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美壮哉 西游墨痕
——关于盖茂森生宣水墨系列作品的研究

2018-12-21

国画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皴法墨色水墨

偶然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的节目中看到著名理论家薛永年老师讲解盖茂森先生的作品,其中谈到盖茂森先生的水墨人物画作品的艺术水平已经超过了五代的梁楷。虽然我欣赏并且长期关注盖茂森先生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走向,经年在画派研究的文章里也有几段有关盖茂森先生作品的研究章节,我也非常遵从艺术评论需要独立思考的基本理念,也非常敬重薛永年老师和盖茂森先生,但仍然对超过五代梁楷这个提法是否合适有了一丝想法,觉得有机会定要研判一下,证明自己的疑惑。

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在这个艺术的盛世之中。看似忙忙碌碌却又无所事事的生活,总让我们会改变计划的日程表。间有断断续续地抽时间浏览和收集各方面有关盖茂森先生的艺术信息,一直没能停下奔波的脚步,来系统地规划下关于盖茂森先生艺术研究的具体方向。

今年的早些时候,赴北京参加一个活动,活动的间隙按惯例去京城的几个重要场馆巡游一番。午后来到计划中的中国美术馆,久违的暖风似乎有些让人恍惚。又恰好今天的展览是江苏省国画院的进京汇报展,参展的都是些比较熟悉的主流江苏画家的作品,熟悉的画风更是使人觉得倍加温馨。

顺着展线漫游观摩,在一不经意处,忽然眼前一幅作品让我停住了脚步。凝神细观之下我几乎被震撼到了,对于理论研究者而言,说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那种观感,似乎有点虚伪。可是这种感觉到现在还存在,以往常用的辞藻都有些贫瘠。何必套用,尽量用个普通观众的直觉去描述。

在中国美术馆这样的空间里,这幅作品的尺幅不算很大,高宽都在两米左右。近看很当代,黑白之间充满着肌理效果,基本是浓淡相间的没骨。在我的印象中,江苏省国画院好像很少有如此风格的画家。江苏的画风还是工写兼备,多写实,少抽象。一派江南人的中庸做派,唯美到骨子里去的优雅身段。昆腔吴语,烟雨润泽,就这脾性硬生生地占据了上下五千年中国美术史的大半壁江山。

又有点游于题外了,近看无物,生理性地退后几步再作观察。退后一步是精彩,这句子用在此时真是感触深切,视线中一切渐渐清晰显现。画面大块凝重的水墨肌理原来是沙山,占据了画面的四分之三。沙山之上是一队大漠中行走的商旅驼客,之上是大段的留白。大面积水墨的沙山部分虽层层积染,肌理丰富,却不见生宣纸本水墨渲染时难以避免的积水痕迹。充满沙尘的流动感,也不失庞大沙山应有的体积感,澎湃大气中蕴含着嫣然的律动。沙山上那队商旅驼客,没骨写就却不失笔意。人物角色布局节奏自然,细节处凸显洒脱。似有似无,恍若幻境。虚时如入烟尘缥缈间,实时传真喘息呼气中。

画面呈现的视觉角度犹如置身大漠,孤身一人用尽力气穿越又一个沙丘,深入低谷稍事休息的间隙。风中阵阵驼铃隐约飘过,抬头仰望,沙尘弥漫之际,天空之上只见一队驼客穿行沙峰而过。刹那间风化的沙石随动坠流,如瀑布千尺飞驰,似雪崩坍塌绝壁,偶遇阻力随缘变形。重塑万千婀娜,代言天地变脸。是感动,千里无人之境有人与我同行。是感叹,相逢之后又是何时再见。画中四驼二人,一人驼前行走,虽身处流沙却脚步稳健,人物造型略有倾斜,露随时有脚步陷落之失态,现处处步履艰难之状。身后两驼绳牵楚楚轻装而行,是主人不舍,还是茅庐初出就丝路远行。真情不知,令人遐想。余二驼身负重荷紧随其后,驼上之人紧握缰绳,双腿微绷,随势变幻身形不得散失。抑驼上之物乃万里奔波而来,是惜物值千金,是怜路途艰险。或大漠之水珍,或荒原之盐缺。感丝路花雨只闻歌舞华滋,何见眼前频频艰险出入。此情此景,让人唏嘘。

