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静”的智慧

2018-12-19翁昕妤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

翁昕妤

【摘要】倾听,是“静”的艺术,“静”文化的校园应该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校园。校园“倾听文化”的营造,是培养学生“静气”、营造校园“静”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贯彻“倾听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倾听情境、激发倾听兴趣,同时,结合学科教学提高学生倾听能力,培养孩子“静”的智慧和“静”的能力。

【关键词】校园文化 倾听文化 “静”文化

所谓校园“静”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安静有序去过度控制学生,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构建内在的自我约束,强化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的主体生命更丰厚,使教育的内涵更深刻。

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上,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当老师提问时,学生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恨不得举到老师的眼前,嘴巴不停地叫唤:“我!我!”当老师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其中一位学生时,其他学生马上像漏了气的皮球,对于同伴的回答兴趣全无,全然听不见他人的发言。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位学生都蠢蠢欲动,争抢发表自己的想法,却不能用心倾听同组成员的想法,完全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写道:“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在教育心理学家对人一系列交往活动的研究中,发现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充分说明,倾听的能力的培养、倾听文化的构建,在学生静气养成过程中半壁江山的重要作用。

一、静文化引领下的倾听文化

倾听,是指借助听觉器官接受外界的言语信息,并且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而广义上的倾听,与阅读一样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其中还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

通过倾听,我们不仅能够获取外界的信息,而且能够寻找自己内心的信息,甚至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途径。

作为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倾听是有层次的。第一层的倾听是“失聪”,是听而不闻;第二层次的倾听是心不在焉,是虚以应付的假听;第三层次的倾听是只筛选出感兴趣的来听;第四层次的倾听是专注地听,但并未用心,即语言学家索绪尔说的:“只听出了所指,当未能听出能指,他只满足于把那些能激起情感和思维泡沫的声音概念化,错过了泡沫掩盖下的真实的东西”;最高层次的倾听是真正用心的倾听,是设身处地地听,是一个包含理解、判断、回应、记忆等技巧和实践的过程。

倾听应该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对他人的言语表达、以及其中透露的情感传递,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并且给予理解和尊重,虚心、耐心、用心地做出評价,这才是真正的倾听。

二、倾听文化实践对于“静”文化的促进

1.帮助师生互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如果教师能以尊重的姿势认真对待学生的想法和提出的问题,用一颗平等真诚的心去听取、理解、尊重、思考来自孩子的声音,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善意和友好,师生的情感得以交流、发展,校园中分庭而立的师生关系也将会得以改善。

2.帮助生生共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生生之间倾听文化的营造,则是学生之间交往的有力促进因素。同学之间良好的交往是学生素质的体现,也是“静”文化校园的必要条件之一。人与人的交往离不开沟通,良好沟通的先决条件即是沟通的艺术,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良好的倾听能够促进相互理解、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在同学间建立起新型的理解、尊重、信任、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因此,倾听文化的构建都将最终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3.帮助学生成长,培养“静”的能力

对于教育者来说,通过倾听主动地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去挖掘学生的潜在需求,协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将师生交流中学到的新观念融入到教学中去,将有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宁静中学会倾听,张扬思绪,感悟精彩生成,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来自他人的倾听,则能够鼓励他们勇敢自由地表达,促进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积极思考,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更是对其与他人交往能力的锻炼。

三、如何培养倾听文化,促进“静”文化的构建

1.教师以身作则,坚守倾听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善于倾听的学生。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作为小学生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倾听文化的引领者、倾听教育的坚守者。而教师耐心的倾听,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倾听的尊重,享受到被倾听的愉悦,进一步体会到倾听的意义,自愿成为倾听文化的拥护者和构建者。

一个良好贯彻“倾听教育”的教师,不会仅仅停留在倾听学生的声音和情感,他还会通过倾听去寻找和思考学生声音背后的思想和观念,以平等的态度接受、思考、评价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和学生建立思想上的交往。

一旦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开始向学生的倾听者转换,就意味着 一种迎接和承纳,一种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有着各种声音和思想的生命个体来接纳。教师和学生彼此平等尊重、互相倾听理解,将最终形成积极融洽、携手共进的师生氛围。

2.创设倾听情境,激发倾听兴趣

第一,提高学生倾听兴趣。课堂要达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目的,就必须拥有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发挥自己的魅力,保证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条理性。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把音乐引入课堂、运用绘本故事辅助课本教学、设置游戏环节巩固所学知识、编排课本剧等,同时,设置真实情境,将英语语言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生活中的英语。

第二,激励表扬倾听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多种方式激励会倾听的学生,用正面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会礼貌倾听、用心倾听、耐心倾听、虚心倾听,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人。一次英语课上,我念错了一个单词,一位同学立刻举起手来指出我的错误,我当场大力表扬了她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借助这一契机教育学生倾听的重要性。同时,我会让学生自己评价别的同学的发言,对于能够纠正其他同学错误或不恰当发言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在经过对于认真倾听这一行为的正面巩固过后,学生会慢慢形成倾听的习惯,不断优化倾听的状态。

3.结合学科教学,提高倾听能力

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培养倾听能力,更需要教师的细心指导。教师应结合平时的课堂学科教学,细化对学生认真倾听的要求,优化对学生认真倾听的指导。在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要求细化为以下几点:

第一,专心倾听,认真思考。对于他人的发言要专心倾听,听清楚发言人的每一句话,并且认真思考,做到在接收他人想法的基础上,能够有所想法。

第二,耐心倾听,虚心接收。在他人发表观点想法时,要学会尊重他人,耐心倾听他人的言论,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够虚心接收,总结改正自己。

第三,用心倾听,学会评价。在听取他人的想法的时候,要做到不盲从他人的意见、不轻易怀疑自己,要学会评价和有选择的接受。

倾听是一种能力,是学生内心“静”文化素质的一种体现。学会倾听的孩子,将会更够有“静”的智慧,“静”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延青.倾听,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7,(04).

[2]宋立华.走向“倾听着”的课堂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