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兴趣
2018-12-21赵颖
赵颖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的情绪下学习,会使智力活动顺利进行,并显著提高学习效率,要使课堂能收到这种效果。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激趣这个环节。
关键词:动机;激趣;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的情绪下学习,会使智力活动顺利进行,并显著提高学习效率,要使课堂能收到这种效果。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兴致勃勃,精神饱满,强烈的求知欲和注意力,引起积极展开和丰富的想象,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师乐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都要感情充沛、精神饱满、全身心地投入,备课时要抓住重、难点及关键,针对学生素质对教材做出恰当的处理。教学内容不能太难又不能过易。太难了,学生跳一跳,摘不到桃子会感到索然无味,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过易了,学生会在熟悉的范围内“踏步走”,反复咀嚼吃过的馍,同样也会失去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到要学习的东西是自己体系中的某种缺陷时他们才会希望弥补过去的缺陷,乐于去学。并且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导入语、过渡语、小结语等教学语言。以渲染气氛,感染学生。将“师情”通过“文情”传给学生,从而唤起学生对学科的深入情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悟性和创新思维。
二、尊重学生,恢复学生在学习中的原有地位
在现行教学,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常听到一些老师说:“我布置的作业没有哪个学生敢不做的,今晚我让背哪篇课文,第二天没有一个敢不会背的,否则······”。学生在这种高压的状态下,个别学生精神恍惚,有时在半夜爬起来,声称作业还没有写完,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另外就是过去的传统教学沿袭了“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满堂灌”的模式,将备课当作背课,上课看成演戏,学生当作容器,搞“满堂灌”。以上这些做法是对学生学习兴趣乃至身心健康的严重摧残,学生已不是学习的主题,处于学习被动地位,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应该彻加以改变。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爱老师所教的科目。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忠恳的评价和鼓励,都会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增长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师尤其对调皮学生不要厌恶、嫌弃,对差生不轻视,不放弃,真挚热情,循循善诱,使之产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就会十分活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也敢于对老师的讲课作出评价,课上学生都动起来,既能弥补老师讲课中的不足,又能使每个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这种宽容、和谐的良好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充分发挥。
三、以美激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学生喜欢看到美的画面,听到优美的声音,动听的语言。因此我在课堂上以优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生动的讲解,自然的教态,得体的动作,以及精致的教具,美丽的画面等,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他们兴趣横生。比如我在上《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在新课导入时,我用谈话导入:“小朋友,老师呀是个喜欢摄影的人,这不,我最近拍了好多照片,小朋友想欣赏一下吗?”然后用多媒体展示那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再加上教师优美的语言,动听的普通话,自然的教态,更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四、巧设悬念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巧设悬念导入新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生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三十加五等于三十五”,“五十二减五十等于二”······计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学生对答如流,情绪激昂,学生思维处于高涨之时,此时教师忽然拿出“34+25”的卡片,教室中顿时鸦雀无声,全班学生有的在低头思考,有的摇头不语。在此时学生“欲求通而未及”之时,教师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五、在积极的评价中延伸情趣
戴尔.卡耐基说:“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想得到赞赏。”教师适时的激发性评价,会给学生以信心,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样的也是有学习的成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得以长久保持,从而使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适时评价,让他们在克服困难,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去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其次,当学生在发言中出现错误,教师切不可以打断,要等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后,教师先肯定学生回答的优点,在委婉的指出错误。如有些学困生回答问题很紧张,口吃得说不清楚,教师可鼓励说:“不要怕,在座的大家可能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不会才学的”。当学生的回答完全有错误时教师可说:“你的声音比上次回答更洪亮了,如果再想想,你会回答得更好”。久而久之会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也会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希望自己能再次成功,行动上会更加努力。
总之激趣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使教与学正真成为“愉快的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如能使学生的情绪受到良好的感染,通过丰富多彩的情景体验和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愿望,培养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数学教学会取得更可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