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山县乡村民宿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2018-12-21何芸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秀山民宿旅游

何芸

目前,国家在政策上鼓励住宿分享经济的发展,以降低闲置住房存量,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民宿因此得以飞速发展,民宿是农家乐的升级版本,发展乡村民宿逐步成为乡村旅游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扶贫的重要抓手,在引导返乡就业、城市资本下乡、提升乡村环境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对促进城乡互动、农村治理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在秀山县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川河盖、洪安、大溪和清溪等为代表的民宿经济势必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应客观认知秀山民宿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积极探索一条“民宿共建、产业共融、利益共享和多方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

一、秀山乡村民宿发展态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各行业的营销成本得以有效较低,非标准住宿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民宿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一类。在国内,民宿最早兴起于台湾,大陆地区民宿起步较晚,截至2016年9月,大陆地区民宿客栈在去哪儿网注册量总数48 070家。近年来,民宿成为旅游经济新“风口”,《2018年重庆上半年旅游大数据报告》提取的途家全平台数据指出,上半年重庆民宿收入排名全国第七,是去年同期收入的3.7倍。

对于秀山县来说,其乡村民宿旅游起步较晚,大多乡镇村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宿,而冠有民宿头衔的乡镇村也大多是在经营农家乐或乡村旅游接待户。随着近几年秀山旅游的迅速发展,类似这样的民宿数量迅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8年5月,全县培育星级农家乐45家,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444户。笔者对县内川河盖、洪安、大溪、清溪、梅江以及隘口的太阳山等几个重点乡村旅游区域进行调研,初步统计,截至2017年7月,已建成具有一定休闲观光功能的乡村旅游接待户124户。从2007年开始建设,每年新增数量很少,在2012年迅速增加了33户,2014年数量最高,新增59户。乡村民宿可以有效利用的空置房屋,以乡村为背景,为游客提供住宿为主的旅游休闲度假服务,在秀山全域旅游发展大背景下,将逐步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又一主力军(见图1)。

图1 乡村旅游接待户每年新增情况统计图

二、秀山乡村民宿发展的机遇

(一)各级重视支持民宿发展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等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7年我国正式出台民宿标准,认可了旅游民宿行业的存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乡村民宿发展制度红利开始释放。2017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积极发展休闲农庄、乡村民宿等多种业态的旅游产品,丰富全域旅游产品。同年,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乡村民宿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明确了乡村民宿定义、质量等级划分、基础要求等内容。2018年,秀山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优化旅游饭店结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民宿客栈及度假村等。随后召开秀山县旅游大会,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秀山乡村民宿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二)乡村民宿可以满足目前休闲度假市场的需求

我国旅游业迈入大众消费阶段,居民消费需求及方式呈现较大转变。2015年重庆市人均GDP已超过8 000美元,休闲度假的多元化需求显著增强,近几年秀山县人均GDP同样快速增长,2017年人均GDP已超过5 000美元,居民的休闲消费比重逐步增加,旅游需求也随之细分、升级,个性化、高端化需求明显增加,在地体验、非标准化产品等逐步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选择,民宿恰好满足这种需求新趋势。

(三)乡村民宿使旧民居、老房子具有新的生命力

秀山的清溪场镇大寨村、洪安镇猛董村大沟组、钟灵镇凯保村陈家坝和海洋乡岩院村等传统村落基本保持着原生态风貌,民居风格以极具特色的土家吊脚楼和苗寨木屋为主。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高山、梯田、竹林和湖泊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养生、运动和观光等旅游项目。尤其针对有一定特色、保留着历史生活气息的老房子,在目前居住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若将其活化利用成民宿、茶舍、咖啡馆等,可以在使其得到保护和利用的同时,也使房屋业主能从中获益。

(四)乡村民宿逐渐成为城镇化浪潮下年轻人的主流选择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国内某些移动在线住宿预订平台中民宿客栈的预订用户有50.7%在26~35歲之间,38%在18~25岁,主要集中在年轻一代。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开始向往乡村的慢生活。民风淳朴的农村、传统的乡土文化,给人带来回归自然的“土壤”,能满足游客对城市生活的反思以及沉浸乡村田园农家生活的向往。

(五)发展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旅游成为扶贫和富民新渠道。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7亿人次,综合收入510亿元。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推出的《重庆民宿地图》显示,各种精品民宿主要分布在主城周边,而包括秀山在内的渝东南区域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借助乡村民宿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等优势,增加消费、就业,发展经济,改善农村面貌,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创新的重要推手。民宿经营管理者可以是返乡创业者,也可以是精英人群,基于返乡与乡建思潮,这样既可以让怀着乡愁的高知群体找到用武之地,又可以满足当代人期盼乡村复兴的愿望。

