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棒棒精神

2018-12-19十月

莫愁 2018年35期
关键词:自力棒棒活儿

文/十月

他们如蝼蚁一般爬行,如高山一样伫立,如细流一般蜿蜒,又如洪流一样凶猛。

2018年,《最后的棒棒》成为纪录片中的一匹黑马,豆瓣评分9.7。片子的导演是毫无专业基础的转业军人,用一年多的时间做了一名棒棒(挑夫),并拍下了这个即将消失的行当里的人与事。

用笨拙的方式,记录一个时代

2014年1月19日,38岁的何苦按照退役前制订好的计划,把存款交给妻子,准时出现在租住的房屋——距离重庆市解放碑不到300米的自力巷53号,一个随时要拆迁的破楼房。

军官身份已成过去,何苦拜了一位有22年工龄的棒棒老黄为师,还给自己起了个有力的艺名“蛮牛”。一根竹棒、两条麻绳,作为山城的特殊名片,挑夫在重庆有着一个再直接不过的名字——棒棒。在机械无法发挥作用的楼梯和坡地,棒棒们依靠体力支撑起这座城市最基础的人工运输网络。

从重庆警备区政治部正团级军官,变成出苦力的棒棒,何苦的父母万般阻挠。何苦以一封家书告知父母:“我小学八年级的愿望实现了。”原来,儿时上学,何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小学六年级念了三年才勉强考入初中。当年,母亲教训他时,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再不好好上学,长大当棒棒。”

面对亲朋好友的不解,何苦说:“一个没啥文化的人老在那儿赖着,就会拖部队建设的后腿,在我即将把背影留给军营的时候,重庆街头有一个佝偻的老棒棒也正在把背影留给城市。我去做棒棒,只是想踏踏实实回到劳动人民中间,踏踏实实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能依托自身所长顺便做点事情,自然再好不过。”

何苦以每月2000元聘了小伙张炎做摄影师。张炎不会用摄像机,何苦手把手地教。只跟拍了两天,张炎说压力有点大,何苦宽慰他:“见啥拍啥,我们就是要用最笨拙的方式追踪一群背影,记录一个时代,讲述一种人生。这与艺术无关,全是力气活儿。”

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

上街第一天,扛着棒棒却等不来活儿的何苦备受煎熬,纪录片中有句话描述了他和师傅老黄当时的状态:“我们就像两个称职的边防战士,一遍又一遍地在解放碑商圈例行巡逻,苦苦期待着挣钱的机会,却一直没有开张。”

下午1点,师徒俩终于等来雇主召唤。三件货物100斤出头,要走两公里路才能送到目的地,工钱只有10元。挑了不到500米,何苦肩部的肌肉已经由酸麻变为刺痛。之后的时间里,两人又接连完成了挑腊肉和挑饮料瓶的活儿,每次都有上百斤重。半天下来,何苦累得够呛。干完活儿,他算了算,两个人一天的收入只有67元,其中的20元还是师傅徒手从厕所里掏狗勺得到的报酬。

棒棒们挣钱不易,吃饭尽可能地节省,经常一顿稀饭就能打发肚子。由于卫生状况差,住进自力巷的第一个月,何苦从未在房间里做过饭。然而,一个月后,他最终突破了心理底线,不再考虑做的饭干不干净,而且接连吃掉自己做的两碗肉,喝光三碗汤。吃完,喉咙里不停地往上冒油,他却并不反胃,反而觉得这种感觉真好。

何苦渐渐与棒棒们熟悉起来,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天亮之前,一群光膀子的男人追着载货的汽车狂奔,只为能抢到活儿。这个时候,手里的棒棒不再派上用场,他们会把麻袋扛在背上,或用自制的手推车推货。实际上,从前一天晚上11点开始,批发市场所在的街道就已进入“战备状态”。满载着衣服的货车一辆辆驶来,棒棒们忙着追车扛货,整条街人来人往,忙碌如战场。他们追的不是车,而是对生活最真诚的梦想与渴望。梦想与渴望不同,但每个故事都足以让人心底一颤。

