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机井为何三年难“上岗”

2018-12-19翁韬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机井出水口上岗

翁韬

9月10日,河南省郸城县宁平镇李楼村北的地头上,玉米收割机往来轰鸣,一片繁忙。紧邻马路已经收割过的农田里,几座粉刷簇新的机井房引人注目。机井房呈正方形,是由水泥砌成的,半米多高,被粉刷成白色,上面书写着“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豫郸城县井2015”字样。有的井口被一块水泥板密封起来,井房下面有埋入地下的输水管道,距离井房二三十米远,就有一个圆柱形出水口,向远处延伸。

正在田里劳作的69岁村民赵保民(化名)告诉笔者,这些新机井房已经修好快三年了,是用电抽水浇地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从来也没有使用过,现在浇地还是用之前的老机井。

“俺家的四五亩地,浇地都是用拖拉机上的柴油机带水泵,费用高不说,还费时费力,不眨眼地盯着,得两天才能浇完。”赵保民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用柴油泵浇地的成本大约30元,而用电浇地,只需要20多元,他这四五亩地,有两个出水口,还能节省一半时间。

“眼看着都快3年了,国家投资的电机井一直用不上,花这么多钱岂不是都成了摆设?”赵保民说。

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不光是李樓村,在宁平镇的双庙村、腰庄村、许楼村等多个行政村,新投建的电机井都尚未启用。笔者在多个村实地查看发现,部分机井和供电设备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还有一些水泥砌成的出水口被折断。

机井建成之后长期不能使用,成了摆设。

那么,究竟为何新建的电机井房迟迟不能投入使用呢?

宁平镇政府一位负责农业水利的乡镇干部告诉笔者,该项目是郸城县发改委牵头落实的“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涉及宁平镇的李楼村、腰庄村、大赵村等7个行政村,约1万亩农田,2015年开始立项建设,2016年前后建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竣工验收。

此后,就该项目的运行情况,笔者电话采访了郸城县发改委该项目的负责人。据该负责人介绍,在本次项目的实施中,机井、水泵等硬件设施已经完工,具备了使用条件,但是在与供电部门、当地政府的用电管理、高低压电衔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题,因此,导致了项目迟迟无法验收、投入使用。

“供电部门要求在通电之前签订供电安全协议,完善农村电费的收缴。但是,电路的损耗、设备后期维护成本也需要分摊进电费中,客观上造成了电价高,村里征收电费比较困难的现实问题。”该负责人表示,近期,县里已经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抓紧整改,尽量保证今年秋收之后能实现工程通电。

猜你喜欢

机井出水口上岗
缉毒犬的一生
护秋
民机饮用水系统供水管路流动性能计算研究
输水隧洞坡角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影响研究
免费贵妃浴
山西忻州忻府区机井普查分析报告
水箱出水
以最佳状态上岗
公务员是这样“炼”成的
公务员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