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秋九月,一起来品读课本里的师生情

2018-12-19叶绍继谢文初

意林绘阅读 2018年10期
关键词:梁任公刘和珍藤野

叶绍继 谢文初

在这个清爽明亮的九月,迎来了第34个教师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我们的学习道路上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辛勤栽培,和老师也有着深厚的情谊。趁着凉爽惬意的秋风,小伙伴们一起来品读课本里的师生情吧!

藤野先生(节选)

文/鲁迅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名师对对碰:鲁迅先生一生写过三位老师,《藤野先生》是其中的名篇。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的解剖学老师,他摒弃民族偏见,对来自弱国的作者多有关照,修改讲义,细心指导,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里节选的是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受“看电影”事件的刺激,决意弃医从文,不得不离开自己敬爱的老师。藤野先生对自己十分器重的学生离开自己,不能继续学医深感惋惜,同时给予理解。 “我”离开藤野先生后,多年一直未曾给老师写信及寄照片,心中十分愧疚,但从内心深处却一直对老师深怀感激和崇敬之情。

我的老师(节选)

文/魏巍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名师对对碰:魏巍的《我的老师》是写老师的名篇,作者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儿时在温柔慈爱的蔡芸芝老师身边发生的几件事,表现老师关爱学生、学生依恋老师的情景,突出蔡老师纯洁、美好的心灵,表达对老师深切的热爱、崇敬和感激之情。这里节选的是文章结尾部分,写放假时学生对老师的依恋,尤其是假期夏夜梦游寻师,更表明对老师的思念程度。在人生的启蒙阶段,遇上一位好老师是一大幸事,不仅让人终生难忘,更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者像拉家常似的,娓娓道来,不着浓墨渲染,其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自然流露于笔端。

记念刘和珍君(节选)

文/鲁迅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名师对对碰:刘和珍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她虽然生活比较困难,却毅然预订了鲁迅編辑的《莽原》全年期刊,她是鲁迅的忠实追随者。这样的学生不幸被害,鲁迅自然是很悲痛的。他先热情歌颂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壮举,觉得自己作为“苟活者”,不配做她的老师,应该对她奉献自己的悲哀与尊敬。然后深情回忆认识刘和珍的经过,描述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的斗争精神、对进步师生的和蔼态度以及对学校前途的关心。作者一再强调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很温和”,将其与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进行对比,突出刘和珍的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而正是刘和珍这样一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可亲的爱国女青年,却被反动派恶毒地诬蔑为“暴徒”,并把她杀害,令人义愤填膺,更令作者深深怀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节选)

文/粱实秋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 “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名师对对碰:梁启超先生是近代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梁实秋先生是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当还是青年学生的梁实秋碰到已是大家的梁启超时,便被梁启超的大家风度深深折服,事后还常常回忆,并以简练传神的语言将当时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选文只是选取了登场亮相、开场白等几个境头,却彰显了梁启超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写梁任公的开场白,着重写那富有梁氏特点的眼神及语音语调,显示出梁启超先生的人格气质,更显示出作者对梁任公的崇敬之情。让人读其文,如观其人,听其声,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猜你喜欢

梁任公刘和珍藤野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梁任公身份的揭示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