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板上的时令
2018-12-19王太生
王太生
要一块粗糙的砧板,白果树材质,木纹细腻,缭绕在厨房烟火里,每天都用它切菜。
这块木头有弹性,曾经是一棵树。一年四季,尤其是春夏,那些叶菜,肥红绿瘦,砧板上有时令。
案上切茭白,窗外鹧鸪啼。茭白沾着细圆的水浮萍,先在砧板上被切成一个面,再斜切成丝,一缕条、一缕条的细丝。茭白在初夏上市,还吐着湖荡的水汽。茭白躺在砧板上,两三棵、三四棵,随意疏疏摆放,旁边再配一把茎绿根白的小米葱,就构成了画家笔下的水墨小品,透露生活本意。
砧板时令,不求山林清供,刀鱼江鲜,它就是一个生活场景。
一淘箩青虾,搁砧板上,活蹦乱跳。雄虾长胡须,雌虾弯腰抱籽,从齐白石的宣纸上蹦出。
丝瓜,刨去皮,温润青绿。有一道菜“丝瓜油条汤”,好多年没有吃过了,小时候外婆常做,有油条的软烂,丝瓜的清香。丝瓜是乡下亲戚送的,油条买的桥口那家油条店的,现在丝瓜没有丝瓜的滋味。
小青南瓜,浑圆,黄圆南瓜也浑圆。摆在砧板上,不吃,也好看。两只圆圆的瓜,在它们从藤上摘下來之前,互不相识。小青南瓜,挂在一架木栅栏上;黄圆南瓜,躺在一间旧房子的屋顶上。南瓜可炒,也可蒸,还可以煮南瓜饭,味道清甜。
夏至吃苦瓜,苦瓜微苦,苦味钻到舌头下面。莱中要成,要甜,也要点苦来调节味蕾。
到了伏夏,冬瓜一片片地切,切出了玉树临风,蝉上高枝。一个人口中有苦昧,冬瓜海带汤最妥帖。如果嘴里寡淡,冬瓜汤里多放点盐。 袁枚<随园食单》说豆芽,“柔脆,余颇爱之。炒须熟烂。作料之味,才能融洽”;豇豆,“炒肉,临上时,去肉存豆。以极嫩者,抽去其筋。”这两个老相识,合夏韵,匍伏在砧板上。
有时会想,要是有个小菜园就好了,种一大片红苋菜,吃半个夏天。米饭泡汤,白米粒染成胭脂红,在碗里氤氲一片。 砧板是圆的,时令也是圆的。在一个圆形的空间里,时令与果蔬,不期而遇。
强子摘自《北京青年报》
总结
一块普通的砧板,与之不期而遇的是各式各样的食材,食材来自四季,就这样,砧板和时令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从古至今,它们的融合,不仅仅是食材加工的过程,更表现出入们对美食的依恋与向往。砧板这一个圆圆的空间,就是一个生活场景,在这个砧板上,闪现了四季,但更多的,闪现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