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的四个关注点*
2018-12-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1]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参与、亲身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收获成长的过程。其中,活动方法是达成活动目标应遵循的“基本条理或途径、程序”,左右着学生实践活动的进程、影响着学生的研究成果和体验效果,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而教师能否有效地实施活动方法的指导,也是衡量其活动指导能力与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2]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实施方法指导,教师必须准确充分地把握其内容、目标、时机和方式,才能使行动有的放矢、产生实效。具体来讲,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一、指导内容:关注“基本活动方式”
“有哪些活动方法”或者说“哪些活动方法需要教师指导”,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首先需要搞明白的问题。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整合性,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内容与过程上呈现高度复杂性,给教师的指导带来了空前的难度。
要准确把握方法指导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规定和提示入手,通过对“基本活动方式”的分析,找到答案。
《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并指明了相应的关键要素(见下表)。
活动方式 关键要素考察探究 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社会服务 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设计制作 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职业体验 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另外,在《纲要》的附件“推荐主题及其说明”中,对学生的具体活动方式也给予了相应的提示。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学生实践活动的一般样貌,并捕捉到蕴含有方法(条理或路径、程序)属性的活动:一是探究实践活动,包括查阅文献、观察、调查、实验、访谈及相关的信息整理、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研究报告(小论文)撰写等;二是辅助推进活动,包括活动策划、方案制订、创意设计、活动(作品)评价、成果展示、总结反思等。对以上这些具有关键意义的活动的指导,就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的基本内容框架。
当然,仅仅了解以上内容框架还远远不够,教师还要下功夫积累对每一种方法的知识技能储备,对方法的作用与特点、构成要素、运用方法的一般步骤与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二、指导目标:关注“学生实际水平”
有了对活动方法指导内容的基本了解,教师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一次需要指导哪些方法”和“这一次指导到什么程度”。由于各种活动方法均可运用于各学段的学生活动,相应的方法指导也将伴随不同学段的学生,因此,当下的方法指导目标设定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方法指导走出“无序、无度”困境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准确把握方法指导的具体目标,必须关注学生掌握方法的实际水平,以此作为一阶段方法指导的起点和指导策略选择的基点。
教师要对学生掌握方法的实际水平作出准确评估,首先要建构方法运用的具体表现性评价标准。教师可根据某一种具体活动方法的内涵与操作要求,对学生应有的、可观察的行为表现作出具体的描述。以观察法为例,教师可根据其展开步骤和活动内容,尝试建构如下的表现性评价标准:
步骤 内容 应有表现确定研究目的 能通过讨论,明确通过观察想解决的问题能通过小组讨论,依次确定:观察对象、观察内容和范围、观察地点、时间及人员分工等观察准备制订观察计划能设计、制作观察记录表;能根据分工准备相应的观察工具(纸、笔;卷尺;计算器;相机等)准备材料、工具能根据分工,在计划的时间携带观察工具进入确定的观察现场;能再次进行现场准备,明确秩序、合作、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实施观察进入观察现场能根据计划确定的观察内容和方法开展观察活动;能详细记录观察的结果(观察到的现象;观察过程中的事件;观察中的思考)进行观察,做好现场记录整理和分析观察记录处理资料核实与补充。能通过小组合作,对照计划对观察记录进行评价,对缺漏、错误或模糊不清的内容进行追补、修正分类统计。能通过小组合作,对观察中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对观察中的发现和思考进行整合、归纳,形成观察结论撰写观察报告能按照“为什么观察(目的)”——“怎样进行观察(过程)”——“通过观察有什么发现(结论)”——“在观察中的收获和反思”的线索,用表格或观察小报告的形式呈现观察活动的成果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如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进行专项测评,或查看学生以往活动资料、和学生个别交谈、与以往活动指导教师或任课教师沟通等,并对照标准对学生在每一项上的表现作出评判。[3]评价的结果可作为教师确定方法指导具体目标的依据。比如,通过测评发现学生在“观察准备”环节能合作制订较完整的观察计划,但在设计制作观察记录表时有困难,那么在进行指导方案设计时应把“通过案例解读、讨论交流等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观察活动的特点设计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观察记录表”作为方法指导的具体目标之一,以此类推。
三、指导时机:关注“一般活动过程”
关于“何时指导”的问题,正如《纲要》指出的那样,“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方法指导也应该是全程的,方法指导的时机应依据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从活动方式整体设计、综合实施的目的出发,有人提出可以将考察探究作为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将几种主要活动方式融合在一个主题活动当中实施,使不同活动方式彼此渗透、融会贯通。我们可参考的一般过程为“通过参观考察确定活动主题—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技术尝试解决问题—应用研究成果开展社会服务”。[4]
以“生活垃圾的研究”为例,第一步,教师带领学生对家庭、教室、校园、社区等进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丰富对身边环境问题的感知,在此基础上聚焦生活垃圾问题。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例如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咨询、科学实验等,了解身边各种生活垃圾处理的实际状况和突出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思路。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搜集和加工信息,交流研讨,运用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进行创意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设计家庭(学校、社区)垃圾箱和垃圾有效分类回收的方案等,也可以选择与之相关的职业或岗位进行体验,以深化对此问题的理解。第四步,学生可以应用研究成果在社区开展生活垃圾科学处理的宣传推广活动,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引发更多人的关注,用行动改善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在此过程中,学生每个阶段的活动方式各有侧重,伴随着学生活动的推进,相应的方法也存在着合理的指导时机。例如,活动的第一阶段最适合进行指导的是参观、考察、活动规划、方案制定等方法,第二阶段最适合进行指导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探究活动方法,第三阶段最适合进行信息整理、创意设计、成果表达等方法的指导,第四阶段最适合进行活动策划与组织、成果展示、反思评价等方法的指导。
四、指导方式:关注“方法习得规律”
最后,我们要思考“如何指导”的问题。在选择指导方式时,我们要理解“学生是如何习得方法”的。方法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是人们在特定的解决问题活动之后概括、总结而成。从本质上讲,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因此方法不能直接传授,必须经过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才能真正为学习者掌握。这种转化需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外部间接经验转化为内部间接经验,属于有关方法的陈述性知识的习得,表现为“认识、知道”;二是间接经验转化为个体直接经验,表现为“感悟、应用”,也就是经过在多种情境下的反复实践,使贮存于知识系统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和贮存的程序性知识,并能在需要时依据线索被提取出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5]方法指导的方式应服务于上述两种转化,做到两个“结合”:一是识、做结合(做中学);二是行、思结合(用中悟)。
在学生学习方法的起始阶段,教师可通过解读案例的方式,精心选择关于某一方法的活动案例,组织学生从整体到部分,通过观察、阅读、分析等活动,获得对方法运用过程的感性认识,重点就方法的操作步骤、基本要求等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总结。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努力避免“知识的系统讲授”倾向,不能将自己对方法的认识、理解和自己运用方法的经验作为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在学生运用方法展开实践的同时,教师可通过专项实践的方式,根据主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些方法运用中的关键环节,如问卷设计、采访提纲拟定、观察记录表制作、数据的汇总分析等,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及时、主动地把对方法的认识应用于自己的实践,逐步把握运用方法的具体要求,积累运用方法的实践经验。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可采用经验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方法运用的过程、结果、体会等进行全面的总结、交流与反思,呈现运用方法的经验和问题,以深化对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以调查法为例,可以指导学生撰写“我的调查故事”、整理“调查日历”、总结“调查小贴士”等,并组织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