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农菜豆1号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2018-12-18曹立哲,郭艳丽,马慧,赵惠

吉林农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集成技术效益面积

曹立哲,郭艳丽,马慧,赵惠

摘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质优、抗逆、广适长农菜豆1号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于2014年~2017年在长春地区开展。重点推广菜豆露地、保护地无公害栽培技术;种子处理技术;露地覆膜早熟栽培复种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集成,制定了5项集成技术及模式,建立3个生产示范基地,推广5个地区12个乡(镇),项目核心技术平均推广度70.9%。通过良种配良法,辐射推广,促进长春地区菜豆生产。

关键词:示范与推广;集成技术;面积;效益

中图分类号: S64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4.053

菜豆新品种长农菜豆1号是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于2014年在长春地区推广。由于品种质优、抗逆、广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深受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民欢迎。共建3个生产示范基地:长春市绿园区跃进村25亩,农安县万顺乡丰收村30亩,德惠市布海镇长山村30亩。项目组以理论结合田间考察、系统培训和现场讲解的形式,举行技术培训70场,培训农民2250余人次。使广大菜农认可新品种并能够掌握配套的集成技术,科学种菜。

項目核心技术平均推广度70.9%。(=5个单项核心技术推广度的加权平均数),推广于九台、德惠、绿园、榆树、双阳、农安5个地区12个乡(镇)。2015年推广面积达747亩(其中露地510亩、温室96亩、大棚141亩),2016年推广面积达1875亩(其中露地1276亩、温室229亩、大棚370亩),2017年推广面积达2354亩(其中露地1352亩、温室423亩、大棚579亩),累计推广应用面积4976亩,增加产量112.1万kg,增加经济效益725.9万元。测产地块类型为露地、温室、大棚。实际产量平均为1921.1kg/亩。比当地品种白云丰增产15.4%,经长春市农委及专家组中期、后期检查,成果鉴定:质优、抗逆、广适长农菜豆1号示范与推广项目,符合长春市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方案。长农菜豆1号品种成为地方菜豆主推品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缩减了大田面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1无公害栽培技术

1.1 播种

一般露地直播可于5月上旬进行,保护地栽培最好在10cm地温稳定超过10℃时播种。

1.2 密度

穴距35~40cm,行距60~65cm;每穴播种3粒,保苗2株,667m2播种量约为5kg。露地每667m2定植密度3000~3300穴,保护地每667m2定植密度3100穴左右。

1.3土壤处理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用药1.5g。温室消毒用硫磺粉每亩2~3kg加敌敌畏0.25kg,拌上锯末分堆点燃,密闭熏蒸一昼夜后放风。操作的农具同时放入室内消毒。

1.4施肥要点

施肥以底肥为主,每公顷施有机肥5万kg,磷酸二铵300kg,硫酸钾150kg;菜豆开花结荚期应结合浇水追肥,一般每采收1~2 次追肥1 次,共追肥3~4 次。每次用三元复合肥10~15kg,或氮素化肥交替进行。采收后期继续追肥,保持植株旺盛生长。

1.5田间管理

出苗后中耕除草,伸蔓前定苗,全生育期铲趟2次。蔓生油豆角蔓长10cm左右时要及时搭架,架竿长2.2~2.5m,结合浇水进行人工搭架,采用“人”字形花架。在晴天人工按逆时针方向(右旋)引蔓上架,引蔓2~3 次,植株伸蔓爬杆。

1.6水分管理

菜豆对水分要求较为严格,初开花期如不过于干旱,一般不浇水;现蕾期如遇连续干旱天气,及时灌水。高温干旱季节可采用晚间垄沟低灌,降低地表温度的同时补充土壤水分。

1.7采收

豆荚尚未鼓起时,即采收。

2 种子处理技术

种子处理:选择粒大饱满、无病虫害的新种子,播前要晒1~2天。或用根瘤菌剂拌种:种子表面用水喷湿,使其含水35%,每亩用干菌剂50g左右。

药剂消毒:为防止病害,播种前还需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用等于种子重量0.3%的福尔马林配成1%浓度的药液,将种子浸泡2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播种。此法可杀死种子带有的炭疽病菌。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可有效地防止种子带有的细菌性疫病病菌,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5%。

3 露地覆膜早熟栽培复种技术

整地施肥: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为避免出苗时遭受玉米除草剂危害,要求选择远离玉米地。秋翻地、秋整地,或秋翻地春打垄均可减轻春旱影响。秋深耕一般在20cm 以上,结合秋耕每667m2施有机肥2~4t,春打垄,结合打垄施入肥料,打垄后用镇压器压平。

播种时间:露地直播应在当地晚霜前5~6天,使出苗后能避开晚霜。

播种方法:行距65cm、株距40~45cm,深25 cm,灌饱水,等水渗下后每埯播种3 粒,覆土厚5cm,覆土时不用垄上土,覆土后为控制杂草,喷施500~600 倍二甲戊灵封闭杂草。覆膜,两垄用一膜。

查苗、补苗与引苗:油豆角春季露地栽培,一般播种后经过5~7天就可以出苗,8~10天幼苗就可以出齐。查苗补苗同时要及时引苗,防止把苗闷死。

套种技术:可以与秋白菜复种,也可与甜瓜、西瓜套种。

4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秋翻地施有机肥,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忌洼地重茬。

物理防治: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潜叶蝇、白粉虱成虫,安置于植株上方10~15cm处,每亩30~40块;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每公顷1盏杀虫灯(220V,15W),离地高度1.2~1.5m;行间覆盖条状银灰色膜,驱避蚜虫、飞虱等害虫。

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应用生物药剂,用2%农抗120的150倍~2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4000倍~5000倍液防治细菌性病害。

作者简介:曹立哲,本科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通讯作者:郭艳丽,大专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集成技术效益面积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巧用面积求坐标
试析制药企业MES与ERP的集成技术及应用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数控加工系统与集成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