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能否“可持续”?

2018-12-17李怡李乐乐

红岩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作力当代作家可持续

李怡 李乐乐

想象力、求知欲、同情心,支撑作家创作的动力何在?生活经验、文學野心、知识积淀,最初的兴奋状态过后,“老作家”如何才能在压力之下,拿出“下一部”坚实的作品?以上,既关涉到当代文学的整体发展,也是每个人写作过程中必然面临的耐力与自信力的问题,同时它又牵连到一些更关键的有关文学本质的追问,文学如何才能“产生”,或者说,文学是否可以“生产”?

本期从当代文学创作的这一关切点出发,选取“作家的可持续创作”为话题,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作家叶炜《从创作的可持续看文学训练的意义》一文,认为创作力的高下与作家是否接受过系统文学训练密切相关,以上世纪80年代北师大与鲁院合办“作家班”为例,呼吁今天更自觉与可培训的创作不断涌现。《作家学院化培养的困境》则恰恰与之构成对话,文章从文学理论的界定入手,指出文学生产的特殊性,集中探讨作家进入学院的危机与尴尬的市场处境。《写作可持续的几种可能》观点相对持平,从三方面阐释影响当代作家可持续创作的几种“可能”,又对这种可操作性抱有疑虑,提出应在“手艺”基础上摒弃“手艺”,才能永葆创作的生机。

猜你喜欢

创作力当代作家可持续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当代作家老照片
New Year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纸浆迸发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