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12-21郑润枝
郑润枝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104例进行分析,采取分组的形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其中行常规护理的5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行程序化护理的5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8%、96.15%,对照组的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8.46%、84.62%,两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脑出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037-01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发生原因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具有密切关系。脑出血患者往往因为情绪激动、费劲用力而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较高,患者就算是抢救过来,也会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与认知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针对脑出血患者采取了程序化护理,该护理模式以护理流程管理为核心,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对治疗脑出血有良好的效果[2]。本文采取分组的方式比较常规护理与程序化护理治疗脑出血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本院选取的10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有52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8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65.1±3.0)岁;实验组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患者最小年龄为50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64.9±2.8)岁。104例患者入院经过检查,确诊有53例患者为壳核出血、33例为脑叶出血、剩余18例为丘脑出血。两组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可以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脑出血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生命体征、药物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实验组的脑出血患者接受程序化护理,方法包括:(1)组成护理小组:首先选取科室主任、主治医生、护士长、护理护士组成医护小组。(2)制定护理流程表: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制定有效的护理流程表。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标准,全面掌握有关脑出血的护理知识与理论知识,并制定全面化、规范化的护理操作流程。(3)明确护理目标:脑出血患者的每个发病阶段有所不同,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目标,在确定总体目标前,先实现小目标:①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为了预防患者出现脑缺氧的情况,要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②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③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④保持患者血压在正常水平,预防血压升高再次造成脑出血,危害患者生命。⑤注意饮食,脑出血患者多数是处在昏迷的状态下,护士要给患者食用流质食物,保证营养供给。(4)护理措施:护士要严格按照流程表将各项护理工作进行落实,包含观察生命体征、心理疏导、用药护理、康复指导以及注意事项等,如果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病情出现变化,护士需要对患者重新进行评估,调整护理方案。
1.3 疗效判定[3]
所有脑出血患者护理后,护士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显效: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恢复正常,日常活动不受限制;有效: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基本恢复,但是日常活动受到限制;无效: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未恢复,无法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均用计数资料(%)的方式表示,用X2检验,显著水平a=0.05。
2 结果
2.1 两组脑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后,有效率占98.08%,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后,有效率占88.46%,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4.829,P<0.05),说明程序化护理对治疗脑出血患者效果更为理想。见下表1。
2.2 两组脑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程序化护理的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84.62%,数据显示后者低于前者,差异具有显著性(X2=4.983,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将会有生命危险,据相关调查显示,患者发病后还会出现昏迷、运动功能障碍、失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3]。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推广,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程序化护理具有很高的规范性,首先通过制定护理流程表,明确护理目标,然后再根据流程表实施护理措施,将各项护理工作全面落实,不仅增强了治疗的效果,而且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4]。
本文实验组患者行程序化护理,患者的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程序化护理通过规范性的护理流程,不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李爱萍.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7):184-185.
[2] 王海霞.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269-270.
[3] 侯萍.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4):204-205.
[4] 孟繁伟.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0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