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用中草药的药理学与毒理学探讨

2018-12-21于桂玲戴欣李改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药理学稳定性

于桂玲 戴欣 李改娟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渔用中草药的药理学、毒理学以及药物稳定性的研究情况,并详细讨论了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理,以及中药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规律等内容,以期为渔用中草药新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渔用中草药;药理学;毒理学;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S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9-0262-01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以致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频繁。为了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质量和减少疾病发生,亟须开发高效且对人体无害的渔用药物,而中草药具有其他化学药物无可比拟的优点。

1 中药药理学研究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中药药理既要阐明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即中药的药效学[1];同时要阐明中药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2]。在此基础上,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以求达到指导临床进一步合理用药的目的[3]。中药药理学研究对临床的影响已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1 中药药效学研究

药物必须具有一定疗效,因而药效学研究是新药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药效学试验,可初步证实新药是否有效,明确药效的强度、范围、特点;通过与同类药的比较,了解新药的优点、特色,以及有无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4-5]。中药药效学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开展试验。试验设计应考虑中医药的特点,根据新药的主治功能,选择体内、体外2种或多种试验方法,进行主要药效研究。由于中药具有多方面的药效或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的特点,故应选择适当方法证明其疗效,并要求方法科学、操作规范、结果可靠。動物模型应首选符合中医病证的模型,选择的动物应该是健康的。

1.2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药物的效应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一种中药特别是以中药材中提取的单一化学成分的新药,在临床应用前应该努力完成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基本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不仅可以作为新药合理使用的理论依据,而且很多参数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药物的疗效。如高峰浓度、达峰时间、药时曲线下面积、吸收率、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等数据都可以成为新药评价药效的指标。如半衰期是评价药效长短的指标;药时曲线下面积是评价不同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指标。因此,主要药效学评价和药代动力学评价都是新药效价评价的内容和手段。并非所有中药都具备条件开展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但新药研究人员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使其在新药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

2 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是研究毒物对机体引起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或者说毒理学是研究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毒物与药物之间并无鸿沟,一般来说,按治疗剂量使用时为药物,而超剂量使用则为毒物。在新药研究中,毒理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机体的有害作用,阐明毒理机制,从而采取防护措施,控制剂量范围,寻找拮抗药物,以避免中毒。在新药研究中,毒理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药学及药效学研究共同构成新药基础研究的三大支柱,同时为新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可行性依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且对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故水产品质量安全与人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为了使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提高水产品质量,促进水产品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新药的研究人员更应该重视渔用药物毒理学方面的研究。

3 药物稳定性研究

中药主要来源于生物体,经过加工制成。由于药材本身的因素及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可造成药物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可分为3种变化,即生物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生物变化内在因素是指由于药材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酶以及一些不稳定成分,如黄芩中的黄芩酶、杏仁中的苦杏仁酶等。由于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遇到适宜环境条件也难以发挥其活性,使药品中的某些成分分解而降低疗效。生物变化的外在因素是指由于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霉变、腐败或其他变质。物理和化学变化主要是因为外界条件发生改变而使药物潮解,导致药物各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中药新药的开发要重视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使新药的疗效更加可靠。

4 结语

中草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是中药走向市场的关键和基础。在渔用中草药研究还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为了尽快发挥我国中草药资源的优势,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水产科技工作者就应该从基础研究抓起,针对药物的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和稳定性等方面开展研究,考虑水生动物的生理特点,研制出优质高效的水生动物疾病防治药物。

5 参考文献

[1] 刘艳辉,李改娟,祖岫杰,等.培氟沙星对淡水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药效学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4,41(1):17-20.

[2] 李改娟,刘艳辉,陈伟强,等.没食子酸对恩诺沙星在鲤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的影响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6,31(4):658-662.

[3] 李改娟,刘艳辉,戴欣,等.不同水温联合用药中恩诺沙星在鲤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报,2017,39(4):471-476.

[4] 李华,张太娥,李强.复方中草药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28(2):115-120.

[5] 黄玉柳,黄国秋.中草药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25-5727.

猜你喜欢

药理学稳定性
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独柱墩桥梁上部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布鲁纳理论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药理学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