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锻炼行为干预护理模式在老年创伤患者护理康复中的应用

2018-12-21朱秋红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

朱秋红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锻炼行为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老年创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的120例老年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2-81)岁,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老年创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老年创伤患者采用锻炼行为干预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的康复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老年创伤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預模式下的康复效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对老年创伤患者采用锻炼行为干预护理模式的康复效果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锻炼行为干预护理模式;老年创伤患者;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096-01

创伤一般是由机械因素引起的,对人体的组织或者器官等造成损伤。虽然现在处于和平时期,然而创伤的发生率也相当之高,伤情可以较轻也可以复杂且严重[1]。创伤的局部表现局部表现可能由肿胀、疼痛或者骨折移位以及功能障碍等,严重的可导致全身反应,甚至大出血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创伤一直是之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据国家统计发布计,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15%,约2.22亿,并且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7.5%,约2.48亿。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命安全受到创伤的威胁,并且在60岁以上人群中,创伤是第五大导致死亡的原因[2]。虽然如今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生活内容也更加丰富,然而老年人接触到交通意外、跌落等创伤风险也越来越高。创伤的分类主要有交通伤、坠落伤、机械伤、锐器伤、跌伤以及火器伤等,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为交通伤、坠落伤以及跌伤等。造成交通伤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反应迟钝,听力以及视力较常人有所降低,所以在马路上行走时不能及时观察到各种突发情况从而导致车祸的发生,并且交通伤对于老年人往往时致命的。坠落伤以及跌伤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不协调以及手脚不灵活,部分老年人会有突发性的晕厥、低血糖、贫血、缺氧、脑血流骤减以及下肢无力等,一旦遇到地势复杂的情况,很容易跌伤,加之老年人常常患有骨质疏松症,多以一旦跌伤大多数情况会造成骨折,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按创伤的类型分类,有骨与关节损伤、颅脑损伤、胸部损伤以及腹部损伤等[3-5]。其中骨与关节的损伤最常见,有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及脊柱骨折等,此类损伤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且恢复时间较长,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相同条件下,老年人因合并慢性病、体力和脑力的衰退以及生理储备的下降,老年创伤会有不同的表现,并且其创伤致死率是青年人的6倍。老年人受伤之后,有额外的以及其特有的危险因素,所以老年人的处境更加危险。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老年创伤患者的特殊性考虑不周到,有时护理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对于老年创伤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康复效果十分重要。我院对老年创伤患者采取锻炼行为干预护理模式,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的120例老年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2-81岁,其中男68例,女5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62-78岁,平均(70.1±1.9)岁;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5-81岁,平均(71.9±2.1)岁。纳入标准为:符合临床上诊断标准的创伤患者包括骨与关节的损伤排除标准为:肝肾等主要脏器患有疾病;严重并发症患者;有精神病史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老年创伤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定期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检查,按时服用药物,定期清理伤口等。

研究组老年创伤患者采取锻炼行为干预护理模式[6]。首先询问患者的健康史,其中应该重点评估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患者的活动运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以及安全情况,心理状况,感官功能、休息与睡眠情况等[7]。根据护理评估情况,针对患者的不同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锻炼行为干预护理计划。患者在术后或者在接受治疗时应到保持伤口的情节,适当固定并抬高伤肢等,定期更换药物。在患者接受治疗或者手术后(3-4)周,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在病床周围适当下床活动,但必须在有医护人员以及保护装置的情况下进行。护理人员以及家属应有意识地按照循序渐近的原则锻炼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己洗漱、进食以及穿衣等[8-9]。患者卧床时,应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肌肉按摩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在患者接受术后两到三个月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可以适当进行室外锻炼,但需要注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并且患者的受伤部位切勿负重锻炼。在患者的活动能力基本恢复之后,可以适当指导患者进行运动,但是运动应当主要以慢跑、打太极以及广场舞之类舒缓的运动为主,并且应当在家属陪同下长期坚持,切勿进行剧烈运动。术后康复训练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微循环。对老年患者采取锻炼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时还应当辅以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大,住院后往往会有抑郁焦虑等情绪,所以医护人员应当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排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患者的自信。同时还应当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家属的信任,有利于治疗和护理措施的进一步开展,还可以减少医患纠纷[10]。在饮食方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能量的消耗等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以达到摄入能量和消耗达到平衡。患者在康复期间对营养的需求较高,所以应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钙质以及有利于伤口回复的食物。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往往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差,所以尽量少摄入脂肪防止高血脂等并发症。患者在出院后应当定期进行复诊,以便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锻炼行为护理干预计划。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用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对比标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级方面,护理干预3个月之后使用36条目健康量表(SF-36)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方面,每个方面的满分为100分,其中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对比两组患者35条目健康量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发现,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3 讨论

来越多的老年人生命安全受到创伤的威胁,在60歲以上人群中,创伤是第五大导致死亡的原因。老年创伤往往伴有较多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病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胃肠道淤血、长期卧床休息还有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且由于老年人的代谢能力较差,体征表现也不如年轻人那么明显,而且往往伴有慢性疾病,所以在进行诊断时很容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抵抗力以及应激反应能力均降低,对于手术耐受能力也相对较差,所以老年创伤的并且发展相较于青壮年往往恶化较快[11]。所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而锻炼行为干预护理模式考虑到老年创伤患者的特殊情况,针对患者的不同状况制定针对性的锻炼行为护理干预计划。从被动锻炼以及主动锻炼两方面进行护理,患者在卧床不便活动时对其进行适当的按摩,在患者部分恢复活动能力后在有保护的情况下适当锻炼,出院后患者长期坚持舒缓的康复训练,同时辅以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创伤患者康复效果[12]。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和66.7%,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患者几首锻炼行为干预护理模式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创伤患者采用锻炼行为干预护理模式的康复效果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红梅,李温霞,杨扬.优质护理服务对OPCABG病人术前焦虑和术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4):1755-1756.

[2] 孙慧.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压疮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107,2(2):67-68.

[3] 茹长英,郑超华,张艳茹,等.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6):406.

[4] 陈琼芳,张海玲.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7):1354-1355.

[5] 刘喜,董艺.分析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12):231-232.

[6] 陈雪峰,郑桑,梁美丽,等.中医辨证施护在骨科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4):1672-1674.

[7] 吕永红.优质护理服务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3):143-144.

[8] 蒋娟.疼痛护理小组在四肢创伤骨折病人急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22):2171-2172.

[9] 冯艳,赵芳芳,蘧明月.优质护理服务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8):96-97.

[10] 孔燕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今日健康, 2016, 15 (6) :260-261.

[11] 许雪凤. 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9(15): 222-223.

[12] 张春艳.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 (23) :151-153.

猜你喜欢

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