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业制品贸易污染足迹分析
2018-12-18陈海霞
陈海霞
[摘要]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使用完全产污系数、进出口污染足迹等指标核算了山东省主要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污染足迹”。结果表明,山东省出口产品的污染足迹主要来源于其他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与此同时,矿产品贸易也向国外转移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成本。研究进一步表明,山东省净进口工业制品的污染足迹为负值,说明贸易顺差给山东省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成本。
[关键词]山东省;污染足迹;工业制品;进出口贸易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207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也就是要建立低碳绿色环保的经济体系。而贸易的增长一直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明显超过GDP增速,因此建立绿色经济体系离不开绿色贸易体系的建立。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角度看,尽管大规模的贸易活动促进环保设备技术的国际传播和转移,但同时大规模的贸易也会导致出口国相关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还把大量的污染留在了国内,对本国的环境造成的破坏甚至是无法逆转的。特别是出口国在生产制造工业品的过程中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产生和排放,这些工业“三废”留在出口国国内,并对该国带来大量的环境代价,我们称为“污染足迹”。
山东省的对外贸易量在中国所占的比重相当大,2017年贸易总额达178239亿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641%,其中,工业制品贸易在山东省进出口中分别占475%和889%,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笔者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计算山东省工业制品贸易的“污染足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其对山东省环境的影响,希望能为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外贸易政策完善提供决策依据。
1方法和模型
11工业部门的选择
对于工业部门如何划分,在统计年鉴中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表、投入产出表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统计资料中,分类有较大的差异。按照本项目研究的需要,文章利用上述资料对工业部门分类进行比较和归纳整理,将其整理成八大类,分别是采矿业、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主要包括家具、造纸、印刷等)、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这8个工业部门所对应的指标单位为该省重点调查企业,其产品的进出口额所占比重基本上都在80%以上,因此能够代表该省工业制品贸易的基本状况。
12完全产污系数
某部门在最终产品单位产值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污染量称为完全产污系数(用Tj表示),由直接产污系数(用Dj来表示)和间接产污系数(用Ij来表示)构成。公式如下:
Tj=Ij+Dj(1)
式(1)中,直接产污系数Dj是指该部门最终产品生产直接生成的污染物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Dj=Rj/Pj(2)
式(2)中,Rj表示某一年部门j的污染物生成量;Pj表示这一年部门j的产值。
间接产污系数Ij是指由本部门产品的生产所导致的关联部门产品生产所间接产生的污染物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Ij=∑Dibij(i=1,2,…,8,i≠j)(3)
式(3)中,Di表示部门i的直接产污系数,bij表示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 指投入相应数量的第i部门产品可以获得一个单位的j 部门产品。
根据统计年鉴中给出的资料,文章选取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三种污染物的排放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13污染足迹的评估模型
131出口产品的污染足迹
根据每年统计年鉴对外经济贸易数据中各部门的出口额,以及计算出的相应部门完全产污系数Tj,可以计算出部门j在t年出口产品的污染足迹E[j,t]。公式如下:
E[j,t]=Tj×C[j,t](4)
式(4)中,C[j,t]表示t年部门j的出口额,C[t]表示t年的出口总额。
132进口产品的污染足迹
根据每年统计年鉴对外经济贸易数据中各部门的进口额,以及计算出的相应部门完全产污系数Tj,可以计算部门j在t年进口产品的污染足迹M[j,t]。公式如下:
M[j,t]=Tj×B[j,t](5)
式(5)中,B[j,t]表示t年部門j的进口额,B[t]表示t年各部门的进口总额。
133净贸易的污染足迹
在一定时期内,若一国或地区进口产品的污染足迹大于进口产品的污染足迹,我们称为污染足迹的净进口,意味着通过贸易该地区向外转移了污染;反之,则称为污染足迹的净出口,意味着该地区通过贸易承担了一定的污染。公式如下:
N[j,t]=M[j,t]-E[j,t](6)
式(6)中,M[j,t]表示在t年j部门进口产品的污染足迹,E[j,t]表示t年j部门出口产品的污染足迹。
2山东省主要工业制品贸易的污染足迹分析
21各部门完全产污系数比较分析
完全产污系数的计算运用《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表和《山东统计年鉴》2010年该省各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工业 “三废”排放数据,结果见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其他制造业(家具、造纸、印刷等)在每万元产值中产生的废水是最多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在每万元产值中排放的废气最多,采矿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在每万元产值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最多,因此这些部门产品的产值越高污染物就越多,带来的污染足迹也会越大。相反,如机械设备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每万元产值相应的“三废”排放量较少,其产品的生产带来的污染足迹较少,环境成本较小。
