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拓补”方法研究
2018-12-17张文军
关键词:古籍;修复;“拓补”法
摘要:古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悠久的历史中,古籍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双重作用产生各种损坏。作者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拓补”古籍修复法,文章重点阐述了“拓补”法在古籍修复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常见的古籍破损问题进行了阐述。
中图分类号:G2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10-0095-03
纸质古籍在制作、使用、保存和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尘污、虫蛀、霉蚀、折损絮化、酸解光氧化、人为破坏等造成的破损,而通过补、托、镶、接、裱、衬等修补方法,可以延长古籍的使用寿命。对古籍进行修复,笔者认为可以选用羊毫毛笔醮浆水,采取点、抹、捻等方式,修复方式很像制作拓片的方法,因此笔者称其为古籍修复的“拓补”方法。古籍的纸张伸缩变化比较明显,使用“拓补”法修复古籍对原书叶形状的改变是最小的。在古籍修复中采用“拓补”方法,也是对中国传统古旧书画作品修复技艺的借鉴和发展。如:保护与装裱熟宣纸及各种绢本重彩工笔画作使用搭托搭补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作品色料掉色、洇色、色裂剥离等问题。笔者从中受到启发,将搭托搭补方法和拓片制作技艺相结合,以“拓补”的方法解决古籍修复中的难题。“拓补”法需注意以下问题:①糨糊的浓稠度及使用量。糨糊的浓稠度和使用量应根据纸性和修补面的特点而定。②糨糊的涂布。均匀涂布的糨糊层可以控制粘贴面的粘接能力。③粘接应力。粘接时形成的粘接应力小可以保证材料伸缩变化相对稳定,平整度较好。
1对折裂絮化的古籍书叶使用“拓补”法修复
传统的古籍有卷轴装、册页装、线装等三种基本装帧形式,卷轴装的天头和包首,册页装的上下夹板、书壳,线装书的书衣、书封、护页、书口等有装饰和保护古籍的作用,但也是最容易致损的地方,由于长期折裂及磨损易造成材料的纤维断裂和松散絮化,甚至造成局部丢失。而古籍書叶的折裂絮化,一般是由于古籍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书叶被折叠、挤压、撕扯而造成书叶纸张纤维断开,或由于油渍、蜡斑的侵蚀,使书叶局部硬化脆裂而呈碎片状。
1.1卷轴装的天头和包首,册页装的上下夹板、书壳破损时使用“拓补”法修复
对卷轴装的天头和包首,册页装的上下夹板、书壳破损使用“拓补”法进行修复时,应先依照破损的材质、大小、形状和薄厚备好补料,继而再清洁修补位置的杂物,用极清水浆刷润修补粘贴面后,将补料背面涂布稍稠糨糊,用手指或镊子挑起,搭于修补位置,垫衬纸轻压,使二者粘贴[1],再用毛笔蘸清水涂渗补料正面,捻及滚压使补料背面与修补面充分粘贴,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待水分稍微蒸发后压平干燥定形即可。
1.2古籍书叶纤维断裂成碎片时使用“拓补”法修复
首先,选取适用的补纸按修补位置的大小形状备裁补料,用羊豪毛笔或小羊毛板刷将糨糊均匀涂布在补料纸上,撤去多余水分待用。其次,清洁碎片状书叶,用降水法潮润书叶,将书叶正面向下放置在化纤纸上,对齐破口,用毛笔蘸水点定位置,取有浆补纸放在书叶纸背上,用干净羊毫毛笔用点、压、划方法使补料与书叶背初步定位黏合,并用毛笔蘸水在背面用划、压、捻等方法擀出气泡。最后,书叶补好后连同化纤纸翻身,揭去化纤纸,用毛笔蘸清水再用划、压、捻等方法使补纸与书叶背更紧密贴合,然后撤潮压平待干即可[2]。
1.3古籍书叶纤维层松散絮化时使用“拓补”法修复
