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
3.引入全过程造价咨询。若建设方的造价人员水平不足,建议聘请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从项目前期研究和决策以及工程项目实施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涉及管理、经济和技术等各有关方面的造价咨询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仿古建筑的造价管理与一般常见工程相比,复杂程度增加,往往竣工结算价超过预算价,但并非杂乱无章,只要前期准备工作稳扎稳打,设计阶段考虑周全、依据充分,施工阶段多方协作并严把变更及签证,竣工结算资料齐全,即可解决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筑信息化管理,把BIM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同时不断修正完善定额标准。通过上述措施及办法,有助于推动整个仿古建设造价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为古城保护开发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