22各工业部门贸易污染足迹分析
以2016年为例,运用《山东省统计年鉴》中对外经济贸易数据和各部门完全产污系数,分别计算山东省各工业部门出口产品的污染足迹、进口产品的污染足迹和净贸易的污染足迹,并对其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221出口产品的污染足迹
从表2相关部门出口产品对应数据可以看出,就产生的废水而言,其他制造业(主要包括家具、造纸、印刷业)最多,约占总量的25%,其次是化工业产品;就排放的废气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而言,机械设备制造业产品最多,分别占其总量的36%、34%,其次是化学工业产品和金属产品。这意味着家具、造纸、印刷品、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的出口在为山东省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将污染留在了省内,对该省造成的环境成本更高。
222进口产品的污染足迹
从表2相关部门进口产品对应数据中可以看出,进口产品的污染足迹中工业“三废”最多的部门是采矿业,该部门所对应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分别占总量的37%、34%和50%,其次为机械设备制造业产品。意味着山东省通过进口这些部门的产品为本省节约了大量的环境成本,使我国在使用这些部门产品的同时将污染留在了生产国,也就是转移了污染。
223净贸易的污染足迹
从表2相关部门净贸易对应数据可以看出,一些部门的净贸易污染足迹为正值,如采矿业,这表明山东省通过该部门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向国外净转移了污染,为本省节约了大量的环境成本;而绝大多数部门特别是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化学工业等,净贸易的污染足迹为负值,而且数值相当高。这意味着这些部门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在使山东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并没能通过贸易将污染转移出去,对本省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3结论和建议
山东省是中国的贸易大省,长期以来以出口加工贸易产品为主,因此在获得大量贸易顺差的同时,也在省内留下了大量污染足迹,对当地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通过对山东省8个主要工业制品部门进出口贸易的污染足迹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第一,从山东省工业制品各部门的完全产污系数来看,造纸印刷、纺织服装、化工等部门的污染强度较高。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该类产品出口的方式降低贸易中的污染足迹;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进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采用更加环保的技术设备进行生产,从根本上降低部门污染强度。
第二,从山东省工业制品进出口贸易污染足迹来看,在该省各工业部门进出口贸易中,化学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等部门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污染足迹的净进口,成为“三废”污染的主要部门来源,而相反,矿产品的进口贸易则为山东省转移了大量的污染物。这意味着化学工业、造纸、家具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仍然是本省通过贸易降低环境成本的重点。
第三,为了响应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号召,实现贸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山东省需要改变传统的加工贸易出口结构,继续促进污染物排放相对较低的行业部门(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及专用机械制造业、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业)产品的出口和污染物排放相对较高的行业或部门(如纺织业、化学工业等)产品的进口。通过对外贸易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逐渐由污染足迹的净进口方转变为净出口方,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静工业产品对外贸易中污染足迹分析——以无锡市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07:7-8
[2]MURADIAN R, OCONNOR M, MARTINEZ A J Embodied pollution in trade: estimating the ‘environmental load displacement of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41):51-67
[3]G P PETERS,E G HERTWICH Pollution embodied in trade: The Norwegian Case[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79–387
[4]馬涛,陈家宽中国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的污染足迹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5(4):508-512
[5]高吉喜,范小杉中国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污染足迹对比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9(1):106-112
[6]吴蕾,吴国蔚我国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转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2):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