使用“拓补”法修复纤维层松散絮化的古籍书叶时,首先将松散絮化的书叶正面向下放在化纤纸上,用降水法喷水初步定形,用干净羊毫毛笔蘸清水用点、抹的手法将絮化位置定位定形;其次把涂有糨糊并已撤潮的补料纸轻轻放在修补位置上,使用点、压、捻等手法使絮化书叶与补纸粘贴定形;最后将古籍书叶连同化纤纸翻身放平于案面,撤去化纤纸,用羊毫毛笔蘸透明糨糊水用点、抹的手法加固絮化纤维,并用吸水纸撤潮,等表面黏性极低时压平待干即可[3]。
2书叶遭受霉蚀粉化碎烂时采用“拓补”法修复
古籍在水湿环境下生霉,导致书叶的纤维破坏,使纸张的机械强度降低,霉变后的书叶酸性增加,会留下黑、黄、紫、红等目视可见的颜色,同时由于微生物菌丝生长分泌黏液使纸质相互粘连,形成书叶糟朽、碎烂,甚至书体结成书砖,难以分离。以笔者使用“拓补”法修复《敕修浙江通志》为例,修复步骤如下:①拍照、量尺寸、做标识。②检测书叶霉处pH值为3.6~4,无霉处pH值为4.8~5,测试纸张厚度为0.04厘米。③在书叶干燥状态下揭开书体。逐步揭开书叶,为霉蚀粘连处揭不开的书叶局部喷水润湿,霉变位置用医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毛笔蘸80℃清水点润,用热毛巾焖捂12小时后,逐步逐层揭开书叶,并对霉蚀位置立即进行初步加固。④在书叶正反两面垫衬透明皮纸,用5%浓度的高锰酸钾和草酸作褪色处理,用水清洁去除药剂残留,测试pH值为6.1。⑤按破损面积大小及帘纹一致选配稍薄于书叶厚度的补纸,涂布糨糊撤潮备用。⑥将破损书叶正面向下放在化纤纸上,用毛笔蘸水点定书叶,把补纸有浆面与书叶背靠在一起,用毛笔蘸水使用点、划、捻等不同手法将补纸与书叶粘贴紧密,垫衬吸水纸用小棕刷刷排吸取多余水分。⑦将书叶起身翻转,去掉衬纸,用毛笔蘸透明稀浆覆涂霉蚀位置,糟烂书叶正面通过补浆具有一定的成膜性,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全书叶信息的真实性,增强书叶纸张的耐磨性和耐折性,减缓书叶的老化速度。
张文军:古籍修复“拓补”方法研究3书叶由于高温炭化和书叶酸化造成书体酥脆糟朽时使用“拓补”法修复古籍长时间被阳光照射、强光辐射会引起纸张纤维的光氧化光热反应,被高温炙烤后纸张纤维脱水改性,书叶会变得焦黄乃至烬毁。对这种古籍的修复,笔者认为只有“拓补”法可靠,将糨糊用5%浓度的Ca(OH)z溶液稀释,糨糊浓度要稍浓些,其他方法与修补霉蚀书叶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该修复过程中绝不能使用小棕刷刷排吸取多余水分,而应用纯棉毛巾吸取水分后,再用吸水纸吸取水分,这一方面可以加大修复部分相互粘贴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固定书叶的形状,最后在书叶正面覆涂清水浆,以增强书叶的耐磨性和耐折性,减缓书叶的破损老化速度。
古籍的酸化既有其内在的纤维特性因素,也有外在添加物的因素,如酸性的胶、用以固色的明矾等。酸性物质会降低纤维素的活化能,加速纤维素分子水解,导致纤维素长键断裂,成为易碎的水解纤维素,纸张随之脆化变质。笔者修复明代嘉靖时期的《资治通鉴》时,书叶看似完整,实际因为光热反应和酸化已经糟朽不堪,轻触即碎,pH值在3.2左右。在修复过程中,先试取其中一叶,放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浸泡24小时,在对纸张纤维进行补水的同时,产生酸碱中和反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控制水温和浸泡时间弱化纸张的酸性,能够加强纸张纤维的氢键力,延缓纸张的老化。最后用清水清洗残留在书叶上的药剂,将马尼拉纸用“拓补”法固定在书叶后面完成修复。经测试,此次修复后书叶的pH值为6.3,纸张的耐折度得到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对古籍书叶的纸张纤维进行补水及酸碱中和反应后与“拓补”法相结合修复古籍,是解决古籍修复问题的有效方法。
