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2018-12-20刘菊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刘菊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引言:近年来,各大院校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采用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现状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学生们在学习《单片机应用技术》这门课程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单片机来进行电子设计和制作。这门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该课程的学习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们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无法更好地对这节课程的内容进行理解,制约了教学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对《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实行创新,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
1.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定位不够准确
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很多教学机构将《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视为专业的基础课,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未来发展并未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很多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对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基础性的内容有所了解,却无法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后期毕业面临找工作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缺乏实践教学条件
学校所展开的这门课程数量较多,以上提到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必须要使用特定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来展开实践操作,才能促进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升。然而,由于学校在该方面的教学设施不够充分,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学习要求,使得学生们不能将所学习的知识加以运用,对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很大的限制。
(三)课程考核方式缺乏合理性
一般来说,老师在对《单片机应用技术》这门课程进行考核的时候,采用的是理论课程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环节的测试方式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再者,这门课程需要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否则就无法发挥教学价值。由于老师们对实践教学的忽略,使得学生们在实践教学方面比较缺乏。而且,老师也并未采用专业的考核方式,来对学生们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价。
(四)采用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够先进
《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课程的展开,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令学生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内容。学生们的实验操作程序,往往都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指导来展开。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存在的水平差异较大,使老师不得不占据实验课程的时间,给学生们讲解实验原理,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无法实现针对性的教学。
2.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策略研究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定位为电气信息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老师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要明确地认识到,该课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围绕51单片机来展开叙述。那么,老师应当给学生们重点介绍51单片机的具体应用,再引入其他型号的单片机,加强学生们对单片机的认识。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们完成相关的论文,夯实学生们的理论基础。学生们应当对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相关变化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于一些兴趣较高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们,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种相关的科技活动,促进学生们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老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各种更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在实践教学环境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地应用,促进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keil软件完成相关实物的制作,带领学生们认识实践操作中的趣味性。
(三)结合教学要求改善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课程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学生们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在展开对单片机应用综合实验课程的学习。应当要保证学生们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稳定和完整的学习之后,再展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以及学生们平时的具体表现,都要占据考核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们在实验课程上的出勤率,以及学生们对实验操作原理的具体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评价。在整体的考核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以及客观性。
(四)实验教学环节的丰富和改进
为了促进学生们对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学校应当丰富相关的实践教学设备,老师也必须要对这些电子创新实验室进行充分地利用。要不断地丰富实验教学环节,对单片机应用技术进行改进,促进学生们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必须要有效地结合实验教学,才能够巩固学生们的理论基础。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老师要正确地结合教学内容,对《单片机应用技术》的课程进行创新,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配备足够的教学设备,促进学生们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