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的规划与建设探究
2018-12-21王晓东
王晓东
(国网浙江义乌市供电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22000)
0 引言
智能电网建设推动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热潮,智能变电站技术含量高、对设备可靠性要求高,给其自身的规划与建设带来了新的命题。智能变电站体系复杂,内部各类一次和二次设备众多,有必要探究智能变电站的详细规划与建设技术,以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
1 智能变电站及其架构概述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代表,近年来,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智能变电站遍地开花。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特征在于信息化和自动化,其内部众多的电气设备网络互联,信息能够互操作,能够基于一个友好、互操作、共享的信息网络实时交换站内信息。
图1为一个典型的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架构,其中,三层是指过程层、站控层、间隔层,具体如下:
1.1 过程层
过程层主要是智能变电站内的各个设备,包括各类设备:光电式互感器、智能开关装置、各类中间通信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过程层用于变电站内的信息采集与控制,以及各类命令的执行。
1.2 站控层
站控层是整个变电站的灵魂与控制中心,也是变电站的管理中枢,主要实现各类控制信息、通信信息交换以及网络对时功能,完成站内的状态交换,并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实现闭锁、跳闸等功能。
1.3 间隔层
作为三层之间的联系层和过渡层,间隔层主要是指各类二次设备,这一层主要包括各类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相应的测控仪表等,来实现保护智能变电站运行安全的功能。
2 智能变电站的规划与建设
智能变电站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包括建设成本、规划选址、拆迁成本、周边环境等,综合各类因素后才能进入实施阶段。目前,智能站建设最常用采用的是紧凑型,以最大化地进行信息的共享与整合,可以从变电站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网络化等方面考虑。
2.1 智能变电站电气一次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一次设备与常规一次设备有所区别,以光电式、光纤为主,智能变电站对电气一次的要求比常规变电站高,同时所需造价更高。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电气一次的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满足智能化设备、智能组件等与电气一次的集成化,并进行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排布、环境的综合评估,实现智能变电站智能化、集成化、一体化的需求。
图1 智能变电站的三层架构
以某110 kV智能变电站为例,该变电站采用内桥接线,采用中性点接线方式,综合考虑到智能变电站的设计需求和标准,采用了双层配电方式,站内直接接入110 kV电源,并实现无人值守情况下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次设备方面,变压器安放和布置在变电站外,变电站一层设计了电容器组、低压配电室、接地变室,二层设计了地理信息系统,并在整个变电站内布置了设备搬运与安装通道。
2.2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
进行电气二次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共享性和唯一性的双重原则。首先,共享性的问题,各类电气二次设备不应该进行数据重复采集,同时,智能变电站内部各类电气二次设备应该信息共享,并基于相同的通信规约,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此外,唯一性,所有的信号和出口均为一对一设计和规划,不可进行重复规划设计。
二次设备厂家众多、分类众多,在站内需要进行组屏,需要注意以下原则:适宜采用集中布置的原则,适当进行组合和优化,确立合适的组屏方案;如果应用了户内配电,则配电现场应该安装相应的保护和测控装置,进行就地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现行的《110(66)~220 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虽然在三层两网上没有差异,但现行规范出台较晚,不少条款在设计规范上与实际建设存在差异,在进行变电站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
2.3 智能变电站网络化控制
以某110 kV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网络化为例,站内二次组网集合了站控层相关设备、间隔层各类保护与测控设备,根据“四网合一、三层一网”的原则,将其变电站事件(GOOSE)报文、制造报文规范(MMS)报文、IEEE.1588对时报文、采样测量值(SMV)报文同网传输,这种通信方式极大地便利了站间设备的网络化,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化变电站整站网络结构
此外,除了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网络通信以外,还需要考虑智能变电站内部其他组件,如智能化状态监测、合并单元、故障录波装置等的规划和布置,以最终构成智能变电站内部立体、闭环、互动的站间设备环境。
3 结语
智能变电站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区域电网发展规划、负荷分布、技术水平、用地安排等多项环节,同时变电站内各类电气一次和电气二次设备众多,如何有效规划和建设,实现全站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网络通信高效工作,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依然是智能变电站规划与建设技术未来发展的探索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