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毒性浓度对金鱼养殖的研究实验
2018-12-21张贝叶赵晶晶高荣封宏哲
张贝叶 赵晶晶 高荣 封宏哲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沧州 061100)
金鱼(由鲫鱼改良而成的观赏鱼类的统称)易于饲养,能美化环境,很受人们的喜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观赏鱼。但是饲养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损失。金鱼感染小瓜虫严重时,鱼的全身皮肤和鱼鳍都会布满白点并被白色黏液覆盖。患水霉病鱼体表面会长有白色或者灰黑色的绒毛状或线状物质。福尔马林是40%左右甲醛的水溶液,具刺激性气味,有凝固蛋白质作用,能抑制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和浮游生物,可治疗多种常见鱼病[1]。本文研究甲醛对金鱼的急性毒性作用,通过获得的数据求得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可为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参考资料,通过观察的毒性症状可为临床检测毒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鱼
所用金鱼为实验室养殖的草种鱼,体形近似鲫鱼,身体侧扁呈纺锤形,有背鳍,胸鳍呈三角形,长而尖。野性略存,实验过程中对药物有跳缸的可能。挑选健康且状态一致的金鱼进行一周的驯养[2]。
1.2 实验药物
甲醛(分析纯)。
1.3 实验工具
若干个容量、颜色相同的塑料盆、塑料桶,移液管、洗耳球、玻璃棒、镊子、电子秤、大小烧杯、温度计若干、精密pH试纸、标签纸。
1.4 实验条件
每个盆中为4L曝气3d的自来水,水温:18℃,pH:7,溶解氧控制在5mg/L以上。
1.5 实验方法
实验开始前随机选取10条健康、状态相近的金鱼,进行体长、体重的测量与记录,得出均值。
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进行为期2d的预实验,根据预实验结果确定正式实验浓度范围。预实验浓度范围通过参考相关急性毒性实验文献确定[3],共设置6个梯度组(15ppm、20ppm、25ppm、30ppm、40ppm和50ppm)和1个对照组,正式实验的药物浓度按照等对数间距计算,均设置2个重复的平行实验,做好标签标记。
实验药液每24h更新一次,防止药物降解,实验期间观察水质状态和实验鱼的游泳状态、呼吸、体表黏液等表征并记录,同时记录每个组别实验鱼的死亡时间及数量。通过半对数坐标和直线内插法求得甲醛对金鱼的半致死浓度(LC50),进而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安全浓度。实验期间不投饵。
半致死浓度计算公式(改进寇氏法):
LC50=lg-1[Xm-i(∑p-0.5)]
其中:
Xm:最大剂量对数;
p:各组死亡率;
i:相邻两剂量比值(高剂量为分子)的对数。
安全浓度计算公式[4]:
2 实验结果
经计算得:实验鱼平均体长:4.72cm,平均质量:3.77g。
由表1预实验观察结果可以得出:正式实验浓度梯度可将范围选择在20~40mg/L。
表1 预实验观察结果
正式实验预备设计6个浓度梯度,药物浓度按照等对数间距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正式实验观察结果
经计算,甲醛在24h、48h、96h的半致死浓度见表3。
表3 甲醛毒性实验结果
甲醛浓度为40mg/L时,15min之后实验鱼开始有浮头现象,2h后有明显体表黏液,对刺激反应迟钝,游动偏向一侧,或有明显跳缸现象,3h时开始出现死亡,24h死亡率为100%。甲醛浓度为20mg/L时,96h内未出现死亡情况。
在甲醛浓度为22.98mg/L以及20mg/L的组别中,9h内未出现不适应的反应。甲醛会消耗水中氧气并且损害鱼鳃组织,刺激分泌黏液阻塞呼吸甚至对鳃部造成腐蚀,同时会刺激鱼的黏液、表皮蛋白质凝固。实验鱼在不同浓度上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甲醛在浓度较高时对金鱼的生命活动表现出抑制作用,实验鱼的呼吸、摆尾频率降低;在浓度较低时实验鱼的呼吸、摆尾频率明显加快,表现出对药物的毒性及改变环境的抵抗。
3 讨论
甲醛的安全浓度是7.94mg/L,在实际使用时对浓度要求很小、时间短不易把控,因此不适合大范围池塘泼洒,可适当浓度浸浴来治疗鱼病。使用时注意,不同的条件时金鱼对甲醛的耐受性可能不同,如果不确定适用量时可以低浓度试用,观察鱼的反应,如发现呼吸频率、摆尾频率出现明显变化,需及时将其转移到无药物添加的水中,以免发生进一步的中毒症状。在使用甲醛治疗鱼病时要将溶解氧控制在5mg/L以上,以防甲醛消耗氧气造成鱼缺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