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夷陵区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及防治措施

2018-12-21万永明崔光教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夷陵区林业有害生物分布

万永明 崔光教

摘要 介绍了宜昌市夷陵区林业有害生物松毛虫、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竹节虫等的分布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防治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以期为有效保护夷陵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区域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分布;技术防治措施;行政管理措施;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9-0148-01

宜昌市夷陵区地处三峡库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近几年,夷陵区频发松毛虫、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竹节虫等林业病虫害,危害森林资源,全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通过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能及时有效地保护夷陵区生态建设成果,尤其是有效保护好三峡工程生态安全,巩固夷陵区国家级森林城市地位,为鄂西文化旅游圈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休憩环境,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笔者长期从事林业工作,现结合自身经验和同类地区先进防治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进行总结。

1 夷陵区林地及病虫害发生概况

夷陵区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位于东经110°51′58″~111°39′30″、北纬30°32′33″~31°28′30″,东接远安、当阳、枝江,西邻秭归、兴山,南临点军区、宜都、长阳,北接保康,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全区土地总面积为335 901 hm2,其中林地面积为268 341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79.9%;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为9 124 441 m3,全区森林覆盖率为68.73%,林木绿化率为75.93%。

2017年,夷陵区各种林业有害生物全年累计发生面积为9 400 hm2,较2016年发生面积有增长。其中,松毛虫发生面积为3 300 hm2;松褐天牛为5 500 hm2,枯死树73 000株;松材线虫病疫点面积为120 hm2,病死树236株;竹节虫发生面积为400 hm2。主要害虫种类仍然为松毛虫、松褐天牛、竹节虫。

2 林业有害生物分布

2.1 松毛虫

松毛虫是夷陵区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1年发生2代,第1代危害盛期为4月下旬,第2代危害盛期在8月上旬。松毛虫主要分布在分乡镇、乐天溪镇和三斗坪镇等乡镇,发生面积约4 100 hm2。其中,轻度危害面积为700 hm2,中度危害面积为2 100 hm2,重度危害面积为1 300 hm2。

2.2 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

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分别是夷陵区松林的主要病害和虫害。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危害盛期。松褐天牛主要分布在鸦鹊岭镇、龙泉镇、分乡镇、黄花镇、雾渡河镇、三斗坪镇、乐天溪镇、太平溪镇和小溪塔街办等乡镇,发生面积约5 400 hm2。其中,轻度危害面积为1 300 hm2,中度危害面积为2 000 hm2,重度危害面积为2 100 hm2。

2.3 竹节虫

竹节虫多为杂食性昆虫,喜食壳斗科、蔷薇科、桑科、豆科等植物,不仅危害林业上的板栗、核桃、桃、李等经济树种,也危害玉米、豆类和蔬菜,是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竹节虫在夷陵区1年发生1代,4月中旬开始啃食嫩叶,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危害盛期。竹节虫主要分布在鸦鹊岭镇、龙泉镇、分乡镇、黄花镇和小溪塔街办等乡镇,发生面积约3 300 hm2。其中,轻度危害面积为1 300 hm2,中度危害面积为1 300 hm2,重度危害面积为700 hm2。

3 技术防治措施

3.1 松毛虫

3.1.1 营林措施。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进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

3.1.2 生物防治。使用白僵菌粉剂(粉炮),不仅对天敌无伤害,而且能分期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发展和蔓延。适时喷洒1 000亿个孢子/g的白僵菌粉剂7.5 kg/hm2(粉炮4个/hm2),在幼虫越冬前(11月中、下旬)和越冬后(3—4月)放菌效果最好,白僵菌粉剂与0.5%甲维盐水剂450 g/hm2和配合尿素3 750 g/hm2进行飞机防治。

3.1.3 化学防治。狠抓越冬代防治,松毛虫越冬前和越冬后是一年之中化学防治最有利的时期,此时其抗药性最差,因而用药省、效果好。超低容量喷雾可使用2.5%溴氰菊酯、20%氯氰菊酯(150 mL/hm2)。

3.2 松褐天牛

3.2.1 营林措施。人工清理病枯死木,对林地内的病枯死树、濒死树、感染木及时进行砍伐清理。对清理下来的虫害木严格进行除害处理,开展封山育林和林分改造,在采伐迹地上补栽阔叶林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定向培育混交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1-2]。

3.2.2 病枯死树清理除治。对枯死松树集中在秋冬季清除,3月底前完成除治和4月下旬以前完成疫木除害安全处置。

3.2.3 化学防治。在松褐天牛羽化盛期,利用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松褐天牛成虫,防治时间为5—7月。最好在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羽化第1个高峰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防治[3-4]。

3.3 竹节虫

3.3.1 林业防治。加强现有林抚育管理,及时间伐修枝或增加林地郁闭度和植物种类,设法营造混交林,以提高林地自控能力。

3.3.2 人工防治。3~6龄若虫和成虫有假死性,可以人工震落捕杀之,或于傍晚成虫大量下树时进行捕杀。

3.3.3 生物防治。加强保护利用天敌如鸟、蛙、螳螂、蜘蛛、蚂蚁等。越冬前后利用雨后或有露水的早、晚喷施白僵菌粉剂 15 kg/hm2。

3.3.4 化学防治。应用0.5%甲维盐粉剂或10%氯氰菊酯进行人工喷洒防治1~4龄若虫;郁闭度在0.6以上的林分,可用敌敌畏烟剂熏杀若虫及成虫。

3.4 美国白蛾

目前,夷陵区尚未发现美国白蛾入侵,主要是利用20台诱捕器和在鸦鹊岭、龙泉、小溪塔及城区设置的4个监测点进行观察监测,并加强植物检疫,严防美国白蛾入侵。

4 行政管理措施

4.1 组织管理

本着精简效能、便于管理和加强管理的原则,夷陵区成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导小组,组长由林业局局长担任,成员由资源管理科、計财科、森检站、监察等科室工作人员组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包括防治预算管理、信息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及施工管理等。

4.2 工程管理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重点项目采取招投标制和监理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工程质量等全过程负总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资金、建设工期、工程质量、生产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项目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4.3 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实行“三专一封闭”,即项目资金应设立专户、专账并由专人管理,实行封闭运行审批报账制度。编制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建立项目资金报账制度,坚持项目资金审计和监督,并不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禁止挤占、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现象。

5 参考文献

[1] 李晖,李雄耀.郴州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法评析[J].湖南林业科技,2007(5):50-52.

[2] 戴玉斌.噻虫啉药剂防治松墨天牛效果分析[J].华东森林经理,2014,28(1):23-24.

[3] 田艳,张宏,张真,等.重庆市松褐天牛引诱剂对比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2):14177-14178.

[4] 任利利.松墨天牛和天敌花绒寄甲对几种树木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夷陵区林业有害生物分布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宜昌市夷陵区公办园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局举办第二届教师素质展示活动
我为群众办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