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2018-12-21陈静
陈静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8例甲状腺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4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063-01
甲状腺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该病病程比较缓慢,患者通常会由于不适或无任何症状被发现颈部肿物,多数为单发,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比较光滑。通常无压痛,部分患者由于瘤内出血瘤体会出现突然增大,会伴随胀痛[1]。部分甲状腺瘤可能会出现癌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需要对该病加以重视。针对该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对患侧鲜叶切除。在手术治疗期间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便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在本次研究中,对68例甲状腺瘤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68例甲狀腺瘤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4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在37-75岁之间,平均为(56.3±3.6)岁。病程为1-7年,平均为(3.7±0.8)年。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在38-76岁之间,平均为(57.2±3.7)岁。病程为1-8年,平均为(3.9±0.9)年。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向患者与家属讲解病情,告知注意事项,给予术前指导,术后需要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入院第一天 需要由护理人员专门向患者讲解医院环境、设施与作息时间等,让患者熟悉环境。并指导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介绍主治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入院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护理流程进行详细讲解,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并引导患者进行入院体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其不良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以便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确保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2)入院第二天 需要向患者讲解该病的相关内容,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效果、注意事项等,需要对甲状腺瘤手术的流程进行讲解,对手术治疗的优缺点与必要性进行详细讲解,让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指导患者做好体位准备工作,确保胸骨、气管、下颌在一条水平线上。术前需要告知患者禁烟禁酒,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食物,在术前12小时禁食,在术前8小时禁饮。并对患者进行抗生素过敏试验,告知家属安慰与鼓励缓解,缓解紧张心理。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按时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
(3)手术当天 需要在手术当天早晨检查生命体征,准备各种手术器械与设备等,建立与保持两条及以上静脉通道,确保通畅性。并对手术环境进行讲解,陪伴在患者身边,对手术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耐心解答患者疑问,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在手术期间需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及时配合医生手术。
(4)术后第一天 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现象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取患者半卧位,指导患者深呼吸正确的咳嗽方式。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告知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对呼吸道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雾化吸入治疗。
(5)术后第二天 需要指导患者吞咽,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需要适当的给予流质饮食,病情稳定后转为半流质与普食,饮食需要清淡易消化为主,及时补充营养,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并给予患者运动指导,可以对头部与颈部活动给予指导,每天维持20min左右的运动练习。并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
(6)出院指导 对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有效的出院指导,在出院后需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确保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需要告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康复的重要性,需要放松心情,定期复诊,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入院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需要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与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疗效标准中,显效:患者肿瘤完全清楚,症状消失。有效:患者肿瘤清楚,症状显著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变。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4±0.9)d,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8±1.7)d,并发症发生率为23.5%(8/3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上甲状腺瘤属于常见病,该病的病因还不明确,大多数认为与遗传因素、射线照射、TSH过度刺激等有关,该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3]。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确保良好的预后。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该病患者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护理模式主要是由时间作为横轴,对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指导,根据护理路径表来执行护理工作,能够促使护理工作有序开展,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足与缺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确保护理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与计划性,其主要护理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治疗恢复期间可以尽快康复,为患者提供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亚娟,韩素霞.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患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3,12(23):227-228.
[2] 杨锐.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02):124-125.
[3] 谢哲华,曾洪财.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7(12):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