4书叶被虫蛀使用“拓补”法与其他修补方法相结合进行修复古籍遭受严重的虫蛀会使书体书叶呈碎屑状,并常伴有虫物排泄物、虫尸等。这种古籍的修复过程为:拍照,配补纸,制作修补纸浆,从相对完整的书叶处打开做记录标识,清洁与书叶无关的杂物,书叶面垫衬化纤纸、喷水雾使残碎书叶展平,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好书叶的相应位置,补纸、刷浆、撤潮,用局部“拓补”法使书叶形成相连的整体,用手工漏浆法或机补漏浆法补全其他虫蛀眼。以修补《祥符县志》为例,该古籍在存藏过程中遭受比较严重的虫蛀,虫洞既有直上直下通透書体的,也有蛀食扭拐不一的,造成书体书叶从上到下、从外到里几乎成为碎屑,幸而未发生书叶粘连。笔者做好前期拍照、标识、配纸工作后,将该古籍从中间相对破损不太严重的地方分开,再逐步一页一页按序取开书叶,采用局部“拓补”法将碎屑书叶连接起来,固定书叶信息的真实性,然后采用机补漏浆法补全书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修复结果。
5古籍色料洇化、失色时使用“拓补”法修复
古籍的内容形式有手写手绘本、刷印本和批注批挍本,所用色料有墨、植物性颜料、矿物性颜料、动物性颜料等,选用的胶有动物胶、植物胶等,色料只有按实际需要混合胶物才能在书叶表面形成黏附色料层。古籍字体、版框等在水环境中会发生色料洇化及脱色现象;在刷、擦、挤压等外力作用下,会发生色料漫移或黏附掉色现象;在高温湿作用下,会发生色料变色、掉色等现象,并加速色料层的酸性化学反应,破坏纸张纤维。
为防止被修复古籍内色料漫漶、洇化及掉色,在书叶补残和溜口时宜采用“拓补”法粘连,在化纤纸的垫衬保护下,将刷好糨糊的补纸和溜口纸放在断口位置,用毛笔蘸水点压粘贴,并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后待干压平。笔者在修复明嘉靖《元城先生语录》时,局部见水字迹漫洇,书封书底折损尘污,书口开裂,在修复过程中全部采用“拓补”法去污、展平、拓补残缺、拓补溜口,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修复效果。
6古籍书脚、书根等位置有标识信息时使用“拓补”法修复古籍的书脚、书根位于书叶的最下端,有些书根、书脚写有书名、卷数及册数等标识信息,以便于查检。如何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保护被修复古籍的原始形态,使其基本不发生改变、修旧如旧、信息可靠安全呢?以笔者修复清代光绪初期刻本《春秋左传》为例,针对《春秋左传》书根处字迹信息明显破损的情况,笔者配备了适用补纸和马尼拉纸,采用“拓补”法补全书叶。马尼拉纸用来加固书脚已脆裂、糟烂但相对完整的部分,马尼拉纸齐口与书脚齐口相距1毫米,用毛笔点涂清浆,使马尼拉纸与书叶粘贴,用纯棉毛巾吸去马尼拉纸表面多余的清浆,此时马尼拉纸齐口延伸与书脚齐口相距0.2毫米,用吸水纸提吸水分定形并对修补书叶压平干燥定形,修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7结语
古籍修复是一个诊断、治疗、延缓损伤和延续古籍存世时间的过程,修复古籍应遵循材料相近相似原则,纸性、颜色、黏接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应安全、稳定,对被修复对象尽最大能力保护、保真、保全其原有信息,对片纸只字都要珍惜。每一份古籍包含的学术文献价值、装帧艺术价值及历史文物价值都弥足珍贵。因此,古籍修复工作者应准确、有效、可靠、安全地修复自己经手的古籍,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同时还应熟练掌握古籍修复的各种技术和方法,为繁荣和发展古籍修复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康建国.中国书画装裱技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9-140.
[2]张平,吴澍时.古籍修复案例[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126.
[3]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献的修复与保护[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49-54.