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痰管用于新生儿肛管排气的可行性研究
2018-12-21张思梅高丽莉靳宝月李薇
张思梅 高丽莉 靳宝月 李薇
【摘要】目的:对一次性吸痰管用于新生儿肛管排气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将46例肠腔积气新生儿设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肛管排气,对实验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肛管排气,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73.9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发生肠腔积气的患儿,给予其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肛管排气,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一次性吸痰管;新生儿;肛管排气;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250-01
肠腔积气属于新生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需要及时给予患儿解除腹胀,此时一般采用肛管排气的方式给予患儿进行治疗。将70例肠腔积气新生儿设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46例肠腔积气新生儿设为研究对象,我院进行收治的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全部患儿均已经过腹部透视诊断,并且患儿家属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按照患儿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全部46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患儿。实验组患儿男性占比为60.00%,女性占比为40.00%,出生时间在4天——22天之间,平均(15.4±3.2)天,对照组患儿男性占比为62.85%,女性占比为37.15%,出生时间在3天——23天之间,平均(16.7±2.6)天。全部患儿出生时时间、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肛管排气,对实验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肛管排气,方法如下:
1.2.1 操作步骤 (1)护理人员将手术用品备齐并将其携带至床旁,对患儿的腕带内容进行核对,给予患儿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同时对患儿的腹胀程度以及臀部皮肤情况进行查看;(2)协助患儿取左侧位或仰卧位,将一次性尿垫垫至患儿臀下,将弯盘放置于便于拿取的位置,打开纸尿裤,准备石蜡油棉球、纸巾以及胶带;(3)护理人员戴好手套之后对注射器进行检查,患注射器与吸痰管的尾端进行连接,并对其是否通畅进行细致检查,之后使用石蜡油对其前端进行润滑;(4)再次对患儿的姓名以及住院号进行核对,并对患儿的医嘱进行核对;(5)使用左手将患儿的肛门分开之后,右手持吸痰管,将其轻轻插入患儿肛门,插入深度为5——7cm,并使用胶带将其固定于患儿臀部,之后将吸痰管的另一端防治与盛有清水的治疗碗中,对患儿的排气和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同时注意患儿的反应变化,如果出现排气受阻的情况,可将吸痰管进行轻微转动,并对其深浅以及尾端高度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协助患儿改变体位以及配合腹部按摩;(6)吸痰管的保留时间不可超过20min,进行治疗结束后,将末端进行反折并轻轻拔出,使用纸巾对患儿的肛门进行清洁, 如若患儿有几天未解大便的情况,可以先用开塞露通便后,再行肛管排气治疗;(7)将手套脱下,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洗手之后,对患儿的腹部情况进行观察,对其排气情况进行评估,给予其进行护臀膏的擦涂,并为其更换纸尿裤。
1.2.2 注意事项 (1)在给予患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保持动作的轻柔,避免患儿的肠粘膜发生损伤,同时注意为患儿进行保暖,避免患儿着凉;(2)进行排气的过程中需注意对患儿的反应进行观察,如果患儿病情出现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若患儿无排气情况或是排气不畅,应及时对吸痰管管位置进行调整,必要时可进行换管;(4)注意对患儿的肛门以及臀部进行护理[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儿肠腔积气情况完全消除为显效;患儿肠腔积气情况基本消除为有效;患儿肠腔积气情况未得到显著消除甚至更加严重为无效。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73.9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对发生肠腔积气的患儿进行治疗,具有操作安全的优势,因为新生儿的肛管粘膜较成人更加细嫩,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易发生损伤。在本次研究中给予患儿使用的一次性吸痰管属于无毒的医用材料,相对于常规的肛管更加柔软,给予患儿进行使用,能够产生的刺激性也相对较小[4];并且,一次性吸痰管为透明材质,更利于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儿的排气情况进行观察[5]。
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73.9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于发生肠腔积气的患儿,给予其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肛管排气,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利球.一次性吸痰管用于新生儿肛管排气30例[J].浙江临床医学,2005,(9):912.
[2] 黄祖华,陈晓铮,练小珍.一次性吸痰管在前列腺增生术后肛管排气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2):103.
[3] 杨琳.一次性吸痰管在小儿灌肠中的巧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3):25-25.
[4] 黎洪妙.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吸痰管缓解1例帕金森病老年患者腹脹的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54,56.
[5] 陈娇.一次性注射器联合吸痰管在保留灌肠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