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嘧菌酯等药剂处理对草莓的保苗效果

2018-12-19曹婷婷孔樟良赵帅锋郑永利童英富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补种保苗炭疽病

曹婷婷,孔樟良,赵帅锋,郑永利*,童英富

(1.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浙江 杭州 310020; 2.建德市农业局,浙江 建德 311600)

浙江省是大棚设施草莓栽培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约5 340 hm2,年产量10万~12万t,年产值16亿~20亿元,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但近年来,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威胁草莓产业的顺利发展。其中,草莓炭疽病作为我国南方草莓主要病害,其发生为害呈逐年加剧趋势[1],造成草莓减产25%~30%,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2]。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浙江省定植时间为9月上中旬),主要为害草莓的匍匐茎和叶片,严重时病菌侵入短缩茎,致使整株凋萎枯死[1]。草莓炭疽病的发生与环境温湿度有关,其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相对湿度8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3]。2017年9月,浙江省月平均气温25.6 ℃,下旬受台风影响,大部分地区多雨寡照,空气湿度大,导致草莓定植后炭疽病重发,严重田块死苗率达50%以上。另外,定植初期根腐病发生也可严重威胁草莓植株成活。因此,为确保草莓丰产丰收,草莓定植初期保苗技术尤为重要。目前草莓定植初期病害防治以喷雾防治为主,且莓农对病害初发症状不了解,往往出现中心病株后才开始防治,易错过防治适期。本试验旨在通过草莓定植时蘸根加定植后淋根,探索有效的保苗技术措施,为草莓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建德市更楼街道于合村进行,土壤为黏土,肥力中等,排灌便利,连续种植草莓10年,未进行过土壤处理。草莓品种为红颊,前作空闲田。草莓于2017年9月10日移栽定植。

参试的药剂有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62.5 g·L-1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34 g·L-1含氨基酸水溶肥(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500 g·L-1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0%噁霉灵水剂(中农立华(天津)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中量元素型含氨基酸水溶肥(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2 处理设计

先配制试验用的2种处理液。处理液A: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62.5 g·L-1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0倍液和134 g·L-1含氨基酸水溶肥400倍液按1∶1∶1比例混合。处理液B:500 g·L-1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 000倍液、30%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和中量元素型含氨基酸水溶肥500倍液按1∶1∶1比例混合。

试验设3个药剂处理:处理1,草莓苗定植前用处理液A蘸根,14 d后用处理液A淋根;处理2,定植前用处理液B蘸根;处理3,定植前用处理液B蘸根,14 d后用处理液A淋根。以不用药剂的草莓作空白对照(CK)。

草莓种植2个大棚,每个面积348 m2,朝向南北。每个处理面积174 m2,无重复。草莓667 m2定植6 000~6 500株。大棚东西靠边每畦为单行定植,中间每畦双行“△”型定植。667 m2淋根药液量120 kg,采用背负式智能电动喷雾机(MH-D16-3型)淋根,重点淋施草莓根茎及周围土表。试验期间未施用其他病虫害防治药剂。

1.3 药效调查

试验期间目测观察各处理草莓植株生长情况,关注用药安全性。蘸根后7、14 d调查植株成活率,淋根后14、21 d调查植株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蘸根和淋根后目测观察草莓生长情况,各处理草莓植株均无药害现象,试验药剂对草莓安全。

2.2 保苗效果

由表1可知,草莓蘸根定植后7 d,各处理植株成活率均在96%以上;蘸根定植后14 d,空白对照植株成活率下降,为91.6%,3个药剂处理植株成活率均在95%以上。淋根后14、21 d草莓苗的成活率,处理1最高,都达97.0%;处理3次之,都为91.9%;处理2和空白对照组苗的成活率均在60%以下。图1显示,处理1和空白对照草莓苗淋根后22 d的生长情况,空白对照草莓植株死亡较多。

表1 草莓栽植不同药剂处理的保苗效果

插红旗处为死亡株图1 处理1和空白对照草莓苗淋根后22 d的生长情况

2.3 经济效益

由表2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草莓定植时药剂蘸根加定植后淋根处理保苗效果明显,大幅减少补苗成本。按照每667 m2平均定植6 500株(浙江定植密度为6 000~7 000株)计算,用处理液A蘸根加淋根处理折合每667 m2节省成本2 643元,用处理液B蘸根,再用处理液A淋根处理节省成本2 312.5元,只用处理液B蘸根处理节省成本107.5元。

表2 草莓不同药剂处理667 m2的成本

注:补种草莓植株市场价为1元·株-1;补种成本不包括人工栽种成本。

3 小结与讨论

2017 年浙江草莓生产因定植初期炭疽病重发,死苗率高,红颜等主栽品种第一批果采收时间推迟,产量减少,经济效益受到明显影响。经田间试验,草莓定植时采用药剂蘸根加栽后淋根,植株成活率高,且成本节省明显。

草莓定植时,可选用防治炭疽病药剂如嘧菌酯等,和防治红中柱根腐病药剂如精甲·咯菌腈等加含氨基酸等叶面肥蘸根,即蘸即栽,蘸根时须将药液蘸透草莓苗的整个根茎部,但不要蘸到心叶;移栽后 7~14 d,草莓植株缓苗后,再用上述药剂组合淋根,重点淋施草莓根茎及周围土表,可预防炭疽病和红中柱根腐病等病害,并促进草莓苗根系生长,提高植株成活率。补种时,选择晴朗天气,及时拔除草莓病株并补种健康植株,仍要进行蘸根处理。补种后,田间草莓植株生长参差不齐,应加强肥水管理。可根据草莓植株生长情况,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叶面肥等。补种后,草莓花芽分化不整齐,大部分花芽分化推迟,促进花芽分化施肥时间宜适当推迟,可选用含氨基酸水溶肥等浇灌,使用浓度不超过 1.5%,利于植株快速吸收,满足花芽分化需要,使采收时间整齐,达到增产效果。

猜你喜欢

补种保苗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烤烟漂浮育苗精准补种器的设计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儿童计划免疫行查漏补种对接种率的作用评价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北方玉米地补种豆角技术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赤眼蜂不同放蜂方法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