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论”

2018-12-17胡云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8期
关键词:政体政治学城邦

犹记得本科时期第一次读《政治学》这本书,就觉得亚里士多德像在唠家常一样,絮絮叨叨地说很多事,有些还是反复说道的。读到研究生阶段,在比较政治学的视野下,再重新读这本政治学的经典之作,似乎感受不同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用艰涩的语言阐述严谨的理论,也没有用抽象的逻辑描绘很美好的制度,而是时时刻刻想要落实到地面,使他的政治设想真正适用于现实政治情况,也尽量设计出考虑到所有情况的制度供人们参考。

亚氏在希腊末期所著的《政治学》,其对后世的影响无需多述,因为今天的很多政治主流价值就是源自它。

鉴于后世的政体理论都是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论,这里详细分享一些阅读政体理论部分的感受。谈到“政体”必须回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尽管柏拉图的《理想国》其实也可以翻译为《政体论》,但政体论上影响最大的还是《政治学》。这本经典之作可以被称为是“政体学”的代名词。

亚里士多德将“政体”界定为“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定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各分子所企求的目的。”在这里,我们发现,政体的内涵不仅包括最高权力的归属问题,还包括权力的组织和安排,以及权力之间、城邦与全体分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政体包含了两个基本的维度:“谁统治”(最高统治机构),以及“如何统治”(政权的安排或如何安排政权)。

由于古典时期的政治共同体以城邦形式表现出来,规模小,人口少,政体也就比较简单,“谁统治”和“如何统治”两个要素常常合二为一,表现为权力所有形式和权力行使形式的一致性。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论主要是探讨最高权威所在(即权力归属问题)。实际上,自亚里士多德以降一直到20世纪初,古典主义政体理论都围绕着“谁统治”这个核心命题展开的。

在知识论层面上,我们一直将政体论等同于“谁统治”,其实这是被大大简化的政体知识。事实上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已经有了“如何统治”即关于“政权的安排”。显然,如何组织政权,就是正宗政体论的一部分。在“政权的安排”上,其实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要素论。亚里士多德说:“一切政体都是由三个要素作为构成的基础,一个优良的立法家在创制时必须考虑到每一要素,怎么才能适合于其所构成的政体。倘使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的机构。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相同则由以合成的整体也不相同。三者之一有为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行政机能有哪些职司,所主管的是哪些事,以及它们怎样选任,这些问题都须一一论及;其三为审判(司法)机能。”这就是著名的三权分立思想。

后来洛克的分权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制衡思想,都深深地打上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烙印。不仅如此,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三权分立已经成为政体理论的主轴。因此,要素论其实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权的安排”,谈论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论,不但要谈三个正宗政体,还要谈三要素。因此,政体论绝不是简单的统治者人数即谁统治和最高权威问题,“政权的安排”是实现最高权威如何统治的问题,而这一至关重要的方面往往被淡化甚至被忽略。而且“政权的安排”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同时,作为最高权威的社会基础即政治社会结构,更不为后人所关注,而它的变化则根本性地改变了最高权威的单一性特征。

寫到这里,仍然对他的一些话很有感想,如“凡是属于最大多数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关注的事物”,人类从古希腊时代到现在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年轮也深深打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了,但是这样一个思想在我们的当下生活中依然适用。两千多年前的人类思想观念的一个习惯,被一个智者不仅发现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准确把握到,并且一直沿用到至今。看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佩服、尊重古人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胡云,女,江苏扬州人,汉族,法学硕士,中共扬州市委党校,助教,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猜你喜欢

政体政治学城邦
“使重臣治其事”——元至清初云南边政体制嬗变与边疆治理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一个新的政体模式:半总统制政府
科学的政体和启蒙的进阶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立法者:灵魂与城邦——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法律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