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打造良心车
2018-12-19
2018年11月2—3日,正值澳门车展举办之际,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车身大会在澳门举办。本届车身大会吸引了众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研发机构的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先进车身技术。东南汽车带来了最新研发的电动车DX3 EV400的白车身进行展示,并进行了技术演讲,受到了广泛关注。大会期间,我们对东南汽车研究院整车集成室主任宋名洋进行了专访。
Q:此次东南选择DX3 EV400这样一款电动车型来进行展示和演讲,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A:去年的中国车身大会,我们展示了东南汽车旗下一款很重要的小型SUV车型——东南DX3;今年,我们则带来了基于DX3改进的一款电动车型DX3 EV400。实际上,这款DX3 EV400做了比较大的革新,特别是在性能和成本控制方面进行了很多优化。在此次大会的演讲环节中,我在介绍其车身特点时,主题就是如何实现成本和性能之间很好的平衡。可以说,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最终做到了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我们此次展示DX3 EV400,一方面是由于纯电动车是发展热点,也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另一方面,它在车身设计方面确实有诸多亮点,在轻量化、安全性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准。通过这样的展示和技术解读,我们可以向大家传达东南汽车在开发车身方面新的技术、新的优化方案,跟同行进行经验交流,共同分享资源,共同进步。
Q:和其他车企的电动车型相比,东南DX3 EV400有什么优势?
A:东南汽车实际上也是一家传统自主车企,近些年一直在坚持做正向自主研发。和开发新能源车型的传统车企相比,我们在技术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因为我们最早在进行平台开发的时候,便兼顾了燃油车和电动车,同步展开结构设计工作。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在燃油车型上增加电池包。和其他只考虑纯电动车的平台不同,我们合理的采用材料和更合适的设计优化,减少铝材、热成型钢等高成本材料的使用,避免高昂的售价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在补贴后,东南DX3 EV400的售价低至8.98万,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十分实惠的。
Q:前不久,2018版C-NCAP规则实施后的首批评价结果发布,其中有两款电动车型只获得了2星级评价,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这是由于电动车为了控制成本而降低标准吗?
A:对于电动车而言,电池占据了很大的成本,一些厂家为了控制总成本从而在车身材料、安全配置等方面降低标准,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不过,东南作为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牌车企,在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特别是近些年在自主研发方面,东南汽车从创立初期以产品导入为主的研发1.0时代,已经逐步跃升至完全正向自主研发为主的研发3.0时代。我们有着独特的V型开发流程,结构设计和虚拟仿真同步并行,对车身不断进行优化,这样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同时也保证了产品性能。在创新性车身开发方面,我们的思路就是用虚拟仿真去驱动设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各方面的性能做得很平衡。DX3 EV400车身的轻量化系数达到了3.24,这在行业里面属于比较高的水准。
我还注意到,获得2星级评价的这两款车型都是在单独电动车平台开发的,并没有相对应的燃油版车型。目前来看,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倾向于购买燃油车型,电动车型的销量还很低。我们在同一平台同时开发燃油车型和电动车型,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零部件的共用去分摊一部分电动车的成本,这是目前单独的电动车平台所不具备的。
DX3在2017年的C-NCAP测试中以高分获得5星级评价,并入选了“年度安全车”,具备很高的安全性能。而DX3 EV400的车身相比之前进行了很多改进,性能得以提升。同时,针对行人保护,我们也进行了专门的优化。虽然2018版规则比较严,但我们对自己的产品还是有信心,相信这款电动车能够满足5星标准。
Q:您认为中国品牌在车身设计方面和国际品牌还有差距吗?体现在什么地方?
A:从总体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还很明显。我觉得,如果我们单纯地比较两款车型,在成本控制差不多的情况下,技术差异可以说不大。比如,我们开发的DX3,和同等价位的日系、韩系车型相比,是没有任何差距的,甚至做得更好。欧美车系普遍价格偏高一些,和他们相比,车身技术是存在差距的。我觉得,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基础性研究工作。我们自主品牌企业更侧重车型开发研究,而忽视了基础性研究工作。比如在复合材料的前瞻性研究方面,中國汽车品牌在还不够成熟,技术积累还不够;而欧美车企很早就已经开始研究,一旦技术趋于成熟并有必要推向市场时,便很快能够应用到量产车型上。东南汽车近些年也一直在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以便未来能够快速地应用到新车型上。
Q:这是东南汽车第二次参加中国车身大会,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A:参加此次中国车身大会,我有几点感受。第一就是规模更大了,有更多的车企参与展示白车身;第二是规格更高,很多政府机构的代表以及企业主管都来参加了此次车身大会;第三,相比首届中国车身大会,这次主办方的组织工作更完善了,服务更周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高规格的大会,对于国内车身技术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此次大会的,通过这样的展示,同行业的技术专家也会给我们一些意见和建议,能够帮助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进行新的尝试;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其他品牌的优秀车身设计案例,从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