待嫁 135cm×140cm 生宣水墨 2017年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作品下方的一条留白,在大片墨色的映衬下,极为生动。墨色泼染的边缘自然流淌,蓄势渐进,给观者留有想象的余地。实为呈真,虚乃献胜。这样的画面处理契合了古人的哲学思想,计白当黑抑或道法自然。可谓墨是白的是,白是黑的非。为了细赏墨痕之绝美,躬身上前,这才发现作品右下方落有穷款。茂森二字,原来是江苏的盖茂森先生的作品,不由心生崇敬。盖茂森先生如今已七十多岁,曾经纵横中国画坛。我对盖茂森先生的画风是比较熟悉的,主题创作,江南诗意、民族风情皆擅。如此风格却不曾见过,变化之大,成就之丰,令我惊讶。众所周知,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能够找到一丝个人的风华已是不易,故此功成名就之时,再闯新路,再造一个新的姿势,白石老人有衰年变法,传为画坛佳话。盖茂森先生的这个巨变,真心让我一时语塞。敬佩之心油然升起,想起之前著名理论家薛永年老师的解析,赞盖茂森先生的水墨人物画作品的艺术水平已经超过了宋代的梁楷,眼前这幅盖茂森先生的作品,水平之高,薛永年老师此论点实乃当之。薛永年老师不愧为当代理论界的领衔大家,理论研究功力深厚,观点独到,论据严实。从点滴处观微微大象,去糟粕,存大爱。今所见所感深觉理论研究虽不可从众,但也不可独断专行,眼见为实,去瑕存真。

作为研究者,除了向观众传递作品画面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感受,技法和艺术风格的解析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幅作品表现的视觉角度很震撼,在正常的观赏距离,观众的视点是大面积的墨色,抬头才能看到人物,使观众有了“客从天上来”的错觉。大面积墨块与留白呈水平状叠加,形成独特的图像构成感,既是对比也是融合。特别是细节处理微妙,使画面很抢眼的同时又具有引人深入的可看性,使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感,充分给予观者与作品视觉的互动。不只是吸引眼球那么点点精彩,还能留步细赏。这种感受在中国画的世界里并不多见,架上绘画的视觉延展性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在影像、视频科技与艺术高度进步的今天,如何使传统绘画作品在当代能够继续发展而不只是苦守困步,这或许是个方向。与此同时,这幅画在技法上有个地方很值得研究,中国画向来讲究皴法,皴法在千年的绘画长河里万千变化使然,但以往我们所见的种种皴法不管如何变化,在纸张上展现的视觉表现是墨色的干燥程度和蹭擦力度。总之是毛笔在含水量较低的状态下与中国特有纸张接触下留存的痕迹,用来表现中国式的物体体积感、凹凸感和明暗光影,我们暂时定义为干皴。而眼前的盖茂森先生的这幅作品里留下的却是满眼的湿润,在湿润变幻的墨色里却完整地展现了物体体积感、凹凸感和明暗光影,重点在于不是用泼墨、揉纸、水拓、物印或是化学的留白和晕染流淌等等技术那样随意简单,而是高度提炼中国画技法的传统笔法,在中国画纸张特有渗透与沉淀的原理中摸索,寻找新的方法。几支笔干湿并用,应用海绵原理,同时结合给排水技术使纸张、笔墨、水分得到平衡,从而获取笔墨的控制权,方能随心所欲纵横纸上。处处见笔,却不见反复落墨干燥后形成的多余水迹。

特别神奇的是这幅作品保留的这种墨色湿润度,是历代画家追求的,作品没有完成干燥前的那种视觉湿度,解决了以往画家总是留不住作品未干前的那种墨色淋漓的理想效果,而产生的遗憾和困惑。更类似于雨后彩虹般难得,让人有上前触摸的冲动,苦于对艺术家作品的尊重和观赏艺术品的自律,不得为之。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皴法有了太多突破,我觉得这应当可以称之为一个新的皴法——湿皴。

这样的画坛大家,这样的笔墨成就,会有太多人去研究,去解析,去探寻。但是在这里我还是要表述我的研究结论,盖茂森先生的生宣水墨这个系列作品用笔大胆灵动,无形水墨铸就,却拿捏到位。细节刻画光影传神,凌波微幻。构成奇巧重塑天地,乃平面视觉之新域。写意墨色淋漓,手法凌厉。随心控制水墨延展,画面肌理晕化,浑然天成,处处见笔又隐约无迹。此等风华直追宋代梁楷,如神来造化,当代画家有此功力者寥寥。如此笔墨,当今中国画坛,谁与争锋。如此大作,今时呈现,乃盛世之福祉,文化之瑞祥。

薛永年师之赞,言之有理,我辈拱手叹服。

沙脊 191.5cm×145cm 生宣水墨 2016年

诵 182cm×133cm生宣水墨 2016年

猜你喜欢

皴法墨色水墨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水墨
观音送子图
杨佳欣作品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泼尽水墨是生平
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