三、秀山乡村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秀山乡村民宿发展缓慢,起点较低。旅游设施较为简陋,已建成的农家乐及乡村旅游接待户中,能满足民宿标准的屈指可数,且其档次较低,资源配套和游客需求不成正比。比如,部分村庄道路改造还需要进一步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使得宅间路更加通畅。很多地方缺少停车场、公共厕所、标志系统等配套设施。较为偏远的村落,受地理、空间等限制,人们的手机信号较弱,影响了当地乡村民宿的发展。

(二)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引导

由于秀山乡村民宿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缺乏专业设计,建筑形式较为单一,功能空间过于单调,管理运营随意性大,品质不高,所以越来越多的农家乐或接待户,尤其是正在开发的部分景区景点附近道路沿线处农家乐或接待户,出现乡村环境破坏、风貌丢失、产品雷同等问题。个别地方为给游客提供良好的观景点,随意建设相关设施,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另外,由于缺乏前瞻性、整体性的规划引导,所以那些分散的农家乐或接待户很难形成类似于川河盖旅游度假区所形成的品牌效应。以上这些都是乡村民宿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缺乏一定的当地文化内涵

秀山大部分乡村民宿还处于较为粗放的自发式发展模式,除了部分民宿外观上体现了土家族、苗族元素外,对于农家生活文化内涵方面的体现少之又少,且很多民宿的外观与内部设置雷同问题严重。因为民宿是面向小众市场,所以经营者只有坚持自己的方向,才能有所突出,实现差异化发展。事实上,很多乡村旅游者入住民宿,是为了体验当地文化,感受从经营者身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影响。所以,经营者应具备较好的理念和态度,不断挖掘文化、突出特色、体现价值。

(四)经营者服务意识、市场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由于专业的策划、运营、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多数经营者又较为关注硬件,对服务质量的关注度不高,所以导致出现了盲目投入、资源浪费、经营不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民宿发展。另外,服务者大部分是当地村民,其服务意识不强,尤其是个人卫生习惯等不能完全被游客接受。因此,总体上经营者需要在特色创新、服务理念、经营策略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四、促进秀山乡村民宿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发展乡村民宿,需要进一步完善“内畅外联”的旅游交通体系,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集散咨询体系为支撑。需要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补充完善停车场、标志系统等设施。积极推进建成民宿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涉旅数据信息达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进一步完善电力、供水、污水、燃气和垃圾处置等配套设施。

(二)科学编制民宿布局规划

客观评估乡村民宿发展的合适地区和集聚点,科学规划并配置相关的公共设施与服务,杜绝“遍地开花”,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尊重当地自然及人文环境,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内容,制定出目标明确、定位科学、布局合理和特色鲜明的民宿规划。要善用民居资源,对其进行适当保留与改造,融入山水特色,充分挖掘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以满足游客多层次的住宿需求。比如:梅江、宋农的民宿,可以依托民族村和土王庙,融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元素。而古镇和特色村寨周边民宿,则可以保护传统建筑、弘扬历史文化,让游客体验到具有当地文化特色且多样化的民宿生活。

(三)提升民宿的文化内涵

加大花灯、民歌、书法和农耕等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整理、保护、开发力度。满足游客“重个性、慢生活、深体验”的需求,注重培育民宿经营的特色,形成乡土文化品牌,使游客能感受到其特色所在。比如:洪安边城可以围绕与世无争、山水灵动或心灵净地的边城文化打造一批乡村民宿客栈;清溪大寨可以结合土家大寨文化,打造体现乡村农事的节气主题民宿,以四季为线索打造“春之谷雨”“夏之芒种”“秋之白露”“冬之小雪”等特色乡村民宿;洪安、峨溶、钟灵和兴隆坳农业园区依托现有茶叶基地,形成可进入性的观光茶园,建设炒茶屋、品茶居、贩茶亭等公共空间,融入茶文化,围绕山客茶舍打造乡村民宿,使游客置身满山翠绿间;另外还可以围绕农耕文化、巫傩文化、土家的酒文化、古寨传说以及哭嫁歌、打闹台等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将极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展示出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体验秀山的民俗风情。

(四)加强资源环境的保護

好的资源环境是核心吸引力,一旦环境遭到破坏,那么乡村民宿就是空谈。所以应加强资源生态保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加大民宿周边环境的改善力度,开展洁化、绿化、亮化和美化行动,尤其是在道路和公共设施方面,要塑造乡村民宿干净、卫生的形象。

(五)加强人才引进,加大经营管理者培训

民宿业者的水平高低是决定经营能否成功的第一因素,所以应加快建立完善城乡人才交流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创投人才、返乡青年、高校毕业生等参与乡村民宿的创业投资,探索科学合理的模式,让“新农人”和“农创客”成为振兴乡村的生力军。此外,还要注重对乡村民宿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增强其服务技能,促进全县乡村民宿服务水平得以整体提升,树立友善好客的旅游服务形象,从而提高游客满意度。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县旅游局)

猜你喜欢

秀山民宿旅游
孪生院子民宿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秀山花灯
雪花
重庆秀山高台花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