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治理“诅咒式”标语要不得

2018-12-19

新传奇 2018年44期
关键词:标语村干部文明

“乱搭乱建,全家短命”“不出义务工,全家无祖宗”……日前,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惊现“诅咒式”标语。这些标语的出现,一方面表明个别基层干部工作理念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却也凸显了当前基层治理的复杂性。

网友爆料,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十余辆小轿车和皮卡车上惊现“诅咒式”标语

“诅咒式”标语与现代法治理念背道而驰

“乱搭乱建,全家短命”“不出义务工,全家无祖宗”“粪堆草堆不迁走,后辈子孙不如狗”……日前,有网友爆料称,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惊现“诅咒式”标语。在十余辆小轿车和皮卡车上,都贴着这种用词恶毒的标语。

这些标语并非个人泄愤所为,而是由富源县墨红镇补木村村委会制作。经媒体曝光后,墨红镇政府回应称,标语虽用词不妥,但出发点是好的,贴出不久即已撕掉。

村级组织恶语向人,这样赤裸裸的语言暴力,仅仅撕掉就能抹去吗?“出发点是好的”,又好在哪里?这种“诅咒式”标语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充分暴露出有关人员的法盲式思维。

通过报道可知,这些标语系村委会干部为要求村民搞好环境卫生、参与村集体义务工、主动缴纳卫生费而制作。在村干部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一些村民不配合还冷嘲热讽,导致相关村干部工作不力,由于憋着一肚子气,个别村干部便借标语发飙。

应该说,当地村干部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无论多好的出发点,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能以此掩盖执行过程的不文明。如今,随着建设法治社会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法治意识的提升,无论是行政执法还是民间纠纷,越来越多的人都注重程序的合法以及方式的文明,不再诉诸野蛮、暴力式的威胁和诅咒。

张贴“诅咒式”标语的做法既悖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与现代法治理念背道而驰。而且,这种做法只可能起到一时的作用,未必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理效果。以文明、法治的方式推动社会治理,促进移风易俗,也许过程缓慢,但无疑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诅咒式”标语折射基层治理困境

“诅咒式”标语的出现,一方面表明个别基层干部工作理念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却也凸显了当前基层治理的复杂性。

乡村、社区治理向来不好做、难做好,这不难理解。因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很可能会触动部分民众的直接利益,也会引起这些人的反感。比如上文提到的标语,内容指向是希望村民搞好环境卫生、主动缴纳卫生费,等等。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习惯,村民转变起来还需要过程和时间,他们一方面希望获得更多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又不愿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可以说,农村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村民的思想境界亦有高低之分,村干部在推进工作时理应与村民进行有效的沟通,用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方法赢得村民对其工作的支持,而不是采用粗暴蛮横的做法强行推进,以强权镇压群众。

现实中,一些基层干部缺乏依法治理的意识与能力,对群众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无法抓住官民问题的核心矛盾,站在群众利益角度来开展工作。因此,当面临着棘手的群众问题时就会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只能凭借“官威”去堵住群众的声音,这样“小微权力”居高临下的“官本位”风气更应该借此契机彻底“撕”去。

曾几何时,不少农村地区亦存在此类“诅咒式”雷人标语现象,这实际也折射了农村基层治理的政治窘境和文明困境。宣传标语也是文明的一种载体,尽管只是宣传作用,但是透过言语文字能看出村干部的思维政治作风,因此亟须加强对村干部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官方标语应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虽要直白通俗,但绝不能沾染俗气戾气,无论是公权还是普通宣传标语,都应该建立在文明道德的基础上,由此才能扭转由“诅咒式”标语引发的歪风邪气。

激发乡村治理活力靠什么

这些年来,乡村治理的最大困扰是群众动员越来越困难,各项政策也越来越难以落地。那么,该如何激发乡村治理的活力呢?

首先,乡村、社区治理工作推动起来既要有耐心更要有技巧,需要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引领农民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果一遇到挫折和不理解,就采取恶毒的语言咒骂,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次,基层社会治理需要民众的共建共治共享。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意味着,要想办法通过扩大公众参与,使各种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人居环境的改善,绝对是利国利民、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好事,当地各级政府要创新方式和渠道把这些道理给老百姓讲透。

此外,基层社会治理要多一些柔性手段,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在说服上下功夫,推动基层社会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性运行。村庄的事情,要以村民为主体,要多考虑村民的感受,“顺着做”,而不是一味强拉硬拽,更不能动辄以恶言恶语刺激。

猜你喜欢

标语村干部文明
请文明演绎
标语变变变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漫说文明
标语变变变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滥挂标语”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