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医集束化护理效果
2018-12-21马倩倩
马倩倩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集束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分组法将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中医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疗效、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给予中医集束化护理能优化整体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集束化护理;护理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224-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慢性劳损、腰椎退变、外伤等因素导致髓核突出,损伤纤维环、脊髓神经根[1]。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肌肉麻痹、腰骶部酸痛、活动受限等,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保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优化保守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中医集束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住院部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中男10例,女9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4.3±3.5)岁;病程0.5-11年,平均(6.5±1.7)年。对照组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4.6±3.7)岁;病程0.6-10年,平均(6.6±1.6)年;两组患者病程、性别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做好用药、环境、饮食护理,开通静脉补液通道。加强巡视,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组采用中医集束化护理:(1)健康教育 给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可以让患者对疾病有大体的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告知患者不要久坐、搬动重物、驼背,为患者示范正确的活动方法、坐姿。(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多鼓励、安慰、关心患者,通过音乐疗法、散步、倾诉法等放松疗法转移不良情绪。家属全面支持患者,提升患者的安全感,提高配合度。(3)康复训练 引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如腹部收缩训练、燕飞、直腿抬高训练等,提高腰椎稳定性,增强腰腹部肌力。(4)环境护理 为患者提供安静、卫生的病房环境,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布局合理。温度湿度适宜,经常开窗通气,保持空气清新。告知患者注意腰部保暖,睡硬床板,睡觉时屈髋屈膝,减轻对腰椎的压迫。(5)中药外敷 患者取舒适体位,将药酒、药膏或中药药包放置于腰部疼痛部位,热敷20min,1次/d。(6)火罐 患者取俯卧位,将润滑油涂抹于腰背部,对腰背部两侧闪罐3次,对痛敏点进闪罐、走罐、留罐,每隔3d治疗一次,每次治疗30min,适用于气滞血瘀患者。(7)耳穴压豆 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耳穴上的神门、肝、腰、肾穴、交感、皮质下处,并通过按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反应,每日按压2次,3-4天更换一次,适合肾虚患者。(8)针灸 针灸穴位包括阳陵泉、昆仑、委中、肾俞、命门、气海、腰俞、承扶、腰阳关等,每次选4-5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5次/周。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腰部活动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腰部活动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0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癥属于慢性退行性病变,病程漫长,患者有腰腿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给患者身心造成了巨大的痛苦[2]。保守治疗对机体无创伤、安全、无毒副作用,是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本文观察结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住院时间为(6.3±1.9)d,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2±2.4)分,说明中医集束化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治方案等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需要长期治疗,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坚定康复信心[3]。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良好的环境对身体有益,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住院环境,给予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心情愉悦,加速康复进程。针灸、耳穴压豆、拔罐、中药外敷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具有舒经通络、补益肝肾、活血祛瘀、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的功效,有利于改善腰背部血液循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医集束化护理将集束化理念、中医技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优化了治疗效果,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明巍,陈蕾,梁伍今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医集束化护理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6):966-968.
[2] 丁凯雯,许翠萍,乔建红等.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4):628-630.
[3] 祝英,刘碧云,杨秀峰等.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J].蛇志,2017,29(4):52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