何苦的师父老黄,因为曾被划分为地主,一直讨不到老婆,最后和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同居,并生了一个女儿。为了维持生计,老黄不得不出门打工,最后迎来的却是另一个男人在这个家庭的合法入住,他只能带着女儿另谋出路。女儿寄养在亲戚家后,他做了棒棒,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女儿成家立业,有了孩子,买了大房子。女儿女婿很孝顺,但老黄为了减轻女儿的压力,帮助他们还清房款,推迟了放下棒棒的时间,没曾想还没达到目标就患了病。自力巷被拆迁后,棒棒们流落街头,老黄身体不适,仍旧喊着不去医院……

交往了五年的未婚妻突然悔婚,老甘一气之下当了棒棒,一做就是二十五年。他喜欢制订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挣的开面馆的1万元被偷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挣的准备开杂货铺的2.5万元也被偷了。自力巷突然拆迁,老甘和棒棒们的生活物品被埋,老甘不顾危险,冲进废墟里去挖,双手鲜血淋漓。老甘目前的理想是赚足1万元,回老家风风光光地办60岁大寿。

随着拍摄推进,棒棒们渐渐忽略了摄像机与何苦的存在。何苦跟工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同甘共苦、同命相怜。他们身上或许有这样那样,在外人看来难以容忍的个性与习惯,可当他走近他们,了解了他们的故事,深深地理解了他们——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如野草一般坚韧,他们的勤奋、乐观、努力、付出、挣扎与哭泣,让人想起一次,内心的力量就厚实一点。

正是这些细节,使得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实现了对真实的无限接近。然而一开始,何苦并不被信任。纪录片播出后,二房东大石在一次交流会上吐露,为了验证何苦是否真的来做棒棒,他曾在好几个夜晚偷偷来到屋里,结果发现何苦一直都在。师傅老黄最初同样对他的目的抱有怀疑,何苦苦笑着问他:“如果真是为了钱,有哪个骗子愿意吃这么大的苦来做棒棒?”

心存梦想,对生命保持信仰般的热爱

从大寒到隔年立春,何苦的棒棒职业维持了一年多,这段生活最终呈现在13集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中。2016年,这部片子赢得首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短纪录片奖”,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7分。

2018年8月17日,电影版《最后的棒棒》全国公映。有观众泣不成声地说:“他们用厚实的肩膀,挑动了一个城市。”有网友写道:“许多底层人物的写照,真实感人,虽然片中讲述的是重庆棒棒故事,却也是全天下许多小人物的状态。”有人一口气看完13集,在夜里擦掉眼泪,写下反思生活的话语。更多人联想到的,是默默无言、辛苦劳作的父母。

透过这些一线观众的反馈,何苦更清楚地看到影片的社会意义。不光棒棒群体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关爱,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从电影中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涤荡。

《最后的棒棒》上映后,何苦来到重庆万州的一座棒棒公寓免费放映电影。他知道大家不舍得花钱走进电影院,即使是一部和他们有关的影片。何苦还想到了偏远山区的老人和小孩,他们同样没有机会走进电影院。于是,他推掉了发行方为他安排的二十几座城市的路演计划,租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天天往四川和贵州的大山里钻,只为带去免费的电影。

何苦因纪录片而成名,他说尽管以后不能做棒棒了,但会继续像棒棒们那样,双脚踏实地站在地上,心存梦想,诚实劳动,对生命保持信仰般的热爱,做一头坚韧而乐观的蛮牛。

猜你喜欢

自力棒棒活儿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打假是个技术活儿
棒棒的嘟嘟
“说话”是门技术活儿
棒棒精彩
“说话”是门技术活儿
棒棒哒
消防员棒棒哒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Features of “TH” in China and India’s Official News
Coupled Fault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